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3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92049.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基础台柱;加固部件,所述加固部件包括混凝土环、钢筋孔、限位板、内凹槽、对接孔、横板和锚杆,所述基础台柱的顶部开设有内凹槽,混凝土环镶嵌连接在内凹槽的内部,内凹槽的内部圆周等距开设有对接孔,混凝土环的底部连接有多个锚杆,锚杆插入连接在对接孔的内部。以解决现有风机在实际使用时,风力发电机通常安装在较高的位置,承受着风载荷、自身重量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其基础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一些老旧风机基础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因素,可能风机基础环钢筒与混凝土基础脱开导致塔筒松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7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65856.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横移的安全带,涉及安全带领域,包括承载支架和第一卡扣机构,所述承载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杆,且驱动丝杆的端部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承载支架的边侧相连接,而且承载支架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组件。该一种适用于横移的安全带,通过设置的驱动丝杆,使得驱动电机在运行时能够带动连接组件沿着承载支架的内表面进行前后移动,带动第一卡扣机构沿着承载支架的右侧进行同步移动,达到了安全带自动横移的目的,避免了工作人员在进行光伏板的安装工作中需要进行横向移动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将安全带拆开并重新安装造成工作人员的整体光伏板安装效率受到干扰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0219.9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平台与变权重TOPSIS模型的山地光伏升压站选址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GIS平台提取光伏厂区边界、禁选区域等多个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评分,构建多属性决策矩阵。然后,基于各指标在不同方案下的表现,动态计算权重,调整权重向量以反映当前实际情况。接着,将归一化后的决策矩阵与变权重向量相乘,得到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并计算各选址方案与理想解的距离,通过贴近度排序确定最优方案。该方法通过引入动态权重机制,避免了固定权重的局限性,提高了选址方案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能够全面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优化山地光伏升压站选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37859.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火阀的烟囱玻璃钢内筒防火结构,包括主阀体和防火组件,所述主阀体外部后端连接有烟囱管道,且主阀体外部前端连接有吸收塔主体,所述主阀体内部设置有防火组件,且防火组件包括执行件、防火阀板、密封对接块、限位滑块、限位滑槽、限位块和密封对接槽,所述执行件前端连接有防火阀板,且防火阀板外部两端增设有密封对接块,并且防火阀板外部两端增设有限位滑块。该基于防火阀的烟囱玻璃钢内筒防火结构,通过防火组件能够快速切断吸收塔与烟囱的相互连通,避免热气流在狭长的通道内部迅速向上提升,防止火势蔓延的同时避免高温浓烟的迅速扩散,提升防火结构整体实用性与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67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20524.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G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绳索卡件,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件本体、弧形板、安装槽、安装架和斜向板;弧形板固定在卡件本体的内部,安装槽贯穿开设在卡件本体两侧内部,安装架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斜向板固定在安装架的下表面,卡件本体外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处于同一水平线,第一连接框内部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接框内部。以解决现有的卡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外形影响,绳索安装在卡件内部时,绳索与卡件发生摩擦,容易导致绳索表面受损,破坏绳索表面的完整性,进而减少绳索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61407.5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运动轨迹模拟架,包括底座和高差补偿机构,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限位框连接,且限位框的内侧设置有水平丝杠,所述水平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水平丝杠的另一端通过锥齿传动结构与立杆连接,所述立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垂直丝杠和第二垂直丝杠。该物体运动轨迹模拟架,当需要对装置进行收纳时,控制电机反向旋转,从而使得滑座拉动其顶部的主动支撑杆沿水平丝杠移动复位并通过伸缩架一次推动第一从动支撑杆以及第二从动支撑杆复位,复位之后的多组磁性连杆处于连接状态,同时相邻两组磁条之间磁性连接,并以此防止各结构件在后续移动的过程中相对碰撞,并以此优化装置的结构,提高装置结构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2997.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与檩条固定方式的不足。该结构包括左檩条、中檩条和右檩条,各檩条横截面上设有与光伏组件厚度匹配的槽口,实现组件的快速插接固定,无需额外压块或螺栓连接。安装方法为将光伏组件两侧分别插入相应的槽口内。本发明通过在檩条横截面上直接形成与光伏组件厚度匹配的槽口,降低钢材消耗和整体成本,提高安装精度和施工便捷性,增强系统抗风抗变形能力。与传统需在檩条上开孔、对位安装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的结构采用预定槽口形态,组件可以沿檩条方向直接插入至精确位置,无需进行繁琐的对位调整,显著降低光伏组件与檩条接触面的应力集中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564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37850.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2B1/20 , E04F11/032 , E04F11/00 , E04F11/104 , E04F11/18 ,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囱逃生平台,涉及烟囱逃生平台领域,包括烟囱本体和导向限位板,所述烟囱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逃生平台主体,且逃生平台主体的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收纳槽,并且收纳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弧形导向槽。该一种烟囱逃生平台,通过设置的收纳槽和弧形导向槽,使得驱动电机在运行时能够带动连接轴在逃生平台主体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带动承载阶梯在收纳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以此来达到对承载阶梯和密封盖板进行快速收放的目的,当烟囱上的作业人员发现烟囱本体的内部出现火情时能够通过控制按钮打开驱动电机,从而使得承载阶梯带动密封盖板自动收纳进收纳槽的内部,进而使得逃生平台主体由阶梯式自动切换成滑梯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1937.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S20/30 , F24S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顶可调式光伏支架及其调节方法,涉及光伏板支架技术领域,包括角度调节组件和装夹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贴地框、转轴、承载框、导轨、丝杆、手动转盘、移动座、横杆和调节轮,所述贴地框的内壁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承载框,所述贴地框的内壁中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手动转盘,所述移动座的顶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承载框的内部放置有光伏板组件,所述装夹组件固定于承载框的底部四周。该屋顶可调式光伏支架及其调节方法,通过人工转动手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即可有效调节光伏板本体的倾斜角度,使得光伏板本体得以以最佳角度接受光线照射,且角度调节方便快捷易上手。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11121.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原浆砌石挡土墙上设置装配式格构框架,框架节点位置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紧固,斜向玻璃钢锚杆锚固段锚入基岩内;S02、在原浆砌石挡土墙顶部通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卸荷板,卸荷板与原浆砌石挡土墙垂直,卸荷板左右两端位于原浆砌石挡土墙左右两侧;S03、在卸荷板上采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进行加高,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上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道路路面高程增高时,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施工粉尘较大且工程量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