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夹具式防坠卸杆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0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94664.3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一种电磁夹具式防坠卸杆器,其包括上部分的雄具和下部分的雌具;雄具由左右两块电磁铁组成为中空的圆锥柱结构,由穿销和弹簧连接成一个整体,内部中空部分为圆柱体形,雄具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绝缘材料,雄具的外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一凸榫;雌具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中空部分的上部分呈倒锥柱状、下部分呈圆柱状,圆柱体外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凸榫,第二凸榫上设置有稳固螺栓孔,倒锥柱状中空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道与雄具两侧的第一凸榫相匹配的凹槽,雌具通过稳固螺栓安装在钻机的机头上。使用时,雄具和雌具紧密咬合后,能够防止钻杆坠落,钻机反转时又可达到拆卸的目的,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功效。

    一种多联输浆和冲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0539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2415826.2

    申请日:2021-10-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输浆和冲洗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并联设置的输浆装置和冲洗装置;输浆装置包括浆液储箱,与浆液储箱联通的送浆泵,送浆泵出口端与分浆装置连通,分浆装置平行并联设置多组分浆出口,各出口设置分浆电磁阀与各灌浆管路联通;冲洗装置包括水箱,与水箱联通的水泵,水泵出口端与分水装置连通,分水装置平行并联设置多组分水出口,各出口均设置分水电磁阀后与接近分浆电磁阀出口端的各灌浆管路联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多部位定点定量输浆和冲洗,实现自动输浆和冲洗;避免了原来靠人工来回切换输浆管路,人为造成的失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灌浆技术水平,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

    一种适用于超大孔径的灌浆塞

    公开(公告)号:CN213740883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1894543.X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超大孔径的灌浆塞,属于水利、水电、勘探等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注浆管和灌浆管体,注浆管穿过灌浆管体,其关键技术在于灌浆管体包括固定端和滑动头,固定端和滑动头之间安装高压弹性管,固定端上端是管头,在灌浆管体内、注浆管旁设置充压管。所述高压弹性管采用高压橡胶管。一种超大孔径的灌浆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在固定端和滑动头之间安装高压弹性管,通过胶囊在气压或水压的作用下膨胀,借助膨胀压力和摩擦力实现栓塞作用,可提供4MPa以上的卡塞压力和承受3MPa以上的压水压力,解决了在超大孔径钻孔压水施工中,往往不能施加较大压力的难题。

    一种电磁夹具式防坠卸杆器

    公开(公告)号:CN21684150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221814.8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一种电磁夹具式防坠卸杆器,其包括上部分的雄具和下部分的雌具;雄具由左右两块电磁铁组成为中空的圆锥柱结构,由穿销和弹簧连接成一个整体,内部中空部分为圆柱体形,雄具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绝缘材料,雄具的外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一凸榫;雌具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中空部分的上部分呈倒锥柱状、下部分呈圆柱状,圆柱体外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一组第二凸榫,第二凸榫上设置有稳固螺栓孔,倒锥柱状中空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道与雄具两侧的第一凸榫相匹配的凹槽,雌具通过稳固螺栓安装在钻机的机头上。使用时,雄具和雌具紧密咬合后,能够防止钻杆坠落,钻机反转时又可达到拆卸的目的,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功效。

    一种大坝U型锚索套管的通孔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13497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899400.1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一种大坝U型锚索套管的通孔检查装置,该通孔检查装置包括通孔器、圆环、“U”型卡、钢丝绳;通孔器的外径小于套管、略大于隔离架的外径,通孔器中部为圆柱体,前后两端为圆锥体;通孔器前后两端上的圆锥体顶尖分别与相对应的圆环之间固定连接;钢丝绳配置2根,在套管内埋入一根钢丝绳,用“U”型卡连接通孔器,“U”型卡卡在钢丝绳与圆环之间;通孔器的另外一端,同样用“U”型卡连接另一根钢丝绳。该通孔检查装置可及时、随时效验套管畅通性,及时反映管道畅通性是否满足要求,同时便于取出掉入套管内的异物,有效降低套管内掉入异物后的处理难度,降低事故处理成本及工期,有效预防套管堵塞,并且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且不易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