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7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058168.7
申请日:2023-01-16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烃数值模拟的II型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地震资料构建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此建立模拟网格;其次利用地震相干或者振幅等属性分析,确立盆地地层岩性和断层、裂隙的精细分布,结合区域测井、岩心等地质资料,确立沉积物岩性、物性等参数,基于断层活动性及砂体展布特性,构建精细地质模型;之后利用区域地层温度和热流数据构建地层温度模型,结合TOC、氢指数和生烃动力学模型构建生烃模型;并通过构建II型水合物相平衡模型,计算II型水合物饱和度;本方案不依赖钻探测井数据,通过地震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等即可实现对区域流体运移、有利砂体等沉积、断层及裂隙等构造对水合物富集的影响机制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1564.4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弹性参数概率分布的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识别方法,在测井解释岩相的弹性参数交会图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概率密度分布的概念,创建岩相概率密度函数;并将该岩相概率密度函数引入到叠前反演获得的弹性参数的解释过程中,获得每个空间数据点的每个岩相的概率,对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进行定量估计,实现对水合物层、高饱和游离气层、低饱和游离气层以及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风险的定量分析。本方案利用岩相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开展岩相概率估计,进行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识别,能够客观合理的解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合物和游离气储层在空间分布,为后续的水合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331564.4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弹性参数概率分布的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识别方法,在测井解释岩相的弹性参数交会图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概率密度分布的概念,创建岩相概率密度函数;并将该岩相概率密度函数引入到叠前反演获得的弹性参数的解释过程中,获得每个空间数据点的每个岩相的概率,对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进行定量估计,实现对水合物层、高饱和游离气层、低饱和游离气层以及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风险的定量分析。本方案利用岩相和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开展岩相概率估计,进行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识别,能够客观合理的解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合物和游离气储层在空间分布,为后续的水合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58168.7
申请日:2023-01-16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烃数值模拟的II型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地震资料构建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并基于此建立模拟网格;其次利用地震相干或者振幅等属性分析,确立盆地地层岩性和断层、裂隙的精细分布,结合区域测井、岩心等地质资料,确立沉积物岩性、物性等参数,基于断层活动性及砂体展布特性,构建精细地质模型;之后利用区域地层温度和热流数据构建地层温度模型,结合TOC、氢指数和生烃动力学模型构建生烃模型;并通过构建II型水合物相平衡模型,计算II型水合物饱和度;本方案不依赖钻探测井数据,通过地震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等即可实现对区域流体运移、有利砂体等沉积、断层及裂隙等构造对水合物富集的影响机制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8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99674.X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水合物沉积物固结静探贯入模拟装置及方法,其属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包括反应釜子系统、上支撑部、固结子系统和静力触探子系统,反应釜子系统用于合成含水合物沉积物,固结子系统用于对含水合物沉积物施加竖向固结压力,静力触探子系统用于静力贯入含水合物沉积物获得力学参数。含水合物沉积物固结静探贯入模拟方法采用上述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固结静探贯入模拟装置。通过固结子系统对含水合物沉积物施加竖向压力,以模拟生成海洋中不同深度处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工况,能够施加近似海底的水合物储层应力水平,并开展工程静力触探模拟试验,从而为不同储层条件下水合物沉积物工程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1401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769644.1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水合物沉积物固结静探贯入模拟装置,其属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包括反应釜子系统、上支撑部、固结子系统和静力触探子系统,所述釜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出气口,上支撑部与所述端盖连接,固结子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连接的固结平台和与所述固结平台连接的加压板,静力触探子系统包括第二动力机构、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连接的贯入平台、与所述贯入平台连接的探杆和与所述探杆连接的探头。通过固结子系统对含水合物沉积物施加竖向固结压力,为不同储层条件下水合物沉积物工程参数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测量结果更准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2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937576.5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低场核磁系统测量水合物沉积物宏微观力学特性的实验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反应釜、核磁共振测试系统、样品存储系统、围压控制模块、轴压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孔压控制模块,所述反应釜内设有轴向加载活塞,还包括样品制备模块及样品转移模块。本发明通过将高效制样、样品转移、三轴剪切和低场核磁测试一体化研究,既能获取水合物储层的力学数据和孔隙尺度行为特征,剖析微观变形破坏机理,又能高效利用低场核磁测试平台的工作空间,提高实验效率,为高效跨尺度表征水合物储层的力学行为提供基础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14021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039350.4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尤其是一种强化微波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反应釜放置在恒温控制系统内,反应釜内设有人造岩心,反应釜包括反应釜釜体和反应釜顶盖,反应釜顶盖上设有微波入口和流体进出口,微波入口与微波发生系统连接,流体进出口通过六通阀Ⅰ分别与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系统、压裂液注入‑返排系统、天然气产出系统连接,人造岩心上钻有两个竖直孔道,两竖直孔道分别与反应釜顶盖上的微波入口、流体进出口相对应。其能够模拟磁性纳米流体压裂和压裂后微波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全过程,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压裂裂缝的展布规律和磁性金属纳米颗粒的运移、分布规律,分析磁性纳米颗粒辅助微波加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1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8359.5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纳米力学性质测试方法,首先构建纯氮气干燥环境与局部液氮超低温实验条件,保持手套箱内部处于微正压状态,且铣刀和定位台的温度一致;然后在干燥氮气环境下转移和安装水合物样品,驱动铣刀对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表面切割,形成一个相对平整的表面;然后进行纳米压痕参数可靠性测试、改变压入载荷值和压入点位的压入测试、温度敏感性测试并对压痕形态观测,依赖能够完全放置在超低温环境下的纳米压痕仪实现可在超低温、干燥环境下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压入测试,填补水合物纳米机械性能测试存在的技术空白,满足天然气水合物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质测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970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8065.5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的海洋碳泄露点数量的评估方法,属于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和海洋地质研究领域,结合已有勘探中发现的碳泄漏点,首先依据碳泄漏点泄碳规模对发现的碳泄漏点进行分类,然后对各类碳泄漏点进行空间分布分析,最后结合基于Ripley’s K函数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的计算方法,计算勘探区域内不同类别碳泄漏点的整体数量,进而可以实现评估沉积物碳泄漏过程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本方案适用于全球海洋区域关于碳泄漏点的勘探调查工作,对于计算区域或全球海洋碳泄漏过程对海洋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海底碳泄漏过程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