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01221.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聚酯缆系泊参数优化方法,设置适应度函数以及聚酯缆系泊系统参数的取值范围;设置随机初始化种群,计算种群中每个个体的初始适应度值;采用莱维飞行对种群位置更新,并扩展适应度函数范围;从帕累托最优解集中选择对应适应度值最小的一组参数,得到最优的聚酯缆系泊优化设计方案;将优化参数与原有的聚酯缆参数进行静动力分析对比,进一步验证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23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084064.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水系泊聚酯缆倒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吊机将聚酯缆滚筒吊装至滚筒驱动装置并进行组对与装配;S2、使用甲板辅助绞车将聚酯缆从聚酯缆滚筒上牵出,通过导向装置后放置在作业船的后甲板;S3、通过安装链分别连接所述聚酯缆与安装绞车的钢丝绳;S4、操作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与所述安装绞车,将所述聚酯缆从所述聚酯缆滚筒转移至所述安装绞车的滚筒上。本发明深水系泊聚酯缆倒缆方法,可实现系泊聚酯缆在安装船安全高效地倒缆作业,为系泊聚酯缆后续的海上安装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7542.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尺寸锚桩水下安装方法,包括:S1:运输驳船装载锚桩航行至作业海域;S2:运输驳船靠泊作业船,作业船吊机采用水平吊装的方式进行锚桩的起吊作业;S3:下放作业船吊机,将锚桩重量从作业船吊机逐步传递到作业船的锚桩悬挂平台,进行锚桩的水下翻桩作业;S4:作业船吊机连接锚桩悬挂平台上的锚桩悬挂索具;S5:作业船吊机起吊锚桩,将锚桩重量由锚桩悬挂平台传递转移至作业船吊机,将锚桩垂直吊装下放至预定水深;S6:ROV在水下调整锚桩艏向,进行锚桩的插桩作业;S7:锚桩依靠自身重量进行自行沉降。其可实现由常规DP作业船替代大型起重船完成大尺寸锚桩的吊装下放与插桩作业,可极大地降低海上施工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8302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84064.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水系泊聚酯缆倒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吊机将聚酯缆滚筒吊装至滚筒驱动装置并进行组对与装配;S2、使用甲板辅助绞车将聚酯缆从聚酯缆滚筒上牵出,通过导向装置后放置在作业船的后甲板;S3、通过安装链分别连接所述聚酯缆与安装绞车的钢丝绳;S4、操作所述滚筒驱动装置与所述安装绞车,将所述聚酯缆从所述聚酯缆滚筒转移至所述安装绞车的滚筒上。本发明深水系泊聚酯缆倒缆方法,可实现系泊聚酯缆在安装船安全高效地倒缆作业,为系泊聚酯缆后续的海上安装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07897.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Q1/52 , H01Q1/34 , H05K9/00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7/61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平台日常生产过程中双北斗抗干扰装置。所述双北斗抗干扰装置包括电磁屏蔽叶片、旋转钢条和基座;旋转钢条固定于基座上;旋转钢条上设置三个相同的电磁屏蔽叶片;基座能够旋转从而带动电磁屏蔽叶片旋转;电磁屏蔽叶片包括轻质钢板和涂敷于轻质钢板的两个表面上的漆膜层;漆膜层的厚度不小于25um,优选25~28um。本发明提供的双北斗抗干扰装置,对海上石油平台作业环境下其他电磁辐射干扰也具有一定屏蔽作用,电磁干扰性能优越;通过调整旋转钢条长度及底座尺寸,可以满足不同作业平台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63342.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远海的防污防附着高强聚酯缆绳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船舶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聚酯缆绳包括聚酯绳体终端眼环,聚酯绳体包括内芯、防沙带和编织外套,内芯由多条12股子绳依次排列而成,防沙带缠绕在内芯外且位于内芯和编织外套之间,编织外套由多条多股股条编织而成;编织外套上涂覆有由碳纳米管与氯醚树脂防污剂混合制成的防污防附涂层。本发明的内芯由多条12股子绳依次排列而成,编织外套由多条多股股条编织而成,具有非常好的耐化学腐蚀、耐磨损性能。在内芯外缠绕防沙带,能有效地阻挡超过5微米的土壤颗粒。防污防附涂层能够提高涂层与纤维的结合度,改善缆绳柔韧性,提高缆绳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15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36754.6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工程动力定位实验的可升降全回转推进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部设有可拆卸式螺旋桨;螺旋桨推进机构,设置在所述船体上,且所述螺旋桨推进机构与可拆卸式螺旋桨相连接;全回转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可拆卸式螺旋桨的回转角度;可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可拆卸式螺旋桨的上升或下降;密封机构,密封连接在船体与所述螺旋桨推进机构之间的间隙中。本发明使可拆卸式螺旋桨实现了可升降、全回转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实验中全回转推进器的吃水要求,从而增强了本发明的通用性、提高了模拟精确度。并且,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80241.6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潜式平台阴极保护及监测系统。本发明包括被保护半潜式平台主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所述被保护半潜式平台主体固定连接牺牲阳极装置,所述牺牲阳极装置与电线焊接后与数控开关与电流采集器相连,所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可拆卸地连接在被保护半潜式平台主体上,其包括复合缆,所述复合缆上布置辅助阳极、参比电极、电位监测系统。本发明通过数字控制开关实现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有效控制,同时稳定监测其输出电流数据;能够通过复合电缆实现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能够应用于半潜式平台的延寿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8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63334.7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
IPC: D06M15/248 , D06M15/347 , D06M11/74 , D07B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碳纳米管防污涂层的缆绳及其防污涂层的制备方法,涉及船舶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绳体和保护外套,保护外套呈网状结构包裹在绳体外,保护外套表面及绳体裸露部分涂覆有防污涂层,防污涂层为碳纳米管复合涂层,防污涂层连接保护外套和绳体。防污涂层包括KH550、消泡剂、二甲苯、碳纳米管、氯醚树脂以及防污剂,其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具体如下:KH550为1%、消泡剂为1%、二甲苯为80%、碳纳米管为3%~7%、氯醚树脂为8%~12%、防污剂为3%。本发明通过在防污剂中掺入碳纳米管,有效提高防污涂层与缆绳纤维的结合度,改善缆绳柔韧性,提高缆绳的防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21380.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焊接结构件疲劳裂纹扩展应变表征关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对单边缺口试样进行处理,制备金相面和散斑面;步骤2,将步骤1中处理后的试样通过夹块固定在电液伺服疲劳机,设定疲劳试验参数后,采用标定板对试样进行标定;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金相面,采用工业相机拍摄散斑面;步骤3,开始疲劳试验,当裂纹扩展时,暂停疲劳试验机,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裂纹扩展过程并测量裂纹长度;采用工业相机拍摄散斑面,并获得试样应变场及最大应变,记录疲劳循环次数;步骤4,重新开始疲劳试验,反复重复步骤3,直至裂纹长度为预设长度时结束实验,计算试样应变场及最大应变值,生成循环次数‑最大应变‑裂纹长度关联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