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81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77953.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强辉 , 王宪文 , 解永刚 , 王治国 , 汪雄雄 , 常永峰 , 樊莲莲 , 李辰 , 沈志昊 , 江智强 , 梁万银 , 周少伟 , 李紫莉 , 韩巧荣 , 李在顺 , 刘洋 , 赖海涛 , 凌云 , 陈晓丽 , 邵媛 , 何淼 , 韩勇 , 王鸽
IPC: E21B47/00 , E21B47/135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监测的气井排液生产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光纤测量方式对井筒内沿程各井段多个深度点对应的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进行采集,进而对井筒内气液流态进行分析,得到流态变化特征以及气液分布结果,通过流态变化特征建立分布模型并结合气液分布结果,分析气井内气体举升液体的能力并判断积液的排出时间,得到临界携液能量和积液信息,通过临界携液能量和积液信息,结合气井信息对生产制度自动调整,输出状态指令至远程开关井装置;最终由远程开关井装置根据状态指令控制气井执行生产管理。采用本方法能够及时自动调整生产制度,充分发挥气井产能,提高气井累计采收率和产量,延长气井的有效生产时间,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61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10271984.1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油气田酸化压裂的实时控酸浓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A混砂车与酸罐和A水罐连接,B混砂车与B水罐连接;2)将混酸器的进酸口与交替泵注降阻水和滑溜酸的压裂车A的出液管线连接;3)将混酸器的进液口与泵注滑溜酸的压裂车B的出液管线连接;4)将混酸器的出液口与井口管线连接;5)酸压施工的高压注酸阶段注滑溜酸时,A混砂车的泵注液量和泵注排量分别为B混砂车的泵注液量和泵注排量分别为V2=Vρ'‑V1ρ、该发明通过混砂车调整降阻水排量,实现酸浓度实时控制,逐级变化酸浓度,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增大裂缝导流能力,达到最佳改造效果,满足油气田安全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0473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410844721.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地应力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检测方法包括:在待测岩芯的圆周上确定检测范围;向所述检测范围的每条检测路径上依次发出检测信号,所述检测路径为圆周的直径;确定所述检测信号在每条所述检测路径中的波速,并在各个所述检测路径中确定所述检测信号的最小波速和最大波速对应的检测路径;分别在所述最小波速和最大波速对应的检测路径上进行钻取岩石样本操作;检测所钻取的岩石样本的最大抗压强度。本发明提供的岩石地应力检测方法在实现准确检测岩石地应力的情况下,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检测成本。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岩石地应力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1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39017.6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的压裂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前置液阶段,在压裂过程中先泵入前置液,为进一步的加砂打开通道,同时伴注液氮;b)携砂液阶段,在一定的注入排量下,将低粘压裂液和高粘压裂液以一定的脉冲间隔时间交替式注入油气井裂缝内;c)尾追阶段,在步骤b)的基础上,继续持续注入支撑剂,使裂缝通道和井筒之间形成一个稳定连接,并在缝口位置形成支撑剂充填层。与常规压裂相比本发明所形成裂缝由众多支撑剂团块形成的柱状体进行支撑,支柱与支柱之间形成畅通的通道,众多通道相互连通形成立体网络,油气通过高导流通道流动,提高了油气渗流能力,减少砂堵风险,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及压后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8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84324.X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宪文 , 韩巧荣 , 张燕明 , 来轩昂 , 胡阳明 , 石华强 , 丁勇 , 叶亮 , 赵倩云 , 马新星 , 古永红 , 王亚娟 , 问晓勇 , 凌云 , 郝瑞芳 , 沈磊 , 周少伟 , 苏国辉 , 李树生 , 李喆 , 李红英 , 刘晓瑞
