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6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84239.6

    申请日:2014-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1)整地;(2)种植和(3)林地维护和管理步骤;由于在深水海滩没有红树林的天然分布,采取常规的方法也无法成功种植红树林;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以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扩大华南沿海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充分发挥红树林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红树林恢复区域水道并存,创造了多样化的环境,能为野生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同时,在深水海滩的红树林造林区域,利用红树林中的水道,可以构建红树林与渔业共存的自然生态养殖系统,有效地促进沿海社区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木榄对无瓣海桑纯林进行改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452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100337.6

    申请日:2011-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用木榄对无瓣海桑纯林进行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无瓣海桑的速生性控制互花米草,其次利用无瓣海桑给木榄提供的郁闭环境、促进所述木榄的生长,从而形成复层林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无瓣海桑林进行预处理;2)准备木榄苗木,选择苗高40cm~60cm、无病虫害的健壮木榄袋苗,或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木榄胚轴;3)种植木榄苗木,种植时袋苗种植规格行距×株距=1.5m~2.0m×0.5m~1.0m,或胚轴种植规格为行距×株距=1.5m~2.0m×0.2m~0.5m;4)种植后管理,从第二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对木榄幼苗进行抚育管理。本发明有利于木榄生长,在形成结构复杂的复层林分后,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护效应。

    红树林专用菌肥微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381250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99191.3

    申请日:200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树林专用菌肥微胶囊制剂,其特征是:1)由于带有红树林促生固氮菌和解磷菌的可降解性微粒状胶囊构成;2)红树林促生固氮菌经过OAB培养基培养、解磷菌经过溶磷菌选择性培养基SRSM培养的菌种;3)可降解性微粒状胶囊由壁材原液、芯材原液、硬化剂和固化液制成;制备方法的特征是:1)采集、筛选和培养红树林促生固氮菌和解磷菌,2)制备微胶囊制剂;3)储存菌肥微胶囊制剂;专用设备的结构特点是:包括空压机(1)、空气过滤器(2)、细菌过滤器(3)、颗粒喷枪(4)、胶液瓶(5)、振荡器(7)和过滤器(8);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货架期长、储藏和运输方便的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红树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试验的潮汐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68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13401.0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模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红树植物生长及生理生态试验的潮汐模拟系统。所述潮汐模拟系统包括:栽培基质单元:采用滩涂土壤栽培红树植物;光照单元:采用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潮汐模拟单元:包括上下两个潮汐槽、支架、定时器、潜水泵和输水管;所述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对红树植物的潮涨潮落,用于无瓣海桑林下乡土红树植物的种植研究,深入了解红树植物的早期生长和生态特征,为红树植物树林的人工恢复、自然恢复、林下人工促进更新的研究提供参考,这对于红树植物树林的生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模拟系统中不同的光照水平和淹水时间对红树植物幼苗早期发育的交互影响,可为今后红树植物人工林的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红树林植物进行硬质化河岸生态修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7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57332.7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树林植物进行硬质化河岸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拆除河道两边的混凝土硬质堤岸,采用石笼挡墙进行护岸;在石笼挡墙内侧离岸2~3m距离的河床,打入紧密排列的松木桩,在松木桩与河岸围合的区域,填入土壤,形成第一滩面;在河道断面较宽、流速较慢的河段,根据地势形成阶梯式坡面;在第一滩面上种植真红树植物;由近水一侧至近岸一侧依次种植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本发明通过拆除混凝土河岸,采用石笼挡墙和阶梯式坡面的地形设计,增加了断面最大过水量,增强了行洪功能。在河流两岸种植红树林植物,促进了河流、红树林、半红树林等不同类型生境的形成,各项水污染指标如氨氮、COD等明显下降,DO明显上升。

    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8627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284239.6

    申请日:2014-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盐度深水海滩红树林的造林方法,包括(1)整地;(2)种植和(3)林地维护和管理步骤;由于在深水海滩没有红树林的天然分布,采取常规的方法也无法成功种植红树林;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以在高盐度深水海滩营造红树林,扩大华南沿海红树林湿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充分发挥红树林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红树林恢复区域水道并存,创造了多样化的环境,能为野生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空间;同时,在深水海滩的红树林造林区域,利用红树林中的水道,可以构建红树林与渔业共存的自然生态养殖系统,有效地促进沿海社区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无瓣海桑控制互花米草入侵及恢复红树林生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3855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810026871.5

    申请日:2008-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运用无瓣海桑控制互花米草入侵及恢复红树林生态的方法,其特征是:1)根据需要对互花米草入侵的滩涂进行预处理;2)准备无瓣海桑苗木;3)种植无瓣海桑苗木,种植时依立地条件和互花米草的浓密程度;4)种植苗木后将苗木扶植固定;5)无瓣海桑郁闭、互花米草消退或完全消退后,对无瓣海桑作林下修枝,种植乡土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种植1~1.5年后开始郁闭,待互花米草逐步衰退后,然后在无瓣海桑林下种植乡土红树植物木榄、秋茄,促使形成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群落。本发明利用速生先锋树种无瓣海桑,与互花米草竞争肥、水、光,从而使互花米草逐渐衰退或死亡。所用的无瓣海桑生长期长、生物量大、抗逆性强、种植简单、抑草效果好。

    一种水深浪大石砾滩涂上的红树林造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0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92694.9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红树林造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深浪大石砾滩涂上的红树林造林方法,对原生态环境的改变小;红树林的存活率高。本发明的步骤包括:区域划分:对选定的滩涂划分造林地和防浪区;防浪区相比造林地更加远离海岸;造林地为石滩;边缘防浪:在防浪区的低潮滩位置竖立有防浪桩;造林地防浪:在造林地的向海外缘设置有围网;水道布置:在造林地内,垂直于海岸线每隔一段距离挖有水道;种植布置。本发明种植树苗在一年生长后,能够到达70%以上的存活率,存活率最高的是红海榄,能够到达8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