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0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15779.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壤检测用土壤筛选装置,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由车架、取样组件、抬升组件、捶打组件和收集组件组成。车架为矩形结构,底部配备万向轮,两侧设有配重盒。取样组件包括圆杆、取样件和锤板,通过圆杆在车架的圆通孔内滑动,利用锤板下压使两个半圆台结构的取样件合并取样。抬升组件通过抬升套圈、辅助杆、气囊等部件实现取样件的抬升。捶打组件由立柱、滑轨、重锤等组成,通过卷扬机拉动拉绳使重锤沿滑轨下滑,对取样件进行捶打以筛选土壤。最后,收集组件利用第一气缸推动连接弯杆,将收集框及一次性收纳袋移至取样件下方,收集筛选后的土壤,能有效提高土壤取样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1795.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V10/6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V10/26 , G06V20/10 , G06N3/0499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森林扰动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大尺度森林扰动检测与扰动归因分析方法,包括:多年森林覆盖合成图获取、利用像素补偿模型进行优化、覆盖合成图生成、基础CCDC算法改进、扰动提取、扰动数据计算、特征数据计算、数据融合、关联数据计算以及目标归因结果确定。本发明通过对多年森林覆盖合成图进行优化和预测,提高了用于分析图像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和可靠性;通过对基础CCDC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扰动提取效果的改善;通过特征数据和关联数据计算,为扰动归因分析提供了直观数据,提高了扰动归因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0130.6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监测用土壤取样设备,包括钻头,钻头的上端固连有筒件,筒件内设置有用以采集土壤的采样组件,还包括:环块、转轴、多个叶板、多个第一封堵件、多个第二封堵件、多个开关组件,环块固连于筒件内的底端且两者的轴线相重合,环块的底部沿径向开设有多个贯穿槽,转轴插设于筒件的中部且两者转动连接,转轴与筒件的轴线相重合,转轴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多个叶板呈弧形设置且均匀的分布于转轴的径向外壁,叶板的下表面与筒件的内底壁相接触,多个叶板均与转轴离心式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后,将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独立的分类收集,不用钻头多次伸探取样,对于土壤取样来说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5497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抽水泵,取样筒体,配重装置,水平隔板,将取样筒体密封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多个透水孔,液位传感器,密封挡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其驱动部件密封穿过第一腔室的侧壁;U型连杆,深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取样筒体的深度数据和第二腔室内的水位数据,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密封挡板使第二腔室停止进水,当停止进水后,控制电磁阀和抽水泵开始抽水;这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大大减少了取样操作次数,避免水样混合,而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9744.6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校验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无人机的姿态数据,包括俯仰角、横滚角和偏航角,根据姿态数据和预设姿态数据范围进行比对,判断无人机的姿态是否正常,若遇异常则进行姿态校正和报警;获取无人机的位置数据,包括经度、纬度和高度,根据位置数据和预设的安全区域进行比对,判断无人机是否在安全区域内,若遇异常则进行位置校正和报警;检测无人机的关键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电池系统,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若遇异常则进行系统校正和报警,基于传感器数据和飞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无人机的状态和性能,提高校验效率;通过多个步骤对无人机进行校验,确保飞行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48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39574.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F16/29 , G06F16/25 , G06F16/26 , G06V20/13 , G06V20/17 , G06V10/20 , G06V10/30 , G06V10/8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T7/00 , G06T17/05 , G06T7/33 , G06T5/90 , G01C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高精度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包括:对目标区域进行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将处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其他空间数据集成,进行综合分析和挖掘;将分析处理后的高精度空间数据输出为地图、模型,解决了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存在精度不高、更新频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4978.6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取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抽水泵,取样筒体,配重装置,水平隔板,将取样筒体密封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多个透水孔,液位传感器,密封挡板,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其驱动部件密封穿过第一腔室的侧壁;U型连杆,深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取样筒体的深度数据和第二腔室内的水位数据,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密封挡板使第二腔室停止进水,当停止进水后,控制电磁阀和抽水泵开始抽水;这种水质监测深层水体取样装置,大大减少了取样操作次数,避免水样混合,而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201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39590.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F18/10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特点定义质量指标;基于定义的质量指标,构建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利用构建的质量评估模型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检测,识别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解决了现有地理信息数据检测方法在全面性、自动化、发现隐藏问题、可扩展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42214.1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测量高程精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高程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测量高程精度控制方法包括:优化机载LiDAR的激光发射频率、功率和角度;建立高精度的地形模型,利用机载LiDAR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地形重建;根据地面控制点和GPS辅助数据,对机载LiDAR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校正;对机载LiDAR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精准度评估。本申请适用于无人机测量高程的精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91430.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IPC: G06T17/05 , G06F3/048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元地理信息数据展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元地理信息数据;对获取的多元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摄影测量和点云处理;基于数据处理后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3D建模;数据格式转换统一转换为FBX格式;将FBX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沉浸式虚拟现实渲染和映射;可实现厘米级高程精度、厘米级分辨率的DEM,支持虚拟场景再现,通过数据格式统一转换,实现多种类多格式地理信息数据转换,通过数据格式统一转换,转换成3D引擎支持的数据,扩大地理信息收集种类和范围,引入VR虚拟显示展示技术,优化视觉效果,实现身临其境的漫游、多角度的观看、全方位的移动,优化了展示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