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821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056414.X
申请日:2017-01-25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郑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水域水质净化方法和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底的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能够旋转的竖直转轴,所述的竖直转轴上设有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上设置至少两个过滤器。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过滤器运动对小型水域净化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方法可以有选择的对水域的一部分水体进行净化,而不是对水域中所有的水体进行净化。这对于一些小型水域特别有益,如一些景观水域,只需要水面及水面附近的水体进行净化,而无需对接近水底的水体进行净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净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582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56414.X
申请日:2017-01-25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郑州市第一中学
CPC分类号: B01D36/02 , C02F1/001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2103/007 , C02F2103/42 , C02F2201/007 , C02F2201/008 , C02F2201/009 , C02F2301/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水域水质净化方法和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底的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能够旋转的竖直转轴,所述的竖直转轴上设有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上设置至少两个过滤器。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使用过滤器运动对小型水域净化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方法可以有选择的对水域的一部分水体进行净化,而不是对水域中所有的水体进行净化。这对于一些小型水域特别有益,如一些景观水域,只需要水面及水面附近的水体进行净化,而无需对接近水底的水体进行净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净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6454374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097154.6
申请日:2017-01-25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郑州市第一中学
IPC分类号: B01D36/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水域水质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底的基座,所述的基座上设有能够旋转的竖直转轴,所述的竖直转轴上设有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上设置至少两个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过滤器运动对小型水域净化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有选择的对水域的一部分水体进行净化,而不是对水域中所有的水体进行净化。这对于一些小型水域特别有益,如一些景观水域,只需要水面及水面附近的水体进行净化,而无需对接近水底的水体进行净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净化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84879.2
申请日:2024-05-13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433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分类阈值的河流生态基流目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河流分区分类生态基流占比阈值确定;步骤2、断面生态基流目标初始值计算;步骤3、生态基流目标初始值的分区分类阈值修正;步骤4、生态基流目标的现状可达性分析与推荐值确定。本发明所述方法建立了科学的生态基流占比阈值标准体系;充分考虑了河流自然本底条件和现状情况,推荐目标合理可行;考虑了不同区域水文特征,大部分断面制定全年统一目标,必要情况下分段设置基流目标,便于调度保障和管理考核实践;充分利用有资料地区现有水文资料,并给出无资料地区分区分类基流目标推荐结果;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为水资源开发管控和优化调配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401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212518.7
申请日:2023-09-20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2F1/00 , G06F30/28 , G06Q50/06 , E02B1/00 , C02F10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水力停留时间调节库区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水库单元稳态系统箱式模型,通过计算水库单元的入库、出库和其它来水的磷元素通量,得到水库单元对磷元素的净通量;然后计算水库单元对磷元素的滞留率;同时,计算水库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最后建立不同水期的水力停留时间与磷元素滞留率的相关性曲线,以此确定水库单元的水力停留时间调控参考值。本发明能够通过管理水库的运行方式来调节库区及下游河道的磷含量,有助于水库及下游河道的水生态健康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70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710453125.3
申请日:2017-06-15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和方法,所述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包括马氏瓶、升降机、土柱、重力传感器、水分传感器、计数器、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和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实验的自动开始和停止,以及实验数据的自动记录、传输、时时查看,极大减少了实验工作量。所述土壤水分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功能齐全,安装使用方便,可以实现不同溶液浓度、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的水分入渗过程实验,具有自动化、高效率、实时性、经济性、可靠性等优点,对于层状土、均质土均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38472.2
申请日:2023-02-1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企业社会水循环通路形成构建方法,选择典型工业企业,收集整理社会水循环“取水‑用水‑耗水‑排水”各个环节通量的基础数据,分析其演化规律;结合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行与政策要求,分析影响社会水循环通量演化的主要因素;以“市场经济驱动、用水需求牵引、水源与环境约束、供水全成本阻尼、政策制度调控”为基本架构,提出社会水循环通量演化的动力机制,建立社会水循环通路描述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揭示特殊工业企业社会水循环机理并实现特殊工业企业的社会水循环模拟,可更加合理准确的描述特殊企业水循环机理,进而为特定企业工业社会水循环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推进工业社会水循环的微观应用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571069.5
申请日:2020-06-22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水资源管理的水量分配方法,包括:由移动终端收集用水需求信息;由移动终端监听由基站发送的系统信息,其中,移动终端与基站在未许可频谱上进行通信;响应于监听到系统信息,由移动终端确定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资源,其中,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资源是在系统信息中指示的,其中,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资源包括多个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机,其中,多个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机至少包括第一时机、第二时机以及第三时机,其中,第一时机、第二时机以及第三时机占用相同的时间资源,并且第一时机、第二时机以及第三时机占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其中,第一时机与第二时机位于第一子频带内,第三时机位于第二子频带内,第一子频带与第二子频带不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1090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1270360.2
申请日:2019-12-12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坎儿井数值模拟方法,涉及水文水资源技术领域,其将坎儿井段分为暗渠、明渠和漫流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输入对应的坎儿井模拟参数;根据坎儿井模拟参数建立坎儿井概念模型;根据坎儿井概念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矩阵方程对坎儿井与地下水动态关系进行模拟,通过水量平衡方程对收敛的模拟结果水头值进行水均衡检验计算,最终输出所有时段的水均衡误差、坎儿井概念模型中的参数值以及收敛后的水头值,完成坎儿井数值模拟。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坎儿井水流从集水到蓄水全过程的系统性模拟,提供了在农业季节性需水要求下的坎儿井水量分析途径,建立了分析坎儿井农业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之间关系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6097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610751333.7
申请日:2016-08-29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时空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包括: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荷载均衡目标、空间均衡目标和时间均衡目标函数,据行业性质,确定各目标函数的行业权重系数及行业供水保障率的阈值;利用各目标函数建立外层为时间均衡目标函数、内层为空间均衡目标和荷载均衡目标的函数的双层水资源优化模型;利用函数的行业权重系数及行业供水保障率的阈值,采用遗传NSGA‑IIS算法解模型,不断交叉变异进化生成全时段时间均衡目标解,直到收敛得到全局各时段协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解。本发明采用双层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使四种尺度融合与统一,实现面向时空均衡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科学利用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