IPC: E21B33/134 , C22C1/03 , C22C1/06 , C22C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溶解桥塞及其材料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可溶解桥塞,包括:主体、套设于所述主体上的胶筒;所述主体的材料包括85‑90%的Mg‑Al二元合金,6‑9%的Zn,4‑8%的Sn。所述主体上的Mg的质量分数为5‑7%。所述主体包括中心管、推环、上卡瓦、下卡瓦、引鞋;所述推环、上卡瓦、下卡瓦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胶筒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且位于所述上卡瓦与下卡瓦之间;所述推环位于所述上卡瓦上方;所述引鞋连接所述中心管的下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溶解桥塞及其材料制备方法具有较佳的材料强度,能够满足封堵气井的强度要求,同时,该可溶解桥塞主体材料中并不含有铟等昂贵金属材料,从而制造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16525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1385196.0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泡沫酸,属于油气井缓速酸化技术领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长链咪唑啉甜菜碱0.1~1.0%;亲水纳米二氧化硅0.1~2.0%;缓蚀剂0.5~2.0%;铁离子稳定剂0.1~1.0%;浓盐酸30~50%;其余为水,该纳米泡沫酸能有效降低酸岩反应速度,增加酸化渗透距离,实现均匀布酸达到深部酸化的目的,能有效降低酸液的滤失,不造成对油层伤害;该制备方法包括向容器中加入水和浓盐酸,然后加入长链咪唑啉甜菜碱,亲水纳米二氧化硅,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搅拌均匀,制得纳米泡沫酸,该制备方法简单,所用原料易得;该使用方法,包括使用时,将上述泡沫酸通氮气搅拌起泡进行施工即可,其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59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5239.7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伟 , 李宪文 , 马旭 , 张燕明 , 来轩昂 , 周长静 , 肖元相 , 周少伟 , 苏国辉 , 郝瑞芬 , 李宁军 , 丁勇 , 李喆 , 孟磊 , 王亚娟 , 史华 , 韩巧荣 , 李楼楼
IPC: E21B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压低渗透气田储层重复改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低压气田老井重复改造气垫式降滤助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连通第一压裂施工线路、第二压裂施工线路;2)泵注液态气体;3)压裂携砂阶段的施工;4)压裂液返排。本发明在施工中加入的液态气体可以降低液体密度,从而加快压裂后压裂液的返排速率,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减少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大大提高改造效果,缩短施工周期,具有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0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8050.5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力学三轴测试高压釜,是为解决设备加工成本高和体积较大等问题而设计的。本高压釜釜体设在三轴机架内;釜体顶端连接设有中心活塞孔的釜盖,底端连接由环形密封圈密封的承载基座;釜体内设有由环形密封圈密封的轴向加载活塞,釜体侧壁上设有连通活塞上、下方空间的平衡连通管;轴向加载活塞上部的活塞杆穿过釜盖上的、由环形密封圈密封的中心活塞孔,活塞杆顶端连接三轴机架顶面。本高压釜通过设在釜体上的平衡连通管实现压力自平衡,从而能减轻三轴机架所承载的压力,使三轴机架的应用更加经济、简便和安全,能大幅节约高压釜的制造成本,方便三轴压缩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6234.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查层补孔分层压裂与测试一体化管柱及测试方法,属于天然气气井老井分层压裂测试技术领域。上述气井查层补孔分层压裂与测试一体化管柱,包括油管,所述油管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气举滑套、第一压缩式封隔器、生产滑套、第二压缩式封隔器、投球滑套、扩张式封隔器以及定压滑套;所述第一压缩式封隔器以及第二压缩式封隔器用于封堵老层段;所述扩张式封隔器设置在两相邻的未改造层段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6241.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井多层解堵生产一体化工具、设备及方法,包括与有关相连接的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依次连接拆卸有滑套和尾管堵;所述上接头连接有封隔器;所述滑套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的喷射孔,滑套内部配设有对应的液压丢手球。可以实现解堵液的定点喷射解堵,实现逐层解堵的同时,剩余的上接头与油管柱组成生产管柱可直接用于生产,不用重复起下钻再次下入生产管柱,工具结构简单,且无需起下钻再次下入生产管柱可直接进入生产,操作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满足老井多层精确喷射解堵的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酸化解堵过程中无法实现逐层解堵以及下入井内解堵工具复杂导致的操作复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