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5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502392.X
申请日:2018-05-2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跌落故障下DFIG动态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领域。该方法既包括常见的DFIG电气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同时也包括风机机械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机械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包括建立空气动力学模型、轴系模型与桨距角控制模型以及机械响应过程分析;电气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包括建立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原理分析、低电压穿越特殊控制分析以及电气响应过程分析。本发明设计的电压跌落故障时DFIG动态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反应双馈风机的故障暂态过程,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70198.6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10/063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供电能力评估;供电可靠性评估;智能化评估;低碳性评估。本发明通过智能化评估和低碳性评估,从而建立了分布式智能电网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消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网内源荷平衡度、网间能量耦合度、二氧化碳减排效益等这些新指标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包括电网的运行稳定性、环境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6131.1
申请日:2024-04-08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R35/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暂态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故障状态的仿真罗氏线圈微分电压信号;将所述仿真罗氏线圈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标准通道信号;采集电子式互感器的双AD通道信号;其中,双AD通道信号基于将仿真罗氏线圈微分电压信号施加至电子式互感器的采集单元生成;将标准通道信号与双AD通道信号进行时钟同步和采样率同步,得到预处理标准通道信号和预处理双AD通道信号,并对比预处理标准通道信号和预处理双AD通道信号,得到电子式互感器的双AD暂态测试结果。通过直接施加仿真罗氏线圈微分电压信号的方式,使得暂态测试可在现场有效开展,而且还可避免由于双AD不一致导致保护设备闭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0453.8
申请日:2023-0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和需求响应的配电网分区用能管控方法,其步骤包括:1基于分布式发电和负荷一天内24小时的预测值,确定每小时储能充放电功率;2计算配电网各分区的负荷和分布式发电预测总功率;3在实际运行阶段,根据每小时的实际负荷功率和实际分布式发电功率,根据相邻分区的相关信息,计算各分区需求响应负荷。本发明采用两阶段控制框架,实现储能和需求响应的分区域协调调度,从而能解决含分布式发电、储能和需求响应负荷的配电网分区用能管控问题,有助于提升分布式发电的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0472.4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现场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智能变电站各二次设备的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仿真结果;通过若干数字信号输出单元,以采用分散注入的方式将各二次设备的测试数据同步注入至各二次设备;获取各二次设备的测试反馈数据并与测试仿真结果对比,得到测试结果。采用分散注入的方法在二次设备的输入端同步注入数字化模拟量信号,在保持二次设备系统接线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的现场测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现设备制造、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错误和设备缺陷,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43164.3
申请日:2023-04-03
申请人: 东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8/214 , G06F18/231 , H02J3/46 ,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网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光伏出力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将收集的县域内的样本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原始数据集,提出光伏出力预测评价指标并初始化模型参数;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法和凝聚型层次聚类算法进行子区域划分;建立基于微气象数据的辐照度校正模型;基于校正后的辐照度数据,通过多输出神经网络建立集中式和分布式非户用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模型;借助模型迁移的方法建立小样本场景下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通过计算发电量关系系数,估算分布式220V户用光伏电站出力预测值;将所有光伏电站出力预测值求和得到县域光伏功率预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显著提升了县域级场景下光伏出力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92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4014.9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开关的DAB变换器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首先建立DAB变换器三重移相控制模型,计算不同运行模式下传输功率的范围与零电压开通时电感电流满足条件,选择使软开关功率范围最大化的移相控制模式,再通过建立约束条件结合代价函数对电流应力与回流功率进行最小值优化,得到最优移相比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最优移相比,得到工作模式与功率范围,获取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最终目标输出电压,在线计算最优移相角占比并转换到驱动脉冲中。本发明实现在DAB变换器的开关管均处于软开关范围内时,同时优化电流应力与回流功率,减少开关管损耗,在高频工作模式下能极大地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0655.7
申请日:2024-02-06
申请人: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需求响应贡献度与电网安全的光伏消纳方法及装置,属于能源规划领域。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弃光现象严重和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首先,建立含碳捕集设备和电转气设备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引入需求响应贡献度的概念,构建综合需求响应模型;然后,采用非线性惯性权重、异步学习因子和Circle混沌映射策略改进粒子群算法;最后,以弃光惩罚和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考虑机组出力约束、爬坡约束和系统的功率平衡约束等,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得出综合能源系统下的机组出力情况。本发明能够保障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85034.1
申请日:2023-12-22
申请人: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00 , H02J3/4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系统接入情况下的交直流智能配电网相关参数及数据,搭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基于所述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构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数学模型;基于实际需求,以变电站有功出力最小、网络损耗最小、弃风弃光惩罚最小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由所述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数学模型和所述目标函数构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搭建交直流智能配电网拓扑模型,并结合实际需求构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可适用于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装置接入情况下的交直流智能配电网场景,具有较强的可嵌入性,并可拓展到大规模配电网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510466.5
申请日:2023-05-08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N3/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储能的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方法,包括:1、获取虚拟储能系统可调有功、无功功率范围,建立虚拟储能出力的数学模型;2、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上层模型,确定上层目标函数,获取上层控制模型约束;3、构建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下层模型,确定下层目标函数,获取下层控制模型约束;4、采用NSGA‑II算法和引入人工蜂群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迭代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博弈,以迭代更新的方式实现上下层决策变量的传递,得到配电网多层协同控制模型的Nash均衡解。本发明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参与下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问题,并提高分布式资源消纳能力,从而保障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