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299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480942.5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的棒式冲击力锤,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棒式锤体;所述棒式锤体前端连接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前端连接有缓冲头;所述缓冲头端面和所述力传感器前端接触;所述力传感器包括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两端贯通的内腔,所述支撑体尾端和所述棒式锤体密封连接,所述支撑体前端带有密封结构;所述棒式锤体内带有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内设有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端和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电缆线另一端连接于阻抗变换器。采用本方案,能用于密闭容器内浸泡于液体中的弹性结构的动态特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988451.5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11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7/18 , G06F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域特征与敏感特征选择的旋转设备故障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并提取多域特征;对每个特征分别进行平滑处理;对平滑处理后的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特征进行指标筛选,提取敏感特征;根据提取的敏感特征,构建监测指标,以进行故障监测。本发明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特征提取,综合多域特征的优势自动挖掘其中关键信息,为旋转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有效的监测指标,为准确识别出旋转设备早期故障,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127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623157.0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量级分析的小间隙结构挤压膜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流体润滑技术领域,本方案将小间隙结构简化为无限长直同心圆柱,通过在同心圆柱几何边界使用量级分析的方法近似求解二维Navier‑Stokes方程,获得一般的广泛使用的挤压膜力模型,为小间隙支承管束振动分析奠定重要理论基础;解决了传统的小间隙支撑反力挤压膜力计算模型较为局限,缺乏统一表示,限制了对传热管振动的全局稳定性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2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196378.3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10 , F16L3/11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管道减隔振吊架,解决了现有核动力管道吊架缺少阻尼而导致减振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管夹、第一金属导杆、杠杆结构和阻尼模块,所述第一金属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夹,所述第一金属导杆另一端穿过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下端连接有所述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包括第二金属导杆和减振组件,所述第二金属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减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安装面板,所述杠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的上方,所述杠杆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杆、所述安装面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导杆铰接。本发明具有支撑减振性好,有效保护核动力管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717528.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刚度可调的新型电磁式隔振器,包括定子壳体(5)、动子(8),装配于动子(8)下方对动子(8)起到正刚度作用的正刚度部件,还包括装配于动子(8)外侧壁、沿动子(8)纵向轴线布置于第1层的永磁体(9)和布置于第2层的永磁体(9),第1层的永磁体(9)与第2层的永磁体(9)的永磁场极性端面面向为径向方向、第1层的永磁体(9)与第2层的永磁体(9)的极性相反;还包括装配于定子壳体(5)内侧壁的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绕制轴线为纵向轴线的线圈(3)、设置在线圈的上圈口、下圈口处的线圈轭铁(10)。该隔振器基于永磁体和电磁体间的电磁作用力而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7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564655.7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应变标定装置的位移加载系统,该系统包括应变装配单元、位移加载单元和位移控制单元,其中应变装配单元包括支持筒、标定梁、梁固定件和梁对中件,位移加载单元包括加载杆、传动机构、高精度步进电机和动密封件,位移控制单元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和上位机。该系统设计的梁固定件和梁对中件,确保了标定梁安装的垂直对中精度,设计的动密封件可实现在高温高压下的位移加载,采用的高精度步进电机进行位移加载以及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测量和反馈控制,可实现高温高压工况下标定装置的位移精确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3285.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20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变片粘贴准确度不高导致应变片在后续燃料棒拉棒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包括:若干个应变片分别按照布置方式的标记布置在燃料组件格架的每个导向管上;布置方式包括: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每个导向管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对应变片的粘贴位置进行了较准确的定位,避免了燃料棒在拉棒工序中与应变片接触导致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2299.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线落棒时程的测量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测量得到的控制棒下落带动步进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的脉冲电压信号H;对获取的脉冲电压信号H作移轴处理;对移轴处理后的每个脉冲电压信号求极值点,获取满足要求的极值点及其对应时间点;将极值点数据用随时间累加的固定的螺距代替,保留时间点数据,即得到落棒时程数据;根据落棒时程数据,得到落棒时程图。本发明利用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轴伺服传动装置中的步进电机线圈在落棒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等间距脉冲电压的原理,测量并记录该脉冲电压,从而得到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落棒时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1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6855.6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7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级管道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训练好的相关向量机预测模型对核级管道的加速度时程信号进行预测;根据预测值和阈值计算可靠度以及置信区间;根据所述可靠度以及所述置信区间判断所述核级管道是否可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级管道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对核级管道的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对核级管道出现振动事故进行预测,从而避免振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984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6378.3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3/10 , F16L3/11 ,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管道减隔振吊架,解决了现有核动力管道吊架缺少阻尼而导致减振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管夹、第一金属导杆、杠杆结构和阻尼模块,所述第一金属导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管夹,所述第一金属导杆另一端穿过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下端连接有所述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包括第二金属导杆和减振组件,所述第二金属导杆的一端与所述减振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导杆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安装面板,所述杠杆结构位于所述安装面板的上方,所述杠杆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杆、所述安装面板和所述第二金属导杆铰接。本发明具有支撑减振性好,有效保护核动力管道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