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7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10720.6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玉勋 , 丁亚州 , 李季 , 董世达 , 赵东平 , 李建军 , 姜红斌 , 罗红霞 , 鲁全忠 , 曾启昌 , 姜鹏 , 段鹏刚 , 赵启邦 , 弥祖康 , 白永洁 , 南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紧急救援站,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内设置有路段平台,所述路段平台底面和隧道本体之间围成疏散路段平台上施工人员的疏散区;所述路段平台顶面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相邻之间围成供车辆行驶的行驶区,所述支撑机构相离侧和隧道本体之间围成疏离施工人员的隔离区,所述隔离区和疏散区相通;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多个连通隔离区和行驶区的密封隔离机构。通过密封隔离机构的设置,便于行驶区内的施工人员通过密封隔离机构进入至隔离区内,进入至隔离区内后能将密封隔离机构处密封,避免火势蔓延至隔离区内,以供施工人员能安全的在隔离区内,避免被火势的蔓延波及,提升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64065.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围岩段隧道仰拱裂缝地基加固用注浆机,包括:注浆机主体、立杆、调节块和料桶,所述注浆机主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增压件,所述增压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立杆的内端开设有长槽,所述立杆的内端开设有圆槽,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矩形脚,所述矩形脚的内端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下端转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加固齿,所述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扶把,该复杂围岩段隧道仰拱裂缝地基加固用注浆机,便于移动的同时,实现稳固停靠,使用灵活方便,设置有水泥腔和清水室,便于直接快速的将清水加入到注浆管道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洗,避免水泥浆凝结,清理直接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81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7772.0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用锁脚锚管连接件加工设备,隧道锁脚锚管连接件加工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加工槽,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顶动千斤顶,顶动千斤顶的输出端设有顶动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调节机构,加工机构安装在安装板上且位于主体的内部,加工机构位于顶动机构的正上方与顶动机构对齐。通过将钢筋原材料切割成合适长度后放在加工槽处,利用顶动千斤顶提供压力,通过挤压钢板向上推动钢筋,利用两组成型钢板内侧的成型卡槽对钢筋产生挤压力,配合能够转动的旋转块使得钢筋沿着成型卡槽向上运动并被挤压成型,使得钢筋成型为合适尺寸大小的连接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49852.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墩柱混凝土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涉及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包括支架和养护套,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架上套有养护套,所述把手穿过养护套上端设置的预留孔;所述养护套内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环形管通过连接管连接管接口,所述管接头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管道连接水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方便,避免了人工浇水以及包膜、撕膜的繁琐过程,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可反复使用,还能折叠存放,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49851.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盖梁骨架及模板整体吊装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编制盖梁骨架;组装盖梁模具并进行固定;将盖梁骨架装入盖梁模具中;在桥梁墩柱上搭建支撑装置;清理墩柱上端边角;将盖梁骨架和模具整体固定进行吊装;吊装完成后将模具固定在支撑装置上,并将盖梁骨架绑扎固定;检查整个模具以及骨架的固定,再进行盖梁的浇筑;将整个模具进行脱模,但不拆卸,通过吊装工具将整个模具吊下,在地面进行拆卸模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施工方法简单,整体吊装拆卸既能节省盖梁施工的时间,还能有效避免高处组装拆卸带来的风险,方便了盖梁的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4061.4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地区小净距隧道用锁脚锚管施工导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框架,且所述框架的顶端一侧焊接连接有钢管,所述框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座,且所述缓冲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导向块;利用设置的钢管、缓冲座、阻尼器和弹簧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在施工中将锁脚锚管插入钢管中,用于控制施工角度,而导向架与钢拱架连接处通过设置的阻尼器、缓冲座和弹簧的设置构成缓冲结构,增加了导向架使用寿命,结合多个零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成功解决了锁脚锚管施作角度质量控制的问题,约束了因围岩变形导致钢拱架发生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50297.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隧道施工管理系统,涉及隧道施工管理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应急管理系统;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摄像模块、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人员管理系统包括定位模块、门禁系统、传输模块、RFID阅读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温湿度监测模块、扬尘噪声监测模块、氧含量监测模块、传输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应急管理系统包括振动监测模块,次声波传感器模块、传输模块、分析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综合了隧道施工的管理,通过整个综合系统管理隧道施工,不仅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系数,还解决了管理分散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0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230663.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控制露天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底座、蓄水箱、进水管和水泵本体,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左端安装有进水管,并且蓄水箱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本体,还包括:吸水管,其安装在所述水泵本体的进口处,所述水泵本体的出口处安装有总排水管。该云端控制露天混凝土养护装置,设置有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且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均与立柱为轴承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盘和第一喷水管相互连通,第二连接盘和第二喷水管相互连通,这样在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旋转时,会带动第一喷水管和和第二喷水管进行不同方向的摆动,从而实现对洒水范围的调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养护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36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62393.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装置,包括监测仪器本体、衬砌台车本体、转动盘以及防护板;所述监测仪器本体的内部伸入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伸入到监测仪器本体内部位置的一端键连接在转动盘的内侧,所述驱动杆的外侧位置键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的内侧位置,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在两组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位置。该监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装置,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的旋转通过固定轴在转动杆的内部进行来回移动,导致转动杆将会带动摆动齿轮在监测仪器本体的内部进行来回的摆动,可通过摆动齿轮与衔接齿条之间的啮合连接来导致检测头在导向杆的外侧进行来回的移动,可使得的监测仪器本体检测的范围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60893.1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组式升降卸料作业的智能一体化梁场,包括梁场加工装置,其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底座,且所述梁场加工装置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套筒;还包括:放置板,其右侧安装有所述限位卡板,且所述放置板左侧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通过固定板上开设的凹槽与固定板构成滑动连接。该模组式升降卸料作业的智能一体化梁场,通过将卸料装置设置为升降结构,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智能自动将混凝土板抬举至一定的高度,此时便不再需要人工抬举,且在需要运输至下一工序装置内时可实现对混凝土板进行推动至装置内部,可有效的减少人工的参与,更加方便快捷且可减少使用成本,并且不需要专业人工进行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