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2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400999.5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用起重平台,包括围设于建筑物外侧的起重平台,起重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同步顶升装置,同步提升装置用于支撑起重平台,并提升起重平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起重平台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层、第二轨道层和第三轨道层,第一轨道层和第二轨道层之间、第二轨道层和第三轨道层之间通过钢筋立柱固定连接,第三轨道层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标准节,第一标准节于建筑物的四侧均有设置,第一标准节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驱动方向垂直于其靠近的建筑物的侧面;在四个第一液压缸的支撑下,起重平台可以更加稳定的吊装预制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132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00999.5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吊装用起重平台,包括围设于建筑物外侧的起重平台,起重平台的下方连接有同步顶升装置,同步提升装置用于支撑起重平台,并提升起重平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起重平台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轨道层、第二轨道层和第三轨道层,第一轨道层和第二轨道层之间、第二轨道层和第三轨道层之间通过钢筋立柱固定连接,第三轨道层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标准节,第一标准节于建筑物的四侧均有设置,第一标准节靠近建筑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驱动方向垂直于其靠近的建筑物的侧面;在四个第一液压缸的支撑下,起重平台可以更加稳定的吊装预制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45449.4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RP筋高强钢‑UHPC混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梁、底板、连接底座、抗剪连接件、高强横筋、纵筋和UHPC混凝土;底板拼接组装在间隔布置的多个钢梁的上部,且其拼接缝处于钢梁的中心位置;在底板的上部适配固定设置有FRP挤压型材板;连接底座固定在所述拼接缝的上部;高强横筋沿横向间隔布置,其具有向底板靠近的内凹段和向底板远离的凸起段,凸起段和内凹段通过平滑的过渡段连接;纵筋为FRP高强筋,并固定连接在高强横筋之间,形成钢筋骨架结构;UHPC混凝土覆盖在底板上,并将钢筋骨架结构内置在其中。本发明将FRP筋高强钢‑UHPC混凝土结合在组合梁上,充分的利用的材料结构特点降低了钢结构组合梁的成本,利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3308.9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RP‑UHPC混凝土复合柱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对接界面处经常出现破坏,而且外层的钢管容易被腐蚀和锈蚀,导致建筑结构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内层UHPC管、外层UHPC管,外层UHPC管套设在内层UHPC管的外部,内层UHPC管的管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内外通透的第一开口槽;内层UHPC管的内部和外层UHPC管与内层UHPC管之间填充有现浇混凝土;外层UHPC管的外周面上覆盖设有FRP布层。本发明采用层层布设的UHPC管代替钢管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约束,配合位于外层的FRP层,使得成型后的梁柱的热膨胀系数始终一致,避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和钢材因不同的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所引起的在其对接界面处经常出现破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6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36706.0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吊运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塔吊吊运效率低,载重量小,安全性差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单元、吊运单元以及垂直运输平台,支撑单元由多根竖向的第一支撑桅柱和多根顶梁组成,多根顶梁架设在多根第一支撑桅柱上端,且多根顶梁依建筑外轮廓搭建,顶梁上安装有多组桁车轨道,吊运单元包括桁车以及安装在桁车上的吊机,第一支撑桅柱上多组桁车轨道之间设有弧形的转换轨道,转换轨道的两端分别于两组桁车轨道连接,桁车可经转换轨道在各组桁车轨道之间转换;本发明提高了吊运载重量和吊运的安全性,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6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36706.0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吊运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塔吊吊运效率低,载重量小,安全性差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撑单元、吊运单元以及垂直运输平台,支撑单元由多根竖向的第一支撑桅柱和多根顶梁组成,多根顶梁架设在多根第一支撑桅柱上端,且多根顶梁依建筑外轮廓搭建,顶梁上安装有多组桁车轨道,吊运单元包括桁车以及安装在桁车上的吊机,第一支撑桅柱上多组桁车轨道之间设有弧形的转换轨道,转换轨道的两端分别于两组桁车轨道连接,桁车可经转换轨道在各组桁车轨道之间转换;本发明提高了吊运载重量和吊运的安全性,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2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5083.1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包括梁、柱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心座、连接座和侧座;柱的上端固定有中心座,中心座的侧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侧面设置有半球状的连接槽,连接槽的中心设置有消能柱,以连接槽的中心为圆心,在消能柱的周围均布有多个弧形肋,侧座的一侧与梁连接,侧座的另一侧固定有连接球,连接球的中部设置有与消能柱对应的消能孔,消能孔的周围设置有定位槽;在侧座和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连接球适配与连接槽内,消能柱适配套装在消能孔中,弧形肋处于定位槽中。本发明通过半球状连接槽、连接球、消能柱和弧形肋等结构,实现了梁柱节点多角度消能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26153.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多层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结构施工辅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卷扬机、翻转平移组件、升降保护组件和横移组件,移动架在锁紧组件的作用下能够与钢梁锁紧固定或者解锁;移动架的前侧设有平行四边状的翻转结构,当条板装配至保护架腔体后,通过保护架后侧的压紧组件可使条板被压紧固定在保护架内;将插杆匹配插装在所述端架上的插孔和保护架上的对接孔内后,可使移动架和保护架固定装配在一起,并在平行四边状的翻转结构作用下能够使容纳间隔内的保护架从移动架的前侧被翻转至移动架的旁侧。本发明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等待时间和重复劳动,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33499.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输送分选装置,包括缓冲通道、分选室、重质分选通道和轻质分选通道;分选室的上端与缓冲通道的下端连通,分选室通过风力将轻质垃圾送至轻质分离通道中。重质分选通道和轻质分选通道均包括检测通道、污染物通道和无污染通道;检测通道通过电动翻板切换与污染物通道和无污染通道之间的连通关系;检测通道和轻质检测通道内均设置有识别污染物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通过光谱检测技术能够识别出粘附在垃圾表面的油漆涂料等污染物,结合电动翻板切换检测通道与污染物通道和无污染物通道的连通关系,将粘附有污染物的垃圾排放至污染物通道中,从而实现污染物垃圾的分选,最终达到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43554.7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空风能发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球、下级转动件、收放机构,牵引机构和旋转扇叶机构和发电机构;收放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缠绕轮,驱动装置通过连接绳与气球进行连接,对气球进行收放;旋转扇叶机构用于与连接绳连接,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扇叶机构绕着连接绳进行转动;通过气球将旋转扇叶机构升至高空后,之后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旋转扇叶机构绕着连接绳转动,在下级卷扬机构的作用下,使软绳组件为绷紧状态,此时,旋转扇叶机构在转动时,通过软绳组件带动下级转动件转动,之后下级转动件再通过锥齿轮组带动发电机构启动,使风能转化为电能,达到了高空中能够更好捕获风力效果的目的,进而提高风力发电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