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4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261176.3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工程CCUS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火驱烟道气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01:将火驱烟道气导入除杂装置进行除杂;步骤S02:将除杂后的火驱烟道气脱硫;步骤S03:将脱硫后的火驱烟道气在流化床锅炉的空预器出口至点火风道之间的炉前母管混入,使掺混后的气体通入流化床锅炉进行燃烧,脱烃后达标排放。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掺烧火驱烟道气的方法,将烟道气掺混进入改造后的流化床燃煤锅炉进行燃烧,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可以实现资源耦合、绿色低碳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490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2263.8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53/02 , B01D17/032 , B01D17/12 , B01D19/00 , B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气体解吸消泡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属于地面工程集输领域。本发明的预分离器与主分离器分离,可以起到增加主分离器内流场稳定性作用。将扰动桨安装于主分离器内壁的下方,通过旋转式促解吸扰动桨能够加快溶气原油的气体解吸,促进发泡进程,提高分离效率。导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组成的消泡构件,在导轨上安装第一刮板和第二盖板,两个消泡刮板沿顶部导轨方向左右移动,当两个消泡刮板贴合在一起时,能够高效完成发泡原油的“碎泡”任务。通过设置堰板、出水管、出油管及第二出气管,能够在完成解吸消泡后实现油气水的分离。因此,该分离装置对发泡流体分离处理更高效、更简洁,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8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64122.2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工程技术领域CCUS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低浓度CO2的捕集系统及方法。其中,捕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贫富液热交换器、再生塔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有富液进口Ⅰ、富液出口Ⅰ、高温蒸汽入口与蒸汽凝液出口;所述高温蒸汽为SAGD采出液经蒸汽分离器分离出的高温蒸汽。所述富液进口Ⅰ、富液出口Ⅰ分别与再生塔连接,SAGD采出液分离后的高温蒸汽通过所述高温蒸汽入口进入所述热交换器,与富液换热完成后得到的蒸汽凝液经蒸汽凝液出口输出。本次发明应用场景为流化床燃烧后气体的CO2捕集,采用醇胺法,针对CO2解吸的条件,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流程的优化,以实现低成本、低浓度的CO2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44540.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T17/00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地面工程CCUS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及循环注入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采集场景A中各装置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基于实体场景A建立孪生工厂;基于孪生工厂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训练和优化三维可视化模型;验证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验证后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实体场景A中注入CO2浓度值进行预判和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构建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及循环注入场景的数字孪生工厂,实现孪生工厂与实体场景A之间的数据相互映射、信息同步交互及反馈,并结合各装置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能够准确实现对注入CO2的浓度值的提前预判和分析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8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319404.8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驱采出水回注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CO2驱采出水回注技术领域。本系统中通过重力沉降单元进行水质水量调节,除去水中大量含油、悬浮物;使用汽提单元中设置反应,使得CO2驱采出水在汽提单元中的填料区和氮气进行反应,脱出采出水中二氧化碳,减少对采出水处理设备及管线的腐蚀;采用电化学反应单元除去采出水中带电离子、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采用过滤单元实现进一步去除CO2驱采出水中悬浮物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采出水处理方法处理后净化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且增加采出水处理设备及管线检维修费用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9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62242.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7 , B01D53/22 , B01D71/02 , C10L3/10 , F23G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工程CCUS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吸附与膜分离组合的CO2二次捕集方法及捕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氧化燃烧;(2)通过变压吸附解析、膜分离;(3)通过变压吸附解析;(4)膜分离,得含量纯度≥95%的二氧化碳。本发明应用场景为CO2混相驱工业化试验区块伴生气采出时,CO2含量随着开采的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针对不同浓度的CO2,采用一套油田伴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同时实现油气田绿色零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241024.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C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首站的二氧化碳气化系统,属于二氧化碳气化领域,包括气态CO2进站汇管、压缩机、冷却装置、超临界CO2管道、储罐、蒸发罐和安全保护装置,气态CO2进站汇管通过管道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与冷却装置连接,冷却装置通过管道与超临界CO2管道连接,储罐与蒸发罐连接,蒸发罐通过管道与压缩机连接,蒸发罐与气态CO2进站汇管连接,蒸发罐通过管道与储罐连接。蒸发罐内部设置有盘管,超临界CO2进入盘管能够与蒸发罐内部的液体CO2进行换热,促进液体CO2的气化;蒸发罐底部设置加热管,当增压后的超临界CO2热量不足时,打开电加热管补充热源。储罐上方与蒸发罐出口管道通过回流管道连接,用于保证储罐内压力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29953.9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提纯掺混装置及方法,属于CCUS技术体系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智能分配器将原料气分配后输入二氧化碳脱出单元和比例掺混器;进入二氧化碳脱出单元的原料气经由二氧化碳脱出单元脱碳,得到符合要求的天然气产品和二氧化碳;得到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脱出单元输出到比例掺混器;输入到比例掺混器的原料气和输入到比例掺混器的二氧化碳进行掺混,得到回注气;根据对回注气的指标要求控制智能分配器分配到比例掺混器的原料气气量,得到符合要求的回注气。本发明能实现低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效提纯,适应较大范围的流量波动,实现大规模采出气的低成本提纯,实现原料气流量的自动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4591.1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气井口加热降压系统及方法,包括水浴加热模块、透平膨胀机、发电机和电加热器;天然气井口出来的天然气进入所述电加热器预热,从所述电加热器出来的预热天然气进入所述水浴加热炉加热,从所述水浴加热炉出来的高温天然气进入所述透平膨胀机,从所述透平膨胀机出来的低温天然气经电加热器加热后进集气管网外输;所述透平膨胀机与发电机相连,所述透平膨胀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与电加热器电连接。本发明利用压差带动电加热器复热,不受环境温度影响,适用范围更广;且本发明涉及设备较少,流程简单,集成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344540.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T17/00 , G06N3/0442 , G06N3/049 , G06N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地面工程CCUS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及循环注入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包括:采集场景A中各装置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基于实体场景A建立孪生工厂;基于孪生工厂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训练和优化三维可视化模型;验证三维可视化模型;根据验证后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实体场景A中注入CO2浓度值进行预判和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构建CO2驱采出流体分离及循环注入场景的数字孪生工厂,实现孪生工厂与实体场景A之间的数据相互映射、信息同步交互及反馈,并结合各装置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能够准确实现对注入CO2的浓度值的提前预判和分析调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