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670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34836.X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IPC: C07D223/10 , C07D201/04 ,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己酮肟重排生产己内酰胺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酰胺化反应器、重排反应器、肟化反应器、旋流萃取分离器和水解反应器组成。旋流萃取分离器包括电机、外筒、内筒、被分离液入口、萃取剂入口和轻重相出口。酰胺化反应液经旋流萃取分离器萃取分离后的重相作催化剂,与环己酮肟混合后一起进入重排反应器进行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萃取分离的萃取剂为正己烷,旋流萃取分离的温度为60℃~130℃。本发明利用旋流萃取分离器将酰胺化反应液中有效组分和杂质分开,改善了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重排反应性能,降低了产品中杂质含量,提高了己内酰胺的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33670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34836.X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IPC: C07D223/10 , C07D201/04 ,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己酮肟重排生产己内酰胺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酰胺化反应器、重排反应器、肟化反应器、旋流萃取分离器和水解反应器组成。旋流萃取分离器包括电机、外筒、内筒、被分离液入口、萃取剂入口和轻重相出口。酰胺化反应液经旋流萃取分离器萃取分离后的重相作催化剂,与环己酮肟混合后一起进入重排反应器进行重排反应,生成己内酰胺。萃取分离的萃取剂为正己烷,旋流萃取分离的温度为60℃~130℃。本发明利用旋流萃取分离器将酰胺化反应液中有效组分和杂质分开,改善了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重排反应性能,降低了产品中杂质含量,提高了己内酰胺的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640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17417.4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对硫酸烷基化反应产物自取热闪蒸的装置,包括与反应流出物进口相连的液体分布器,其下方的泡罩板上开有泪孔;泡罩板下方,填充一层或多层不规则微多孔媒介;还设置一个与立式闪蒸罐相连的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具有一个气化烃切入口,在靠近不规则微多孔媒介下方处与立式闪蒸罐相连通,底部液沫出口并回闪蒸罐,与旋风分离器导气管相通的气相出口和压缩机相连。本发明不但解决了硫酸烷基化生产过程中反应物因取热不足造成混合烃气化率低下和返回硫酸温度过高的问题,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气化烃及烷基化产物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22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9432.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硫酸烷基化反应产物进行闪蒸取热的方法,反应流出物进入闪蒸取热罐后,自上而下通过内件过程中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低于烃类饱和蒸气压的情况下会气化,从而对烷基化反应混合物取热降温;内件由亲酸纤维和表面改性金属丝组成,亲酸纤维可以使硫酸湿润其表面形成酸膜并不断的脱落更新,提高硫酸冷却的比表面积,极大地增加了硫酸与气化烯烃的接触几率,强化热量传递过程。本方法具有取热效果好、取热后温度均匀的特点,也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其他闪蒸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96400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17417.4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06 , C10G57/005 , C10G2300/1081 , C10G2300/1088 , C10G2300/305 , C10G2300/4081 , C10G2300/70
Abstract: 本发明的对硫酸烷基化反应产物自取热闪蒸的装置,包括与反应流出物进口相连的液体分布器,其下方的泡罩板上开有泪孔;泡罩板下方,填充一层或多层不规则微多孔媒介;还设置一个与立式闪蒸罐相连的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具有一个气化烃切入口,在靠近不规则微多孔媒介下方处与立式闪蒸罐相连通,底部液沫出口并回闪蒸罐,与旋风分离器导气管相通的气相出口和压缩机相连。本发明不但解决了硫酸烷基化生产过程中反应物因取热不足造成混合烃气化率低下和返回硫酸温度过高的问题,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气化烃及烷基化产物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19022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519432.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硫酸烷基化反应产物进行闪蒸取热的方法,反应流出物进入闪蒸取热罐后,自上而下通过内件过程中压力逐渐降低,当压力低于烃类饱和蒸气压的情况下会气化,从而对烷基化反应混合物取热降温;内件由亲酸纤维和表面改性金属丝组成,亲酸纤维可以使硫酸湿润其表面形成酸膜并不断的脱落更新,提高硫酸冷却的比表面积,极大地增加了硫酸与气化烯烃的接触几率,强化热量传递过程。本方法具有取热效果好、取热后温度均匀的特点,也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其他闪蒸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4506.6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己内酰胺组合工艺装置中新的环己酮肟溶液配制方法,一种己内酰胺组合工艺中环己酮肟溶液的配制方法,环己酮肟在溶液配制釜的中部进料,正己烷在溶液配制釜的底部进料,配制正己烷和环己酮肟的混合溶液;控制环己酮肟进料的流量,以环己酮肟进料的流量为依据,控制正己烷进料的比例流量,最终控制环己酮肟溶液的配制浓度值。本发明通过提供科学合理的环己酮肟溶液浓度的控制数值和优化进料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环己酮肟浓度安全值不明确和浓度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后续的重排反应稳定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300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14565.3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
IPC: B01F3/08 , B01F7/18 , B01F15/06 , C07D223/10 , C07D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己内酰胺组合工艺中环己酮肟溶液配制温度的控制方法,首先控制环己酮肟的进料温度,以及控制正己烷的进料温度。环己酮肟溶液配制釜采用中低压蒸汽加热保温,监控环己酮肟溶液的出料温度,通过调节中低压蒸汽流量控制环己酮肟溶液的出料温度。环己酮肟的进料温度控制在88℃~100℃,正己烷的进料温度控制在20℃~65℃。监控环己酮肟溶液的出料温度,将出料温度信号传到中低压蒸汽调节阀,通过控制蒸汽调节阀的开度达到控制环己酮肟溶液的出料温度的目的。该方法能有效保证环己酮肟溶液温度的稳定,解决现有技术中六氢苯甲酸--环己酮肟联产己内酰胺组合工艺技术中存在的环己酮肟溶液配制温度的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810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710098839.3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7C27/12 , C07C29/19 , C07C35/08 , C07C45/32 , C07C49/403
Abstract: 一种环己烷的液相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温度145-200℃、压力0.8-2.5MPa、含分子氧的气体与环己烷的摩尔比为0.1-10:1的反应条件下于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物料的停留时间在0.5-30min,所说的微反应器是微通道反应器和/或微管式反应器。该方法具有安全性,强化了热量的传递,可显著地提高环己烷氧化反应速度,提高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81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710098839.3
申请日:2007-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7C27/12 , C07C29/19 , C07C35/08 , C07C45/32 , C07C49/403
Abstract: 一种环己烷的液相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温度145-200℃、压力0.8-2.5MPa、含分子氧的气体与环己烷的摩尔比为0.1-10∶1的反应条件下于微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物料的停留时间在0.5-30min,所说的微反应器是微通道反应器和/或微管式反应器。该方法具有安全性,强化了热量的传递,可显著地提高环己烷氧化反应速度,提高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