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3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35995.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逐级体控的海陆过渡相致密砂岩甜点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三级体控进行海陆过渡相致密砂岩甜点预测,首先应用层拉平技术实现地层增厚带一级有利区体控;然后依据钻井数据建立不用岩性组合结构模型,正演模拟推演地震反射概率类型实现二级有利区体控;进而在这种概率推演相控约束下,开展基于测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确定砂岩甜点区,实现三级有利区体控。解决了处于海陆过渡相的障壁岛砂岩受到上下地层中的陆相煤层和海相碳酸盐岩双重屏蔽导致甜点区域刻画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为钻井资料少、二维地震测线稀、相变快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油藏识别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406041.1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震结合建立河道砂岩气藏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时间域层位构造图;S2:进行时深转换生成深度域层位构造图;S3:采用时深一体化网格方法,将地震属性数据赋值到深度域层位构造图中,得到深度域地震数据体;S4:基于深度域地震数据体,根据河道地质‑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出河道;S5:对河道的三维展布特征进行刻画,进行深度域地震属性采样,建立岩相模型;S6:建立深度域地质模型。本发明采用井震结合开展地质建模,形成快速地、高精度地建立河道砂岩气藏的深度域地质模型的方法,为数值模拟提供更加精确的模型基础,从而为剩余气分布分析、开发井部署和钻井跟踪过程中轨迹调整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04516.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包括S1:根据地层参数划分目标气藏储层类型;S2:按照气藏储层类型划分情况,建立气水相渗曲线;S3:对于各类气藏储层类型,分别计算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废弃地层压力;S4:采用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各类气藏储层类型在开采过程中,产量与地层压力函数关系;S5:建立气藏开发效果评价图版。本发明针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过程无外部能量补充的定容封闭特性,而储层岩石地下孔隙体积守恒特点,建立了气水两相渗流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实现了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开采全过程的产量与压力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86391.X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低压管汇以及供液装置。管汇上设置有多个进液口和至少一个出液口,不同的进液口用于连接不同储液装置,每个进液口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液口通断的凡尔,当管汇内的液位高于储液装置内的液位时,与储液装置连接的进液口内的凡尔关闭;出液口用于连接混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管汇进液口设计有凡尔,当进液口对应的储液装置液位低时自动坐封,防止产生回流,确保有效供液;将低液位储液装置隔离、关闭,进而防止进气。供液装置通过在管汇之间的连接通道内设置凡尔形成自适应的单向流动,使高粘流体可借助低粘流体已空出的管汇,或非酸流体借助酸性流体已空出的管汇,使管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供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78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510662105.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9/40 , B01J29/46 , B01J29/48 , C07C69/54 , C07C6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酯催化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丙烯酸酯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丙烯酸酯催化剂,丙烯酸酯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经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所述金属离子为V5+、Cr3+、Mn4+、Fe3+、Co2+、Ni2+、Cu2+、Zn2+和Bi3+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丙烯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3192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510493388.8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7/37 , C07C69/675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3‑羟基丙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均相体系的催化剂难于分离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制备3‑羟基丙酸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配体与羰基钴在醇溶剂中配位反应,得到催化剂的悬浊液;ii加入环氧乙烷和一氧化碳,反应得到3‑羟基丙酸酯;所述配体选自丙烯腈均聚物或含丙烯腈单体单元的共聚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3‑羟基丙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45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390389.4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C67/36 , C07C69/675 , B01J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 C07C67/36 , B01J31/0282 , B01J31/0285 , C07C69/6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羟基丙酸甲酯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催化剂制备复杂,反应温度相对较高,能耗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3-羟基丙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离子液体与氯化钴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催化剂;b)上述催化剂存在下,环氧乙烷、一氧化碳和甲醇反应得到3-羟基丙酸甲酯;其中,所述离子液体为如下结构,所述X选自卤素,R1和R2独立选自烷基、烯基、环基、芳基或取代芳基中的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3-羟基丙酸甲酯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58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410573568.2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C07F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中存在的由于采用有机溶剂为反应介质导致的诸如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害、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水为反应介质,氮杂环卡宾配体和铜粉,反应得到氮杂环卡宾铜产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的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59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1213.3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甲醛二甲醚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均相催化剂催化聚甲醛二甲醚选择性低的问题,通过采用聚甲醛二甲醚催化剂,以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主活性组分,以负载于所述主活性组分上的Cu离子为改性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聚甲醛二甲醚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662105.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IPC: B01J29/40 , B01J29/46 , B01J29/48 , C07C69/54 , C07C6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酯催化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丙烯酸酯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丙烯酸酯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经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所述金属离子为V5+、Cr3+、Mn4+、Fe3+、Co2+、Ni2+、Cu2+、Zn2+和Bi3+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丙烯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