一种连续式硝化菌富集培养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299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7621.3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式硝化菌富集培养方法和装置,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器和沉淀池;反应器内依次设有第一廊道和若干第二廊道;反应器中远离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加碱口;反应器设有进水口的侧壁上还设有混合液进口,反应器的顶壁上靠近沉定池处设有混合液出口,混合液进口和混合液出口通过混合液循环管线连通,混合液循环管线上设有混合液泵。本发明通过采用连续式推流反应容器作为硝化菌富集培养的反应器,以及反应器上混合液进口和混合液出口的设置形成混合液的循环,对硝化菌进行富集培养,经过30天的培养,硝化菌的硝化速率提高2.4倍,氨氮去除效率从75%提高到93%。

    一种拟油藏条件下的页岩油/致密油弹性能开采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9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30398.9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油藏条件下的页岩油/致密油弹性能开采实验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际地层含水饱和度,建立含束缚水的岩芯样品;对含束缚水的岩芯样品进行高粘度、低流度原油的含油性重建;拟油藏条件下还原样品内孔隙流体压力并开展弹性能排油。本发明高度还原了地质条件下的弹性能排油室内模拟实验,针对高粘度原油构建了油藏条件下含不同束缚水的含油岩芯,充分还原了弹性能开采过程,实验温度压力和排油方式与实际开发相同,充分考虑开发早期压裂液在基质孔隙内的渗吸排油过程,基于核磁共振实现了弹性能排油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利用核磁共振监测岩芯样品含油量的变化,可动态表征排油过程中基质孔隙内原油流动过程。

    一种地震信号高频扩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48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49015.2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信号高频扩展方法及装置,属于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获取需要高频扩展的保真保幅的叠后地震数据,从获取的保真保幅的叠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信号;将地震信号变换到频率域;在频率域对地震信号进行高频扩展;在频率域消除子波,并将高频扩展后的地震信号变换到时间域;利用井资料、已知地质信息,确定高频扩展后资料的可靠性,并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本发明的高频扩展效果优于传统反褶积地震高频扩展方法,在不降低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同相轴横向连续性的前提下,有效拓宽了地震信号的高频成份,高频扩展后的地震剖面保真保幅特征得到很好的保持,为陆相薄砂体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可靠的高频资料。

    基于外加电流的套管阴极保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62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17669.4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外加电流的套管阴极保护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电源、电子开关、稳压器、整流器、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依次连接有电流采集和调节装置,电流采集和调节装置和电子开关均与中控系统连接,中控系统还分别连接有套管电位测试装置和数字显示器。本发明能够保护包括套管段地面以下200‑1000m不同深度的测试点和相应位置的长效参比电极,测试保护套管的实际电位,如自然电位,或者阴极保护的运行电位。通过测试调节能够使套管的阴极保护电位达到‑0.85‑‑1.2V,通过实时管控和自适应调节来实现油水井管套的阴极保护。

    强非均质砾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装置和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62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26911.5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非均质砾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装置和评价方法。其中,强非均质砾岩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装置包括:底板,砾岩岩板可放置支撑在底板上;上压板,上压板设置在底板上方;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与上压板连接,并能够控制上压板上下运动;多个探测系统,探测系统排布设置在上压板上,并能够跟随上压板上下运动,探测系统能够抵接在砾岩岩板的上表面,并测量垂直应力和压入深度;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与动力系统和探测系统电连接,并能够控制动力系统和探测系统的动作,以及接收处理探测系统检测到的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岩石硬度仪无法准确获取到砾岩的硬度、塑性系数、屈服极限等参数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