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645436.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荒漠草原区暴雨洪水等级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荒漠草原研究区特定时间段的历史实测日降水数据;S2、对各网格内的日降水数据进行降水排频;S3、确定各量级暴雨洪水日降水量累计频率阈值;S4、通过模拟实验装置模拟荒漠草原暴雨洪水情景,并通过实验模拟确定降雨量‑频率公式中的待定系数;S5、计算各量级暴雨洪水降雨量阈值;S6、判定暴雨洪水等级。本发明建立了荒漠草原区暴雨洪水与日降水量、流速、径流量、入渗系数、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容重的关系,进而判定荒漠草原区暴雨洪水等级,为荒漠地区暴雨洪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计算结果数据化,能够更直观地表达荒漠草原区暴雨洪水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13876.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排水管网节点水位自动修正的城市洪涝过程模拟方法。本发明首先在模拟计算前获得节点与地表单元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高程差异以及井深信息,对节点水位进行自动修正。在管网模型计算时,节点的水位采用未修正的数据;在节点和单元的水量交换计算时,节点水位采用修正后的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城市洪涝模型搭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排水管网节点和二维地表高程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不需要修改城市管网的原始数据,仅在水量交换时修正节点水位,提高模型整体精度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为解决城市洪涝模型中高程冲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10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61538.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8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作物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干旱等级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干旱等级判别指标,并基于所述判别指标构建多指标干旱等级判别公式;S2、通过模拟实验装置模拟干旱情景,校验步骤S1中的判别公式;S3、实地采集研究区的判别指标数值;S4、将步骤S3中采集的判别指标数值代入步骤S2中校验过的判别公式中判定干旱等级。本发明干旱等级判别指标选取与传统方法相比更为全面,综合考虑气象、农业、土壤然、植被方面的指标;进行模拟实验获取公式的关键参数;与传统经验方法相比更为科学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15789.6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城市降雨径流计算中不透水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非结构网格对研究区域进行离散剖分,其中不透水构筑物内部不打网格处理。模拟开始前,记录参与组成不透水构筑物边界的单元,计算雨水收集分配的权重系数;每个计算时间步内,将每个构筑物雨水收集量按照权重分配给周围计算单元,通过增加源项的方式完成不透水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在模拟城市降雨径流时,充分考虑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的影响,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的同时不影响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64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25221.X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动力机制的小水库洪水预报调洪分析方法。在本方法中,采用三角形非结构网格对整个小水库所在流域进行离散,然后采用完整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流域的径流运动过程,同时根据泄流构筑物的特点,采用源项处理的方法直接计算库区的出流过程,从而实现完全基于水动力机制的小水库洪水预报过程和调洪过程的一体化分析计算。该方法可克服小水库流域历史水文资料普遍匮乏的缺陷,同时调洪计算方法可摆脱对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和水位泄量关系等水库特征数据的依赖。本方法可以为小型水库的预报和调洪计算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241717.9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1W1/10
Abstract: 一种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流域基础数据收集,流域基础数据处理,模型基础数据准备,模型默认参数准备,模型计算数据准备,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流域河道洪水演进和调洪计算几个步骤。此方法支持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模型输出丰富,包括产汇流单元的产流、汇流和河道演进计算结果;在流程上实现了产汇流单元产汇流过程并行计算以及子流域河道洪水演进并行计算,提高了流域洪水预报的效率;支持预报和调度一体化计算,能够考虑水库、堰、闸等工程的调度计算,能够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研发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15073.8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13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F17/18 , G01W1/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邻近算法的流域单位线实时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流域水文资料收集及处理;2)洪水场次划分;3)降雨场次划分及关联;4)净雨过程推求;5)流域场次暴雨质心推求;6)构建样本集合;7)基于最邻近算法选择样本;8)基于样本率定单位线。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将流域暴雨洪水数据转换为训练样本,并基于实时降雨数据通过最邻近算法对样本进行优选,进一步通过优化算法对单位线进行优化率定,实现基于实时降雨数据推荐适宜的单位线,从而有效提高流域实时洪水预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98879.0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流域和一维有限体积单元的降雨径流模拟方法。首先对流域进行自然子流域的划分,然后采用一维有限体积单元对各子流域对应的河段进行离散,流域离散完成后采用水文学方法对各子流域进行坡面产汇流过程计算,随后按照各河段的各有限体积单元的长度权重将各子流域的汇流过程分配到各有限体积单元中,水量分配完成后可进行整个流域水系的一维水动力过程模拟。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水文模型和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的各自优势,不仅摆脱了对历史水文资料的依赖,并且还可提供每个有限体积单元中心位置处的水位过程和流量过程信息,为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15789.6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城市降雨径流计算中不透水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非结构网格对研究区域进行离散剖分,其中不透水构筑物内部不打网格处理。模拟开始前,记录参与组成不透水构筑物边界的单元,计算雨水收集分配的权重系数;每个计算时间步内,将每个构筑物雨水收集量按照权重分配给周围计算单元,通过增加源项的方式完成不透水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在模拟城市降雨径流时,充分考虑构筑物雨水收集分配的影响,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的同时不影响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13876.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排水管网节点水位自动修正的城市洪涝过程模拟方法。本发明首先在模拟计算前获得节点与地表单元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高程差异以及井深信息,对节点水位进行自动修正。在管网模型计算时,节点的水位采用未修正的数据;在节点和单元的水量交换计算时,节点水位采用修正后的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城市洪涝模型搭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排水管网节点和二维地表高程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不需要修改城市管网的原始数据,仅在水量交换时修正节点水位,提高模型整体精度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为解决城市洪涝模型中高程冲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处理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