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1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191194.8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婵 , 杨彦东 , 陈东明 , 曹光胜 , 任雪 , 余秋均 , 李文苗 , 鲁振国 , 田淑芳 , 张晓玲 , 李思圻 , 郗鹏 , 丁怀宇 , 战常武 , 曾宪红 , 黄元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GD开发中原油产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从指定位置采集的泥质夹层样品的测定参数的参数值,其中,测定参数包括泥质夹层位置参数、垂向距离、渗透率、倾角、长度、宽度和厚度;根据参数值、预设的各个测定参数的综合权重,利用模糊评估方法计算泥质夹层样品的实际评估值;根据实际评估值及预设的评估值与原油产量等级的对应关系评估原油产量。本发明可以更快捷的评估原油产量,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井位部署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8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1185.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涉及致密油纳米剂周期驱替接续开发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根据采油井动液面决定转驱时机;S2、根据焖井时间计算油藏条件下周期驱替间隔时间;S3、根据注采井组油藏孔隙体积PV计算驱替剂注入量;S4、根据注采井组采液速度和注采比计算驱替剂注入速度;S5、根据优选的纳米剂、转驱时机、周期驱替间隔时间、驱替剂注入量和驱替剂注入速度,实施致密油纳米剂周期驱替接续开发。所述系统包括决定模块、第一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第三计算模块以及实施模块。本发明能够适应致密油藏地质特征,有效发挥纳米剂渗吸排油、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作用,而且在蓄能体积压裂生产后及时转驱,实现常压驱替。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78805.X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光胜 , 户昶昊 , 王有慧 , 武凡皓 , 鲍君刚 , 王艳 , 杨永亮 , 王呈呈 , 季彦姝 , 孟凡秋 , 战常武 , 王维国 , 王恩辉 , 王刚 , 汪宝华 , 张新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根据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中的无效水循环方向;根据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本发明可以以注水开发油田油藏地质特征描述为基础,注水井组注采动态综合分析为手段,客观描述油水井注采流线分布,准确判断无效水循环方向,优化调整注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65519.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页岩油藏纳米剂驱替注入压力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根据采出量等效法预测注入压力;根据启动压力梯度法预测注入压力,根据采出量等效法公式和改进的启动压力梯度实验装置,预测注入压力,并相互验证,为页岩油接续驱替开发可行性提供重要基础。本发明解决了页岩油、页岩油可持续开发方式优选中,对驱替可行性关键因素——注入压力的预测,纳米剂驱替补充了油藏能量,提高了页岩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藏驱油效率和采收率,如果所预测注入压力在现场中可以实现,则对于非常规油藏经济可采储量的确定、“甜点”区认定、单井EUR提高和油藏采收率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70607.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有慧 , 孙洪军 , 曹光胜 , 鲍君刚 , 任雪 , 周万山 , 王呈呈 , 王辉 , 季彦姝 , 董甜甜 , 孟凡秋 , 战常武 , 郗鹏 , 杨永亮 , 阚立岩 , 满安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采油井与位于所述采油井周边的至少一个注水井的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然后根据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与注采交互调配方式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注采交互调配方式;最后根据所述注采交互调配方式对所述采油井和注油井进行注采交互调配。本发明利用油水井间注采联动关系,判断油井受效和水井波及状况,优化设计合理的注采动态调配方案,提高单井产量,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最大程度的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16378.0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碎屑岩岩性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碎屑岩岩样,对岩样进行测量,以分别获取岩样中元素Si、Fe和Sr的含量数据;基于元素Si、Fe和Sr的含量数据,计算得到Si/Fe和Fe/Sr的数据;根据Si/Fe和Fe/Sr的数据,对岩性进行判断,获得识别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快捷的对碎屑岩的岩性进行识别,识别效率高且识别结果准确可靠,对于碎屑岩岩石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59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0770607.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有慧 , 孙洪军 , 曹光胜 , 鲍君刚 , 任雪 , 周万山 , 王呈呈 , 王辉 , 季彦姝 , 董甜甜 , 孟凡秋 , 战常武 , 郗鹏 , 杨永亮 , 阚立岩 , 满安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采油井与位于所述采油井周边的至少一个注水井的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然后根据注采联动交互状态信息与注采交互调配方式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注采交互调配方式;最后根据所述注采交互调配方式对所述采油井和注水井进行注采交互调配。本发明利用油水井间注采联动关系,判断油井受效和水井波及状况,优化设计合理的注采动态调配方案,提高单井产量,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最大程度的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35246.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进行甜点评价的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多种甜点评价参数,并基于多种甜点评价参数,构造权重判断矩阵;针对权重判断矩阵,进行权重分配,以获得甜点评价参数各自的权重;基于权重判断矩阵和甜点评价参数各自的权重,构建一致性判断矩阵,并求解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基于最大特征根进行一致性检验,以判断权重分配是否满足一致性条件;对于满足一致性条件的情况,基于甜点评价参数以及对应的权重,确定甜点的甜度。由此,避免了单参数比较或通过主观判断而缺少客观计算等可能出现的甜度计算误差大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992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5273.2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蓄能体积压裂中的入地物量及进液强度的方法,确定蓄能体积压裂中的入地物量的方法包括:计算岩石压缩系数;基于岩石压缩系数,计算综合压缩系数;基于压后地层压力增值和/或压后地层压力系数以及综合压缩系数,确定优选入地物量。由此,可以在蓄能体积压裂之前以定量的方式计算出压裂过程中所需的入地物量,不仅有效、合理地补充了地层能量,还有效提升单井产量,尽量减少了入地物量,缩短了压裂作业时间、焖井时间、排液时间、建井周期等,减少了排水量,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1078805.X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光胜 , 户昶昊 , 王有慧 , 武凡皓 , 鲍君刚 , 王艳 , 杨永亮 , 王呈呈 , 季彦姝 , 孟凡秋 , 战常武 , 王维国 , 王恩辉 , 王刚 , 汪宝华 , 张新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井注采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油水井注采结构所在注水开发油田的地质信息;根据地质信息确定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基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根据注水相关数据和油层压力相关数据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的注水状况、油层压力状况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分析,确定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关系中的无效水循环方向;根据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无效水循环方向对注水井和油井井组间的注采流线分布进行优化调整。本发明可以以注水开发油田油藏地质特征描述为基础,注水井组注采动态综合分析为手段,客观描述油水井注采流线分布,准确判断无效水循环方向,优化调整注采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