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形式阻氢层的非金属复合输氢软管

    公开(公告)号:CN119826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357103.3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形式阻氢层的非金属复合输氢软管。本发明非金属复合输氢软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非金属内管、非金属纤维增强层和非金属外保护管;所述非金属内管由内到外依次为有机阻氢涂层、复合纤维内衬管和阻隔层;所述非金属纤维增强层由内到外依次为纤维预浸缠绕层和加强筋层;所述非金属内管和所述非金属纤维增强层之间采用热固性聚氨酯相互粘接;所述非金属纤维增强层和所述非金属外保护管之间以非粘接形式连接。本发明非金属复合软管具有良好的防氢泄漏能力和柔性,能够用于高压氢气输送。

    一种复合输氢软管及其氢气泄漏监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1352.X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输氢软管及其氢气泄漏监测系统和方法,该复合输氢软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金属丝支撑层、第一塑料管层、阻氢层、第二塑料管层、金属丝缠绕层、耐磨带、第三塑料管层和外保护层;金属丝支撑层和金属丝缠绕层通过错开半个螺距的方式同向缠绕、套合,第一塑料管层、阻氢层和第二塑料管层夹持固定在金属丝支撑层和金属丝缠绕层之间;耐磨带设置在金属丝缠绕层外部,第三塑料管层内嵌入有多个金属氢化物元件并与外保护层粘接,二者整体套合安装在耐磨带外部。本发明可以满足长距离输氢管道的需求,并且能满足高压、大尺寸流量和良好管道柔韧性的输送需求,同时可以实现实时全管线氢气泄漏监测,以保证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一种海洋复合柔性管道的端部接头配件

    公开(公告)号:CN1152347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19326.1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复合柔性管道的端部接头配件,包括:外套壳,截面呈类“Z”字型,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第二竖臂及将二者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横臂;内套壳,截面呈类“山”字型,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三至第五竖臂及将三者连接为一体的第二、第三横臂;外套壳布置在内套壳的第三横臂上方且形成固定连接,且二者间限定出空腔;在第五竖臂外端与之相邻平齐布置终止环,海洋复合柔性管道的骨架层、内衬层和抗压铠装层终止于终止环,耐磨层和外包覆层终止于第五竖臂顶端,抗拉铠装层的端部伸入空腔并被端接在空腔内。本发明使其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与软管进行适配安装时,能满足高分子材料的密封成型作业以及提高管道抗疲劳、保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要求。

    一种地基沉降情况下的储罐安全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40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24607.6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基沉降情况下的储罐安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储罐的离散沉降数据;将离散沉降数据进行傅里叶分解,转换为傅里叶级数,根据傅里叶级数确定近似沉降曲线;计算近似沉降曲线的相关系数的大小;基于相关系数,选择基于应力控制的地基沉降情况下储罐安全评价准则或者基于罐顶径向位移的地基沉降情况下储罐安全评价准则,对储罐进行安全评价;当评价结果合格时,则储罐当前处于安全状态,当评价结果不合格时,则储罐当前处于不安全状态。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应力控制准则和位移控制准则,对储罐安全做出更为精确的评价。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地基沉降情况下的储罐安全评价装置。

    基于车辆跟随分类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25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19884.5

    申请日:2023-09-20

    Inventor: 曹旭东 刘宇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辆跟随分类的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所述轨迹预测方法包括:确定当前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状态;根据所述行驶状态预测所述车辆的轨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辆跟随分类的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结合了车辆的行驶状态来分别对轨迹进行预测,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预测的方式而言,该轨迹预测方法及系统实现了更高的预测精度。

    一种控制管道径向和轴向振动的减振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420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97167.X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管道径向和轴向振动的减振组合装置,包括:两个以上减振支架机构,每一减振支架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外壳、减振管卡、减振与承重管卡和减振承重支架座,第一固定外壳与减振承重支架座由紧固件连接为统一整体,减振管卡安装在第一固定外壳内,减振与承重管卡安装在减振承重支架座内,减振与承重管卡和减振管卡共同限定出管道的固定夹紧空间,且减振与承重管卡和减振管卡均可沿管道径向移动,以控制管道的径向振动;减振底座机构,包括减振底座,减振承重支架座内嵌在减振底座中且可沿管道轴向移动,以控制管道的轴向振动。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管道轴向和径向产生的振动,进而保证管道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种测量面内弯曲的柔性传感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4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88048.3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面内弯曲的柔性传感器。所述性传感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响应层和封装层;响应层为设于基底层上的导电层;导电层由一维导电纳米材料形成;响应层设置于基底层上沿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对称轴的一侧;导电层连接两个电极;基底层和封装层由高分子弹性体形成。本发明柔性传感器中,基底层和封装层由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性,可以适应在运动检测过程中人体进行变形;另外,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的传感器得益于其基材特性,在服役过程中传感器与人体贴合紧密灵活度高,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将会获得舒适的佩戴体验,同时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抗水抗汗以及耐受一定程度的高温,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人体的副作用。

    一种海洋立管与平管衔接处的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14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75556.X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立管与平管衔接处的防护装置,属于海洋油气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立管套和保护罩,保护罩为弧形板,立管套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罩外壁的中央;其中,立管套用于套设在海洋立管的外壁上,保护罩用于罩设在海洋立管与海洋平管的衔接处的上方。保护罩不仅能够阻挡海流的冲刷、波浪的拍击、海床的侵蚀,减小洋流对于衔接段的冲刷,还能对海洋立管与海洋平管的衔接处出现的冲刷悬空现象进行防护,可对海洋落物对管道的碰撞进行防护,确保海底立管与平管的衔接处的稳定性,对环境适应性强,对于海底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解决了目前在海洋立管与海洋平管的衔接处缺乏能够防护抛锚与局部冲刷等影响的装置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