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海洋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072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759402.X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从黄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分类命名为海洋拟双孢藻Amphikrikos marinus,于 2014年10月 22日 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9814。所述拟双孢藻的采集方法为浮游植物脱网;分离方法采用微吸管吸取、逐级稀释分离及平板涂布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其他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藻种相比,本发明的海洋拟双孢藻具有很高的油脂含量及生长速率,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

    一种多向湍流、高效混合新型跑道池微藻培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183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18072.2

    申请日:2015-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湍流、高效混合新型跑道池微藻培养系统,包括跑道池,跑道池内设置湍流补碳装置、利用微气泡反冲的藻细胞采收装置、挡流装置、双桨轮、桨轮下方设有凹槽结构。该系统与藻细胞沉淀池、消毒池、营养盐调配池相连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加速跑道池内水体循环,提高液面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换频率。(2)能够实时、有效的实现对藻细胞的初步浓缩,提高离心效率。(3)能够防止散布的二氧化碳逃逸,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更加迅速的调节藻液pH。(4)能够有效促进藻液上下层之间的对流。(5)能够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

    一种微藻跑道池的湍流补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62457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18066.7

    申请日:2015-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C12M23/22 C12M27/20 C12M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跑道池的湍流补碳装置,包括透明封闭罩和底板,透明封闭罩位于底板上方,透明封闭罩内壁和底板上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水流阻挡板,水流阻挡板和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位于底板上并且在水流阻挡板的前面,所述的透明封闭罩中垂直水流方向的前面开口,透明封闭罩两侧、后面和顶部设有封闭板。本发明与现有的跑道池曝气技术相比,能够在内部引起多处湍流、增加藻细胞与气泡的有效接触几率,有效促进二氧化碳溶解,促进藻液上下层的对流、提高单位水体接收到的有效光能总量且有效避免了表层细胞受到光损伤;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微藻培养的产率。

    一株海洋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072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59402.X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C12R1/89 C12N1/12 C12P7/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从黄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分类命名为海洋拟双孢藻Amphikrikos marinus,于2014年10月22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9814。所述拟双孢藻的采集方法为浮游植物脱网;分离方法采用微吸管吸取、逐级稀释分离及平板涂布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其他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藻种相比,本发明的海洋拟双孢藻具有很高的油脂含量及生长速率,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

    一种多向湍流、混合的跑道池微藻培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18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510418072.2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湍流、混合跑道池微藻培养系统,包括跑道池,跑道池内设置湍流补碳装置、利用微气泡反冲的藻细胞采收装置、挡流装置、双桨轮、桨轮下方设有凹槽结构。该系统与藻细胞沉淀池、消毒池、营养盐调配池相连通。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加速跑道池内水体循环,提高液面与大气之间的空气交换频率。(2)能够实时、有效的实现对藻细胞的初步浓缩,提高离心效率。(3)能够防止散布的二氧化碳逃逸,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更加迅速的调节藻液pH。(4)能够有效促进藻液上下层之间的对流。(5)能够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

    一株拟端泥生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153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759383.0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拟端泥生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藻种从渤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分类命名为拟端泥生藻Luticola sp,于 2014年10月22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9816。培养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海水F/2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微藻,初始接种密度为1×105 个·mL‑1,置于光暗比为 14h∶10h,光照强度为 1100lux,温度为 25℃,相对湿度为 70%~80%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2周,离心拟端泥生藻藻液。收获拟端泥生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其他作为材料相比,快速分裂,形成biofilms结构,能够有效净化水质;同时,在其18S rDNA中存在的独特的内含子存在/缺失的多态性,是目前已知所有物种中都不具备的。

    一株微小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836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758297.8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微小拟双孢藻及其应用和培养方法,从黄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分类命名为微小拟双孢藻Amphikrikos minutum,于2014年10月22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 9815。所述拟双孢藻的采集方法为浮游植物脱网;分离方法采用微吸管吸取、逐级稀释分离及平板涂布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其他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藻种相比,本发明的微小拟双孢藻具有很高的油脂含量及生长速率,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

    一种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采收藻细胞的跑道池微藻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0208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18103.4

    申请日:2015-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7/02 C12M23/02 C12M29/06 C12M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采收藻细胞的跑道池微藻养殖系统,包括跑道池,跑道池内设湍流补碳装置、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收集跑道池藻细胞的装置、挡流装置、双桨轮及下设的凹槽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加速跑道池内水体循环,提高液面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频率。(2)能够实时、有效的实现对藻细胞的初步浓缩,提高离心效率,减少离心能耗,降低收获成本。(3)能够防止散布的二氧化碳逃逸,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更加迅速的调节藻液pH。(4)能够有效促进藻液上下层之间的交换,既能防止表层的藻细胞受到光损伤,亦可增加单位水体的藻细胞接收到的有效光能总量。(5)本跑道池能够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极少量废水可通过管路引至消毒池与营养盐调配池进行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

    一种利用微气泡反冲浓缩跑道池微藻细胞的采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6245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18067.1

    申请日:2015-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3/18 C12M29/06 C12M4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气泡反冲浓缩跑道池微藻细胞的采收装置,包括曝气网、侧面阻拦网、正面阻拦网和收集管;曝气网前端面向水流方向,置于跑道池底部,其后端与正面阻拦网下部连接;曝气网的两个侧面连接侧面阻拦网,侧面阻拦网与曝气网形成藻液入口,收集管设置在正面阻拦网上端,收集管与跑道池的收集孔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与现有的藻细胞初步浓缩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有效、实时的实现了藻细胞的初步浓缩,整个环节耗时很少,不会引起细菌滋生、生物量损失等问题。(2)本发明不会产生能耗,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拆卸。(3)本发明成本低廉,易制造,效率高,有助于降低微藻规模化培养的生产成本。

    一种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采收藻细胞的跑道池微藻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020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418103.4

    申请日:2015-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采收藻细胞的跑道池微藻养殖系统,包括跑道池,跑道池内设湍流补碳装置、利用微气泡持续气浮收集跑道池藻细胞的装置、挡流装置、双桨轮及下设的凹槽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加速跑道池内水体循环,提高液面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频率。(2)能够实时、有效的实现对藻细胞的初步浓缩,提高离心效率,减少离心能耗,降低收获成本。(3)能够防止散布的二氧化碳逃逸,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更加迅速的调节藻液pH。(4)能够有效促进藻液上下层之间的交换,既能防止表层的藻细胞受到光损伤,亦可增加单位水体的藻细胞接收到的有效光能总量。(5)本跑道池能够实现微藻的连续培养,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极少量废水可通过管路引至消毒池与营养盐调配池进行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