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27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52767.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库大坝数据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水库大坝数据库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计算河流连通性;将河流连通性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河流连通性与其之间的多项1ogit回归模型;将河流长度和大坝数量输入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该河流区域的水生态流域质量。本发明依据全球水库大坝的数据库资料,计算河流的连通性,然后将河流的连通性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物多样性两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确定河流连通性与两个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最终可以仅通过水库大坝的长度和数量完成水流域生态功能的高效、准确、自动化诊断,方便人们使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127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452767.8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T7/00 , G06V20/05 , G06V40/1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库大坝数据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水库大坝数据库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计算河流连通性;将河流连通性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河流连通性与其之间的多项1ogit回归模型;将河流长度和大坝数量输入所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该河流区域的水生态流域质量。本发明依据全球水库大坝的数据库资料,计算河流的连通性,然后将河流的连通性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物多样性两个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确定河流连通性与两个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最终可以仅通过水库大坝的长度和数量完成水流域生态功能的高效、准确、自动化诊断,方便人们使用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01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9590.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10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特点定义质量指标;基于定义的质量指标,构建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利用构建的质量评估模型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检测,识别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解决了现有地理信息数据检测方法在全面性、自动化、发现隐藏问题、可扩展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42214.1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测量高程精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高程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测量高程精度控制方法包括:优化机载LiDAR的激光发射频率、功率和角度;建立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利用机载LiDAR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地形重建;根据地面控制点和GPS辅助数据,对机载LiDAR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校正;对机载LiDAR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精准度评估。本申请适用于无人机测量高程的精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1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24642.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V20/13 , G06T7/13 , G06T7/136 , G06V10/44 , G06V10/764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水边线提取方法,分为以下四部分:1、水边线背景均衡化:对Sentinel‑2 MSI绿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进行水体指数运算增强水边线水体特征,聚类分析算法分离陆地和水体反射率中重合区域,减少像元间的反射率混淆性。2、局部微分结构的水系增强:利用Frangi滤波对图像做二阶Hessian矩阵,确定水边线最优尺度增强特征。3、多阈值水边线分割:利用多阈值OTSU算法提取水边线结果。4、非线性水体噪声剔除:使用腐蚀膨胀算法将陆地填充,建立滑动窗口遍历图像中所有像元删除噪声信号。本发明在水边线提取中鲁棒性强、精度高,在Sentinel‑2A/B MSI、Modis图像中效果也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53870.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21/359 , G01N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营养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方法,涉及光学遥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张地表反射率图像;根据多张地表反射率图像获取中低营养水体的反射率数据,计算多个分类波段反射比;根据多个分类波段反射比将中低营养水体分类为多种不同水体类型;对多种不同水体类型选择不同反演波段,根据不同的反演波段计算反演波段反射比,根据反演波段反射比建立多项式波段比值反演模型,对多种不同水体类型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本发明基于地表反射率图像,提出了简单的波段比值水体分类算法,对低、中营养水体进行分类,同时建立了不同水体波段比值混合算法,提高叶绿素a反演精度,适用于低、中营养化水体的中小型水库或湖泊。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80369.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地生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地生态监测辅助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履带行走装置;第一支撑杆,竖向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一侧;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对称设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另一侧;支撑板,位于履带行走装置的正上方,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升降装置,能够带动支撑板上升和下降;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和升降装置分别通过控制开关连接蓄电池,这种避免监测人员在湿地行走时陷入淤泥中,帮助监测人员对不同区域湿地的土壤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1795.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V10/6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V10/26 , G06V20/10 , G06N3/0499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扰动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尺度森林扰动检测与扰动归因分析方法,包括:多年森林覆盖合成图获取、利用像素补偿模型进行优化、覆盖合成图生成、基础CCDC算法改进、扰动提取、扰动数据计算、特征数据计算、数据融合、关联数据计算以及目标归因结果确定。本发明通过对多年森林覆盖合成图进行优化和预测,提高了用于分析图像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和可靠性;通过对基础CCDC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扰动提取效果的改善;通过特征数据和关联数据计算,为扰动归因分析提供了直观数据,提高了扰动归因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0130.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用土壤取样设备,包括钻头,钻头的上端固连有筒件,筒件内设置有用以采集土壤的采样组件,还包括:环块、转轴、多个叶板、多个第一封堵件、多个第二封堵件、多个开关组件,环块固连于筒件内的底端且两者的轴线相重合,环块的底部沿径向开设有多个贯穿槽,转轴插设于筒件的中部且两者转动连接,转轴与筒件的轴线相重合,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多个叶板呈弧形设置且均匀的分布于转轴的径向外壁,叶板的下表面与筒件的内底壁相接触,多个叶板均与转轴离心式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后,将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独立的分类收集,不用钻头多次伸探取样,对于土壤取样来说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5497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抽水泵,取样筒体,配重装置,水平隔板,将取样筒体密封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多个透水孔,液位传感器,密封挡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其驱动部件密封穿过第一腔室的侧壁;U型连杆,深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取样筒体的深度数据和第二腔室内的水位数据,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密封挡板使第二腔室停止进水,当停止进水后,控制电磁阀和抽水泵开始抽水;这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大大减少了取样操作次数,避免水样混合,而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