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40402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453514.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IPC: C10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热解型油泥砂处理装置,本装置设有油泥砂烘干设备和研磨器,油泥砂烘干设备设有烘干筒、炉管和螺旋推送器,炉管的本体和螺旋推送器的本体均固定在烘干筒内;炉管的一端装有文丘里引射器且另一端设置烟囱和排渣口;螺旋推送器的一端壳体中设有油泥砂进口且另一端壳体中设有可回收气体排出接口和烘干油渣排出接口并且分别与可回收气体排出管线和烘干油渣排出管线连接;所述可回收气体排出管线的另一端依次与燃气管线和文丘里引射器连接;所述烘干油渣排出管线的另一端依次与研磨器、渣粉燃烧管线以及文丘里引射器的负压接口连接。油泥砂烘干设备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充分分离和利用了含油污泥中的可回收成份,节约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5120653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1453260.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IPC: H02S2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伏板前支脚安装架,本安装架设有固定架和压板,配重块的块体内设有立板穿槽并且配重块的下端端面设有固定架底板插槽;固定架设有立板和固定架底板,立板固定在固定架底板的上面并且固定架的立板能够从配重块的立板穿槽中穿过与压板连接;固定架的固定架底板能够卡入配重块下端端面的固定架底板插槽内;压板上面设有承载梁支架,光伏板承载梁能够固定在承载梁支架上面。本实用新型将固定架和设有承载梁支架的压板与配重块组装在一起,减少了繁琐的螺栓连接和铰接件的组装过程,简化了光伏板与前支脚安装架的安装过程。在方便了前支脚安装架安装的同时,也方便了配重块的预制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4932960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567677.3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车式刮油刮泥装置,属于油田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行车5、行车驱动电机7、双轨道导轨3、行车导轨扶正轮4、行车扶正轮传动杆6,在行车5上装有刮油机构1、刮泥机构2;刮油机构1的刮油板101安装在滑轨102上,刮油板101在刮油板驱动电机105缆绳牵动下可沿滑轨102上下移动,刮泥板101的位置通过传感器108来控制;刮泥机构2的刮泥板201铰接在刮泥板衍梁支架202上,刮泥板201由刮泥板驱动电机204带动缆绳203实现回收和下放;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车5来回移动实现前进刮油、后退刮泥的双重效果,实现沉降池污水上面的原油能得到及时回收,避免原油老化,防止原油混入污泥,提高板框式压滤机滤布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238931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1097565.3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抽油机平衡块防脱移位装置,本防脱移位装置设有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抽油机平衡块两侧的曲柄上面,一个固定底座上面固定平衡块移位总成、另一个固定底座安装在曲柄中抽油机平衡块的预调节位置;平衡块移位总成设有支撑架、动力轴和推杆,动力轴和推杆均安装在支撑架中,动力轴中的蜗杆与推杆后面丝杆中的蜗轮相啮合。本装置集平衡块快速移动、平衡块预调位置定位,阻挡平衡块防止脱落于一体的功能。实现了调整抽油机平衡作业的安全操作,在平衡块调整操作中,由于有固定底座做为限位装置,即使抽油机刹车失灵,也可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8231972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530411.4
申请日:2022-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IPC: C02F1/40 , C02F1/28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本装置包括罐体和过滤层,罐体中过滤层的上方设有聚结板层,聚结板层是由一层以上且密布着过流孔的聚结板组成,罐体内的过滤层采用的是活性吸附滤料;进水管路自罐体中聚结板层的下方向上穿过并进入罐体的上腔室中,活性吸附滤料底部的罐体内装有带过流孔的支撑板。本装置将油田采出水自聚结板层中穿过的进水管路喷射至聚结板的上方,让油田采出水首先通过聚结板层向下流过,水中的小油滴可聚集成大油滴,漂浮在上腔室中,可将漂浮的原油自收油口抽至储油罐中,增加了原油的收油量,提高油水的分离效果,提高了油田采出水的处理速度和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139418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453520.X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油气混输系统,本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静态混合器和混输泵,油气分离器设有排气口、油气入口和排液口,气液混合器设有外筒体、液相管腔和气相管腔,液相管腔和气相管腔中均设有通孔,液相管腔和气相管腔设置在外筒体中;油气分离器的排气口通过气体输送管线与气液混合器中的气相管腔连通,油气分离器的排液口通过液体输送管线与气液混合器中的液相管腔连通;气液混合器的气液混合腔通过气液混合管线依次与静态混合器和混输泵连接。让可能发生段塞流现象的油气混输介质经过油气分离器、气液混合器和静态混合器的充分混合。减少了段塞流现象的发生以及对油气混输过程中的不利影响,能够有效防止混输泵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4811.5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6 , G06F119/08 , G06F113/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油田不加热集油掺水优化系统及方法,该稠油油田不加热集油掺水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对粘壁淤积温度进行定义;步骤2,推导出稠油粘壁淤积温度计算公式,并计算粘壁淤积温度值T1;步骤3,计算集输管道末点油温T2;步骤4,判断粘壁淤积温度T1与管道末点油温T2的大小,当T1大于等于T2时,反算管道最低起点油温TRmin;步骤5,计算得到TRmin温度条件下的掺水温度和掺水量。该稠油油田不加热集油掺水优化系统及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了稠油集输能耗高的问题,为稠油掺水集输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0258431.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待预测汽油的分子组成特征信息,分子组成特征信息包括待预测汽油中每一分子各自的独立辛烷值贡献信息,以及待预测汽油中每两个分子的混合辛烷值贡献信息;将待预测汽油的分子组成特征信息输入到预先训练的汽油辛烷值预测模型中,得到汽油辛烷值预测模型输出的待预测汽油的目标汽油辛烷值,汽油辛烷值预测模型中的参数用于反映汽油中各分子之间分子辛烷值的相互作用信息。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汽油辛烷值预测模型对待预测汽油的辛烷值进行预测,考虑不同分子之间分子辛烷值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可以使得预测出的汽油辛烷值更准确,提高目标汽油辛烷值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1045021.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烷氧化菌测试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丙烷氧化菌测试瓶包括装有培养基的密封试管,其中所述培养基包括硫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乙二胺四乙酸、正丙醇以及任选的微量元素溶液和刃天青溶液。本发明提供的丙烷氧化菌测试瓶能够满足油气微生物勘探工程上大批样品的检测需求,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91081.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线密度加权的融合建模方法,包括准备坐标范围相同的浅层速度模型与中深层速度模型、根据初至波层析反演的射线密度锁定最大融合深度、根据地表高程信息与最大融合深度确定融合面的拾取范围、将浅层模型与中深层模型直接做差得到差模型、根据融合面的拾取范围在差模型中检索Z轴方向每一条纵线上绝对值最小的点、输出检索点的坐标作为融合层位、并输出平均值与最大值、检查输出点速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值是否大于预期值、平滑输出点的Z坐标、根据工区地质背景选择融合方法、将融合模型进行初步偏移成像、根据成像效果调整融合方法与参数、输出最终全速度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