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73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29017.3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的组合物和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聚丙烯、膨胀型阻燃剂、增容剂、抗氧化剂、协效剂和β成核剂;其中,所述增容剂为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通过该组合物和该方法制备的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不含卤素,绿色环保,阻燃性能较好,同时还能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发泡性能和熔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4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32279.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L23/14 , C08L77/02 , C08L27/18 , C08K3/04 , C08K5/02 , C08K9/12 , C08K7/08 , C08K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组合物和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烯62‑68重量份;聚己内酰胺16‑24重量份;氧化石墨烯6‑14重量份;三氯三氟乙烷4‑12重量份;聚四氟乙烯2‑8重量份;成核剂6‑10重量份;偶联剂0.2‑0.4重量份。该改性聚丙烯材料具有高弯曲模量、高拉伸强度和高冲击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73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129017.3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致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的组合物和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聚丙烯、膨胀型阻燃剂、增容剂、抗氧化剂、协效剂和β成核剂;其中,所述增容剂为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通过该组合物和该方法制备的阻燃发泡聚丙烯材料,不含卤素,绿色环保,阻燃性能较好,同时还能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发泡性能和熔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9124.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IPC: B01J19/00 , C08F110/02 , C08F2/00 , B01F33/82 , B01F25/40 , B01F35/221 , B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高压聚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反应流出物的冷却方法和系统及聚合反应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减压阀,对来自高压自由基聚合反应器的流出物进行减压得到第一物流;用于第一物流与冷却单体原料物流进行第一混合冷却得到第二物流;与第一混合装置连通的静态混合器,对所述第二物流进行再次混合冷却。将冷却单体原料物流与高压减压阀后的物流的混合冷却后再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冷却的方法,避免温度热点的产生,通过抑制温度热点的产生能够降低乙烯分解风险,可以降低聚合物产品的晶点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9238.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IPC: B01J3/04 , C08F210/02 , C08F2/00 , C08F2/01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制备过程的监测,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出料物状态监测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压自由基聚合反应器装置出料状态监测方法,采用工艺数据信号和数学模型两个体系快速预测出料状态和发生反应介质/聚合物热分解风险,降低反应器停车概率,提高装置的连续运行时间,降低装置能耗和物耗。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优化高压减压阀入口条件和出口条件,并判断高压减压阀出口至下游高压分离器反应介质的状态,为高压减压阀、产品冷却器和高压分离器的改造和优化提供指导,从而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28169.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抗静电组合物及应用、抗菌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聚烯烃树脂、氧化石墨烯和羧基膨胀微球;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树脂,所述羧基膨胀微球为0.5‑6重量份,所述氧化石墨烯为0.1‑2重量份。由该组合物制得的复合材料在降低密度的同时,保证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抗静电性能,且稳定性好,能够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13262.4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物、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丙烯共聚物、聚1‑丁烯和透明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共聚物,聚1‑丁烯为1‑15重量份,所述透明剂为0.1‑0.5重量份;其中,所述丙烯共聚物含有式(1)#imgabs0#所示的结构单元A和式(2)#imgabs1#所示的结构单元B;所述丙烯共聚物中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2‑4重量%。基于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树脂,可兼顾超低雾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实现雾度低于12%,最低可低至6%。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6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9241.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IPC: C08F10/00 , B01F33/82 , B01F33/80 , C08F110/02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高压聚合领域中引发剂的预混合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引发剂预混合方法,该预混合方法包括:(1)将至少两种引发剂混合后得到第一引发剂混合物;(2)将第一引发剂混合物与至少一种溶剂在至少一个多通道混合器中混合得到第二引发剂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预混合方法用于连续生产聚合物过程,通过溶剂和引发剂在多通道混合结构中快速混合,可以减少引发剂配制时间,对引发剂混合显著减少产品质量指标波动,产品质量指标更加稳定,并且开车和牌号切换过程的过渡料少,装置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788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6856.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合反应装置和聚合反应方法,该装置包括聚合反应器,所述聚合反应器包括位于端部的聚合单体物流进料口和贯穿设置于聚合反应器器壁上的含引发剂和溶剂的物流的进料器,所述进料器位于聚合反应器内部的部分末端封闭且侧面设置开口;其中,所述开口使得进料器的出料方向与聚合反应器内的聚合单体物流的流动通道的中心轴线的夹角≥90°。本发明提供的聚合反应装置,通过改进进料器的结构,实现了聚合用物料和聚合单体的快速混合,提高聚合用物料和聚合单体的混合效率,从而提高了聚合用物料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聚合用物料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58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74665.2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烯烃自由基聚合装置与烯烃自由基聚合的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级高压聚合单元和多级高压聚合单元;其中,所述一级高压聚合单元串联于多级高压聚合单元的上游所述一级高压聚合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管式反应器,用于将至少两股含烯烃源的反应单体流各自进行一级高压聚合;所述多级高压聚合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串联的管式反应器,用于将来自于一级高压聚合单元的产物进行多级高压聚合;所述一级高压聚合单元和/或多级高压聚合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管式反应器上设置有引发剂进料口。本发明所提出的装置能够生产得到多种烯烃均聚、共聚产品,提高装置利用率与适用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