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45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0518.X
申请日:2022-01-0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马志瑾 , 龙爱华 , 张沛 , 徐永红 , 陈吟 , 羊艳 , 蒙雅雯 , 丁元芳 , 邓晓雅 , 孙益沛 , 常远远 , 张震域 , 田文君 , 孟景 , 蓝云龙 , 刘保军 , 尚永诚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水质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输入信息确定评估区域;根据所述评估区域生成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含有影响值的子区域;其中,所述影响值含有符号;根据所述影响值计算评估区域内各采样点的水质风险值,将所述水质风险值与预设的风险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水质风险值达到预设的风险阈值时,标记相应的采样点,根据标记的采样点生成检测路线。本发明的三维模型可以实时更新,基于三维模型确定的采样点也是不断变化的,时效性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982239.3
申请日:2021-08-25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短波红外的遥感蒸散模型构建方法,特别是结合遥感短波红外波段信息构建了可刻画下垫面水分变化特征的光学指数,基于提出的光学指数构建了区域蒸散发的参数化模型。本发明提出的遥感蒸散模型构建方法可改进传统蒸散发参数化模型对下垫面土壤水分状况考虑不足的问题,可提高干旱区蒸散发模型在干旱区的估算精度。本发明可服务于农业灌区管理、农业用水效率评估、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农业节水、区域人类取用水活动影响评估、灌区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87962.3
申请日:2024-03-1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1/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层边坡取样装置,涉及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座、连接臂和连接杆,所述连接臂固定安装在放置座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采样管,通过连接块和采样管会沿着弧形齿条弧形的运动轨迹转动,使得采样管与边坡表面的接触,接着摇动摇把使连接轴一转动,通过连接轴一的转动会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会带动弧形齿条转动,通过弧形齿条的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连接块和采样管转动,使得采样管插入在边坡土壤内,使得土壤积攒在采样管内,完成浅层边坡取样的全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站在边坡以及边坡的下方进行土壤取样,安全性更高,局限性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4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710094151.1
申请日:2017-02-21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区域降雨均匀度测量系统与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字激光发生器、高速同步器、图像校正标志、数字图像处理器以及两个摄影器;高速同步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控制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光束,同时控制摄影器对待测区域进行图像拍摄,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经待测区域中的雨滴折射后,分别在两个摄影器拍摄的图像中成像;摄影器拍摄预设数量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器对摄影器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区域降雨均匀度空间分布图。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区域降雨均匀度测量方案,基于对雨滴的折射光生成的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分析可以准确测量出区域降雨均匀度,且该方法不受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70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710093771.3
申请日:2017-02-21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原理的区域降雨均匀度测量系统与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字激光发生器、高速同步器、数字图像处理器、两个摄影器以及图像校正标志;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经待测区域中的雨滴反射后,分别在两个摄影器拍摄的图像中成像;摄影器拍摄预设数量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器对摄影器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区域降雨均匀度空间分布图。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基于对雨滴的反射光生成的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分析可以准确测量出区域降雨均匀度,且该方法不受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处于地面之上,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测量的降雨均匀度分布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70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3771.3
申请日:2017-02-21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原理的区域降雨均匀度测量系统与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字激光发生器、高速同步器、数字图像处理器、两个摄影器以及图像校正标志;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经待测区域中的雨滴反射后,分别在两个摄影器拍摄的图像中成像;摄影器拍摄预设数量组图像,数字图像处理器对摄影器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区域降雨均匀度空间分布图。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基于对雨滴的反射光生成的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分析可以准确测量出区域降雨均匀度,且该方法不受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一字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处于地面之上,不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测量的降雨均匀度分布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5371.1
申请日:2023-11-21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G16C20/3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天地联动式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构建和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采用历史数据对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率定,得到训练完成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对研究流域进行水生态评估。本发明将水动力模型的输出作为水质模型的输入,将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输出作为水生态评估模型的输入,从而可以使水生态评估模型快速获得准确全面的输入数据,提高对研究水体水环境评估的效率;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和水生态评估模型耦合,各个模型可同时对不同栅格模拟运行,从而可精准地运用于大尺度且边界复杂的区域;从决策时效性而言,具有模型演算时长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210000518.X
申请日:2022-01-0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马志瑾 , 龙爱华 , 张沛 , 徐永红 , 陈吟 , 羊艳 , 蒙雅雯 , 丁元芳 , 邓晓雅 , 孙益沛 , 常远远 , 张震域 , 田文君 , 孟景 , 蓝云龙 , 刘保军 , 尚永诚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水质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根据所述输入信息确定评估区域;根据所述评估区域生成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含有影响值的子区域;其中,所述影响值含有符号;根据所述影响值计算评估区域内各采样点的水质风险值,将所述水质风险值与预设的风险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水质风险值达到预设的风险阈值时,标记相应的采样点,根据标记的采样点生成检测路线。本发明的三维模型可以实时更新,基于三维模型确定的采样点也是不断变化的,时效性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87962.3
申请日:2024-03-1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1/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层边坡取样装置,涉及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座、连接臂和连接杆,所述连接臂固定安装在放置座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上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采样管,通过连接块和采样管会沿着弧形齿条弧形的运动轨迹转动,使得采样管与边坡表面的接触,接着摇动摇把使连接轴一转动,通过连接轴一的转动会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会带动弧形齿条转动,通过弧形齿条的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的转动带动连接块和采样管转动,使得采样管插入在边坡土壤内,使得土壤积攒在采样管内,完成浅层边坡取样的全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站在边坡以及边坡的下方进行土壤取样,安全性更高,局限性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1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4648.6
申请日:2022-04-14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段式LMDI的多区域尺度能源消耗碳排放驱动因素挖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核算区域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S2、依据核算结果,建立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驱动因素“三段式”LMDI完全分解模型;S3、基于“三段式”LMD I完全分解模型,计算碳排放变化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与贡献量,并对驱动因素的贡献进行效应分类;S4、依据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率与贡献量以及效应分类进行驱动机制分析。优点是:构建了基于不同碳排放固定源和移动源计算方法的“三段式”碳排放完全分解模型,有效避免常规分解结果过于宏观和笼统、导致一些深层次原因被掩盖等问题,细化了分解结果,更加深入挖掘了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