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657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011293191.7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行人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基于亮度权重融合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得到总融合图像;提取融合图像中不同分辨率的行人特征图,并形成总特征图;确定总特征图中的行人中心点和尺度,并基于行人中心点和尺度获取行人检测结果。同时融合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弥补了可见光图像用于光照条件较差情况下行人检测的局限性,提高夜间图像或者白天光照不均匀时图像的清晰度,同时弥补了远红外图像分辨率较差、缺少成像细节等问题,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均能够体现行人的细节信息,降低行人检测的误检率和漏检率,实现全天时段的行人检测。

    电池分拣装置
    5.
    发明公开
    电池分拣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592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88904.9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分拣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池夹具,电池夹具用于夹持待检测的目标动力电池;拍摄装置,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朝向电池夹具的夹持区域,对电池夹具夹持的目标动力电池的外表面进行拍摄;测试电路,测试电路与电池夹具电连接,以通过电池夹具与目标动力电池电连接,用于测量目标动力电池的电性参数;处理装置,处理装置与拍摄装置和测试电路均连接,用于根据拍摄装置拍摄的电池外表面图像和/或测试电路测量得到的电性参数确定目标动力电池是否需要废弃;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池夹具和处理装置均连接,用于在目标动力电池需要废弃的情况下根据处理装置的指令控制电池夹具将目标动力电池进行废弃。本装置能提高电池分拣效率。

    直线驱动装置
    6.
    发明公开
    直线驱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81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7109.3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板、回转体、第一拉索、第二拉索、第一缠绕轴、第二缠绕轴、第一升降台及第二升降台;第一缠绕轴的一端固定于回转体,第一缠绕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升降台的中心通孔设置;第二缠绕轴的一端固定于回转体,第二缠绕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升降台的中心通孔设置,第一缠绕轴和第二缠绕轴共直线设置;第一拉索缠绕于第一缠绕轴上,第一拉索的一端固定于回转体上表面的预设位置,第一拉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升降台上的第一通孔固定于基座的预设位置;第二拉索缠绕于第二缠绕轴上,第二拉索的一端固定于回转体下表面,第二拉索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升降台上的第二通孔固定于支撑板。该装置可以实现稳定的直线驱动。

    样品固定装置
    7.
    发明公开
    样品固定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76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9383.4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样品固定装置,包括驱动模块、缠绕柱、第一绳索、第二绳索和样品加载模块。驱动模块设置于样品加载模块,驱动模块和样品加载模块中形成有贯穿的通孔,缠绕柱设置于通孔内,样品加载模块远离驱动模块的一侧用于固定样品。第一绳索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模块,第一绳索的第二端设置于缠绕柱的第一端,第二绳索的第一端连接驱动模块,第二绳索的第二端设置于缠绕柱的第二端。驱动模块旋转时,带动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一个收紧一个放松,使样品加载模块向靠近样品或远离样品的方向上运动。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绳索本身的弹性柔性和缠绕时的累加弹性形变,对样品加载模块的移动实现精确柔性控制,实现对样品进行精确安全的柔性固定。

    行人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65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93191.7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行人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基于亮度权重融合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得到总融合图像;提取融合图像中不同分辨率的行人特征图,并形成总特征图;确定总特征图中的行人中心点和尺度,并基于行人中心点和尺度获取行人检测结果。同时融合远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弥补了可见光图像用于光照条件较差情况下行人检测的局限性,提高夜间图像或者白天光照不均匀时图像的清晰度,同时弥补了远红外图像分辨率较差、缺少成像细节等问题,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均能够体现行人的细节信息,降低行人检测的误检率和漏检率,实现全天时段的行人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