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47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49605.5
申请日:2018-0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式防冰风传感器,所述风传感器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传感器主体和测量组件,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圆柱形壳体(5)和一端与所述壳体上端的风力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5)内同永磁铁(6)连接的风力传动件(2);所述壳体(5)包括壳和所述壳内侧的加热件(16)。本发明提供的加热件,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对风传感器自动进行加热,防止风传感器结冰,保证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6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47228.X
申请日:2021-06-1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海拔输电线路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计算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高海拔输电线路中导地线、杆塔在脉动风作用下的背景因子和共振因子以及导地线、杆塔在平均风荷载作用的静态位移;基于高海拔输电线路中导地线、杆塔在脉动风作用下的背景因子和共振因子以及导地线、杆塔在平均风荷载作用的静态位移计算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利用高海拔输电线路的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确定高海拔输电线路的风荷载脉动折减系数。该方案有效解决了现行规范高海拔输电线路风压计算方法未考虑导地线与杆塔风振响应比和高海拔风场参数特性综合影响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19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60580.7
申请日:2021-06-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7/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海拔输电线路基本风压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高海拔输电线路风荷载计算方法还存在不足或改善空间的技术问题。包括:根据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实测气象数据、纬度和海拔高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利用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密度;根据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空气密度确定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塔位处的基本风压。该方案有效考虑气象数据、地球重力加速度综合等影响,为更为准确的高海拔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8076553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256950.4
申请日:2018-0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式防冰风传感器,所述风传感器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上的传感器主体和测量组件,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圆柱形壳体(5)和一端与所述壳体上端的风力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5)内同永磁铁(6)连接的风力传动件(2);所述壳体(5)包括壳和所述壳内侧的加热件(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件,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对风传感器自动进行加热,防止风传感器结冰,保证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76141.4
申请日:2016-08-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L2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压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和系统,通过转换公式将被测风压传感器的测量值转化为可对比的风速值,再同标定好的风速仪测量的风速值进行偏差计算,验证被测风压传感器的可靠性,并在标定的同时结合空气密度、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架设风速仪和被测风压传感器、测量计算风洞中空气密度、将风压数据转换为风速数据、计算风速仪和被测装置分别测量得到的风速序列的平均风速值和脉动风速值,并将二者结果进行偏差计算,以确定被测传感器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7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526975.1
申请日:2017-06-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7/50
CPC分类号: G06F17/5086 , G06F22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及风速的联合概率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依据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和风速的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按照极值I型分布分别拟合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的统计参数。计算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的相关系数,由样本相关系数求得覆冰厚度-风速极值I型联合概率分布的控制参数,进而确定覆冰厚度-风速的极值I型联合概率分布,根据输电线路工程需求的覆冰厚度-风速联合分布概率阀值,给出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和同时风速取值,可为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和同时风速的合理取值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7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710526975.1
申请日:2017-06-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及风速的联合概率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依据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和风速的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按照极值I型分布分别拟合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的统计参数。计算覆冰厚度年最大值和10min平均风速年最大值样本的相关系数,由样本相关系数求得覆冰厚度‑风速极值I型联合概率分布的控制参数,进而确定覆冰厚度‑风速的极值I型联合概率分布,根据输电线路工程需求的覆冰厚度‑风速联合分布概率阀值,给出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和同时风速取值,可为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覆冰厚度和同时风速的合理取值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12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213314.4
申请日:2015-04-30
申请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成都拓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分类号: C09D183/06 , C09D183/04 , C09D5/32 , C09D5/33 , C09D5/18 , C09D5/25 , C09D7/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绿球藻生长用单组份防污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成分包括: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70份,二甲基硅油5~15份,补强剂5~10份,阻燃剂10~20份,颜填料3~5份,交联剂3~5份,增黏剂0.5~2份,催化剂0.1~1份,溶剂50~8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选择与称量,胶料的干燥与制备等。本发明涂料是通过在有机硅涂料中加入特定抑制绿球藻生长的颜填料,颜填料可以将绿球藻生长所需光波部分吸收,而将不利于绿球藻生长的部分光波反射出来,在涂层表面形成不利于绿球藻生长的光波环境,起到减缓或抑制绿球藻生长的作用,施工简单且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00463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16623.4
申请日:2015-06-1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覆冰体积密度和孔隙率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覆冰样品置于容器中,测量覆冰样品质量为m1;(2)从容器中取出覆冰样品,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水,测量水的质量为M1;(3)将覆冰样品放入容器中,使样品完全浸没于水中后,测量覆冰样品与水的质量为M2;(4)迅速将步骤(3)容器中的水倒出,测量此时覆冰样品质量为m2;(5)计算覆冰样品的真实体积V2;(6)计算覆冰样品包括缺陷在内的体积V1;(7)计算覆冰体积密度ρ体;(8)计算覆冰样品的孔隙率P;本发明测量计算得到的覆冰密度和孔隙率准确,并适用于现场观冰人员就地取样后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4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10676141.4
申请日:2016-08-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L2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压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和系统,通过转换公式将被测风压传感器的测量值转化为可对比的风速值,再同标定好的风速仪测量的风速值进行偏差计算,验证被测风压传感器的可靠性,并在标定的同时结合空气密度、大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架设风速仪和被测风压传感器、测量计算风洞中空气密度、将风压数据转换为风速数据、计算风速仪和被测装置分别测量得到的风速序列的平均风速值和脉动风速值,并将二者结果进行偏差计算,以确定被测传感器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