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辅助道板

    公开(公告)号:CN10216918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06771.8

    申请日:2011-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辅助道板,包括:辅助道采集板插接在CPCI背板上,辅助道采集板接收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并进行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数字滤波后组成数据帧发送给CPCI背板,并在CPCI背板发送来的指令下进行动作;CPCI背板在辅助道采集板与辅助道传输板之间进行数据交互;辅助道传输板插接在CPCI背板上,辅助道传输板将CPCI背板发送来的数据帧进行组拼后发送给室内系统,并将室内系统指令转发给CPCI背板。本发明可与多种系统对接,通讯方式灵活可靠,稳定性高,且数据采集精度高、数据传输量大,可采集辅助道可进行级联,满足多种作业需求。

    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高速数据传输板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9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22500.4

    申请日:200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高速数据传输板,其中,数据接口模块连接上下级传输板,用于接收和均衡来自后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并将均衡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或者将上行数据的发送电压预加重;串并转换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来自后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将并行上行数据发送给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将发往上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串行上行数据发送给数据接口模块;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和串并转换模块相连接,用于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并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本发明能够增大地震数据的采集量,增强长电缆高密度地震采集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与稳定性。

    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高速数据传输板

    公开(公告)号:CN101382597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810222500.4

    申请日:200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高速数据传输板,其中,数据接口模块连接上下级传输板,用于接收和均衡来自后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并将均衡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或者将上行数据的发送电压预加重;串并转换模块和数据接口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来自后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将并行上行数据发送给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或者将发往上级传输板的上行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串行上行数据发送给数据接口模块;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和串并转换模块相连接,用于对上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并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本发明能够增大地震数据的采集量,增强长电缆高密度地震采集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种电缆缠绕实验设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2866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741494.4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缠绕实验设备。包括第一绞车和第二绞车,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绞车上,用于随所述第一绞车的转动将所述电缆缠绕在所述第一绞车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绞车上,用于随所述第二绞车的转动将所述电缆缠绕在所述第二绞车上。本发明实验设备很好的模拟了海上这一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可以模拟电缆多次在绞车上收放,从而可以对电缆的骨架及内部线缆的抗拉力、压力等进行测试,并对电缆的整体疲劳进行测试,有利于对电缆整体的设计进行评估,指导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工艺。

    一种电缆缠绕实验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1286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1494.4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缠绕实验设备。包括第一绞车和第二绞车,所述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绞车上,用于随所述第一绞车的转动将所述电缆缠绕在所述第一绞车上;所述电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绞车上,用于随所述第二绞车的转动将所述电缆缠绕在所述第二绞车上。本发明实验设备很好的模拟了海上这一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可以模拟电缆多次在绞车上收放,从而可以对电缆的骨架及内部线缆的抗拉力、压力等进行测试,并对电缆的整体疲劳进行测试,有利于对电缆整体的设计进行评估,指导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工艺。

    立管、护管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256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85004.0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一种立管、护管的安装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设置好气囊的安装位置;二:在立管或护管上绑扎好气囊后,将立管或护管放置下水托管架上,并运输到平台附近;三:给气囊充气;四:在管上布置牵引钢缆;五:解除其装船固定;同时,将管从下水托管架上滑移下水;第六步:收紧牵引钢缆,七:当管被拽拖到指定位置,释放管线下端气囊中的气体,并解除回收;八:当管端部提到平台带栏走道附近时,释放安装在管线上端气囊中的气体,并解除回收;九:使管靠近立管卡子位置;十:使管精确就位,再紧固立管卡子,完成管的安装。本发明借助气囊提供的助浮力,将立管、护管漂浮于海面之上,并用绞车、手拉葫芦等安装就位;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

    立管、护管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2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85004.0

    申请日:2016-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5 F16L1/235

    Abstract: 一种立管、护管的安装方法,采用以下步骤:一:设置好气囊的安装位置;二:在立管或护管上绑扎好气囊后,将立管或护管放置下水托管架上,并运输到平台附近;三:给气囊充气;四:在管上布置牵引钢缆;五:解除其装船固定;同时,将管从下水托管架上滑移下水;第六步:收紧牵引钢缆,七:当管被拽拖到指定位置,释放管线下端气囊中的气体,并解除回收;八:当管端部提到平台带栏走道附近时,释放安装在管线上端气囊中的气体,并解除回收;九:使管靠近立管卡子位置;十:使管精确就位,再紧固立管卡子,完成管的安装。本发明借助气囊提供的助浮力,将立管、护管漂浮于海面之上,并用绞车、手拉葫芦等安装就位;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