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2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004081.1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网络连通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致密砾岩油藏关联的目标裂缝网络连通系数与对应的目标影响因素数据的目标灰色关联度,目标裂缝网络连通系数用于表征目标致密砾岩油藏的井间裂缝的连通性;依据目标灰色关联度确定目标影响因素数据对目标裂缝网络连通系数的目标影响权重;确定目标影响因素数据相对目标裂缝网络连通系数的目标隶属度;依据目标影响权重与所述目标隶属度,对目标致密砾岩油藏的裂缝网络连通性进行预测评价。本方法获取参数简单,并通过连通性评价指数确定井间裂缝网络连通性的概率,为致密砾岩油藏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416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811441747.5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水驱图版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获取油藏的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相渗特征参数和地层油水粘度值,计算理论驱油效率;步骤20、对平均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回归处理,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同时建立岩心理论采出程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步骤30、建立岩心规模驱替情况下含水率与理论采出程度的关系预测模型,并获得理论采收率值;步骤40、根据理论采收率值,建立宏观水驱油藏不同采收率下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预测模型;步骤50、根据步骤40的求取结果,绘制水驱图版。本发明提出了新型水驱图版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提高了传统图版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93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440328.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划分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的地层孔隙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区的孔隙度数据和密度测井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区的骨架密度数据;基于所述骨架密度数据的数值变化趋势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区的沉积岩的旋回划分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区的沉积岩相对应的旋回数据;基于所述旋回数据对所述沉积岩所对应的地层进行划分处理,得到划分后的地层。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划分地层,为油田区域内油层的细分和对比、开发层系的划分等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329204.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N3/0442 , G06N20/00 , G06F18/24 , G06F17/18 , G06N5/01 , G06F16/215 , G06Q10/0639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藏产能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致密油藏中井的动静态资料,得到井的多个候选产能主控参数和产能参数的数据,确定各候选产能主控参数与产能参数的相关系数,筛选产能主控参数,多个候选产能主控参数包括地质、开发和压裂参数;确定各产能主控参数对产能参数影响的权重,并输入选定机器学习模型,采用结合长短时记忆和注意力权重机制,基于井的产能主控参数和产能参数数据的学习,得到产能预测模型;将目标致密油藏中待预测井的产能主控参数数据输入产能预测模型,根据输出结果预测待预测井的产能参数数据。该方法能够系统、完整的分析致密油藏产能主控因素,实现致密油藏产能的科学合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341901.0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心矿物组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岩心切割为薄片状样品和柱塞状样品,对薄片状样品和柱塞状样品进行测试,分别得到薄片状样品的二维矿物组分及分布信息,以及柱塞状样品的体素密度分布模型和体素光电因子分布模型,建立岩心矿物与体素密度值范围和体素光电因子值范围的对应关系,以所述对应关系为约束条件对岩心中体素进行矿物划分,根据矿物划分结果构建岩心矿物组分模型。构建的岩心矿物组分模型真实准确,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解决了传统构建方法中存在的矿物类型缺失、矿物类型区分不明确以及密度相近的矿物难以区分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463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7610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锦芳 , 郑兴范 , 王正茂 , 谢雯 , 田昌炳 , 石成方 , 李保柱 , 许磊 , 高小翠 , 郝银全 , 任殿星 , 侯建锋 , 王文环 , 雷征东 , 陶珍 , 秦勇 , 胡亚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包括:直井段,设有油管和套管,套管套设于油管外,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油套环空;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位于井下储层中,至少一个采出井段与油管连通而形成采出通道,采出通道内设有第一采出机构;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位于储层中,至少一个注入井段与油套环空连通形成注采通道;还提供同井同层中自我注采的自驱井的开采方法,包括步骤:(a)在直井段上对应储层处侧钻注入井段和采出井段;(b)沿注采通道加注注入流体,进入各注入井段后注入储层;(c)储层内的注入流体驱替储层流体至采出井段,通过第一采出机构采出至井口。本发明实现同井同层的自我驱替和能量补充,减少钻井数,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93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440328.5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划分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的地层孔隙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区的孔隙度数据和密度测井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区的骨架密度数据;基于所述骨架密度数据的数值变化趋势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区的沉积岩的旋回划分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区的沉积岩相对应的旋回数据;基于所述旋回数据对所述沉积岩所对应的地层进行划分处理,得到划分后的地层。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划分地层,为油田区域内油层的细分和对比、开发层系的划分等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10916154.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井中异常井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将井型相同且生产时长相同的生产井分为一组;针对每组生产井,确定该组中每个生产井的含水量和累计产量,确定该组的平均含水量和平均累计产量;针对每组生产井,根据累计产量和平均累计产量的大小关系以及含水量和平均含水量的大小关系,确定该组中每个生产井的生产类型;根据各生产井的生产类型和各生产井所在位置的地质物性,确定出异常井。该方案可以根据含水量、产量和地质物性等因素综合确定异常井,有利于提高确定异常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14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009548.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气吞吐实验装置,其包括核磁共振检测仪、设于核磁共振检测仪内的岩心夹持器、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地层水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氯化锰溶液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原油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抽真空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气体注入单元、以及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原油接收单元。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将复杂的吞吐实验流程整合到一个实验系统内,实验过程无需频繁操作岩心夹持器等关键部件,有效降低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4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09548.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气吞吐实验装置,其包括核磁共振检测仪、设于核磁共振检测仪内的岩心夹持器、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地层水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氯化锰溶液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原油注入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抽真空单元、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气体注入单元、以及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的原油接收单元。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将复杂的吞吐实验流程整合到一个实验系统内,实验过程无需频繁操作岩心夹持器等关键部件,有效降低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实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