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大可信地震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456664.2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大可信地震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重力坝的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施加等效荷载模拟地震波动,以确定重力坝的滑动失稳面;获取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和震后残余滑动量;根据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判断重力坝是否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若是,进入步骤S4,否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判断震后残余滑动量是否超过重力坝排水孔直径的β倍,若是,计算排水孔失效下的缝面扬扬压力,否则计算排水孔正常时的缝面扬压力;根据缝面扬压力和残余摩擦系数,计算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判断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否则重力坝不满足稳定安全要求。

    混凝土坝安全状态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0315.4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安全状态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距离范围,获取大坝周围的断层参数和所述大坝和断层之间的路径;根据所述断层参数和所述路径,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获取不同震级下所述大坝的地震动参数,其中,不同所述震级对应不同地震动参数取值;根据所述大坝的地震动参数,通过有限元模型获取不同震级下所述大坝的地震反应参数,其中,所述地震反应参数为所述大坝受地震影响发生变动的参数;根据所述大坝的地震反应参数和所述大坝的结构类型,获取所述大坝的安全评估参数。在地震后根据相应的可观测地震反应参数所处阈值范围判断大坝安全状态,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快速、精准对大坝震后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一种最大可信地震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56664.2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大可信地震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重力坝的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施加等效荷载模拟地震波动,以确定重力坝的滑动失稳面;获取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和震后残余滑动量;根据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判断重力坝是否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若是,进入步骤S4,否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判断震后残余滑动量是否超过重力坝排水孔直径的β倍,若是,计算排水孔失效下的缝面扬扬压力,否则计算排水孔正常时的缝面扬压力;根据缝面扬压力和残余摩擦系数,计算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判断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否则重力坝不满足稳定安全要求。

    一种抗震安全评价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17667.1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安全评价方法,涉及高拱坝抗震安全评价领域,建立了一种更加符合真实情况、综合考虑坝体损伤破坏和坝肩潜在滑动块体滑动失稳破坏相耦合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基于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试验获取混凝土损伤演化曲线,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将最大可信地震动按一定比例缩放至多个地震动强度水平,开展一系列不同超载系数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更加易于实际工程监测且可以综合表征两种破坏模式相耦合的抗震性能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对残余位移随超载系数变化的拟合曲线,提出了定量划分不同破坏水平的方法,开展和推进了高拱坝‑地基系统抗震安全评价从仅考虑单一破坏模式向综合考虑多重破坏模式相耦合的发展。

    一种基于大坝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的阻尼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4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9332.3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坝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的阻尼控制方法,属于抗震试验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处理基础边界条件:使用粘性阻尼液模拟人工切向阻尼边界;S2、构建粘性阻尼液受到剪切变形时的剪切粘性、粘性阻尼液的厚度与人工切向阻尼边界的阻尼系数之间的关系;S3、基于基础介质参数以及粘性阻尼液的剪切粘性,计算粘性阻尼液的厚度。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大坝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的阻尼控制方法,通过使用粘性阻尼液来模拟人工切向阻尼边界,能够在试验中更精确地再现大坝在实际工况下的动力反应,尤其是在地震或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阻尼效应,提高了模型试验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