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08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28521.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有桥梁变形复位与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系统,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既有桥梁变形复位与碳纤维板预应力加固系统,包括桥梁、预应力加载组件和碳纤维板锚固张拉组件,所述预应力加载组件安装于桥梁的顶部,所述碳纤维板锚固张拉组件包括碳纤维板、支撑装置和张拉机构;通过在桥梁的顶部设置具有张拉绳的预应力加载组件对桥梁底部裂缝进行聚合,能够保证碳纤维板的安装效果,又在桥梁的两端设置张拉机构,驱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上升至指定高度,然后随着碳纤维板的安装将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逐步上升,使多个支撑装置逐步代替预应力加载组件的张拉绳,不仅能够对碳纤维板进行加固,而且能够对桥梁施加预应力以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79661.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2/04 , E01D19/00 , E04C5/01 , G01B7/16 , E01D101/32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自感知恢复装置,自感知恢复装置包括连接单元、预应力施加单元和检测单元;连接单元固定在预应力施加单元的下底部;检测单元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预应力施加单元的上表面;在预应力施加单元和连接单元的端部区域设置有用于与目标对象固定的高强螺栓。本发明利用大直径通用型Fe‑SMA板带具有相对经济实惠和快速提供预应力技术特点,可进一步构建以Fe‑SMA为末端修复技术的工程结构智慧运维体系,通过通电激励Fe‑SMA板带,可以快速自行进行预应力补充,结合基于Fe‑SMA板带的预应力快速自补充技术和结构监测技术,实现对桥梁结构性态进行监测,又可以对桥梁性态进行控制或加固修复,实现工程结构的全链条自动化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9659.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梁诊治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大跨桥梁诊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加固件安装于桥梁的底部,并在加固件上设置感应模块;S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感应模块所传输的数据进行收集;S3、当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与预设数据差值超过预设范围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执行模块;S4、执行模块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再次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加固件进行处理;在加固件上设置感应模块,并在加固件上修复层,将二者有机结合,既对桥梁结构性态进行监测,可以对桥梁性态进行控制或加固修复,形成桥梁全寿命周期智能诊治一体化,可以及时修复结构损伤,减少维护费用与运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45449.4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RP筋高强钢‑UHPC混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梁、底板、连接底座、抗剪连接件、高强横筋、纵筋和UHPC混凝土;底板拼接组装在间隔布置的多个钢梁的上部,且其拼接缝处于钢梁的中心位置;在底板的上部适配固定设置有FRP挤压型材板;连接底座固定在所述拼接缝的上部;高强横筋沿横向间隔布置,其具有向底板靠近的内凹段和向底板远离的凸起段,凸起段和内凹段通过平滑的过渡段连接;纵筋为FRP高强筋,并固定连接在高强横筋之间,形成钢筋骨架结构;UHPC混凝土覆盖在底板上,并将钢筋骨架结构内置在其中。本发明将FRP筋高强钢‑UHPC混凝土结合在组合梁上,充分的利用的材料结构特点降低了钢结构组合梁的成本,利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0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3317.8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RP/钢复合约束UHPC锚板体系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锚板的锚孔发生形变后难以修复,且锚板由整块的厚钢板制成,导致其重量大,成本高,运输和装配时均比较费力的问题。本发明减少了原来的锚板结构的钢材占比,复合锚板大量采用FRP材料、UHPC材料对钢材进行替换,节约了成本,减轻了锚板结构整体重量。同时,复合锚板采用可拆分式的多个配件进行组装,减轻单个配件取放时的重量,便于运输和装配。本发明的外层约束采用抗垂直剪切性能更好的钢材制成,避免了FRP材料由于垂直于纤维方向强度较弱而导致的抗剪强度低的问题,结构更为科学合理,抗变形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22482203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742434.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分项能耗数据接入的碳排放处理设备,包括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监测仪器;所述监测仪器包括系统处理设备、浓度监测设备、排放源监测设备和辅助监测设备,所述系统处理设备、浓度监测设备和排放源监测设备均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辅助监测设备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浓度监测设备、排放源监测设备和辅助监测设备均与系统处理设备电连接,所述系统处理设备电连接有显示屏,显示用以展示数据;将箱体安装在需要监测的区域内,然后通过监测仪器对区域内的碳排放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使得能够提高监测效果,而且监测仪器还有不同用途,使得功能全面,达到了监测效果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2671774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0742439.0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碳排放量监测装置,属于远程监测领域,包括移动底座、收纳箱、放置座、碳排放量监测器、升降机构和翻转机构,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纳箱和放置座;收纳箱的前侧面沿竖向设有用于收纳碳排放量监测器的收纳凹槽,收纳凹槽内部设有清洁海绵;升降机构包括螺旋丝杆、导杆、驱动电机和滑块;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架、翻转轴、监测器固定板、翻转齿轮和翻转导轨,翻转架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座,翻转轴上固定卡块,翻转导轨的下方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段;碳排放量监测器固定安装在监测器固定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远程碳排放量监测装置移动性与灵活性不足、监测范围有限和收纳清洁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842862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593248.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E01D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配重检测装置。桥梁配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旋转盘、配重组件、顶座、水平液压伸缩臂、竖直调节组件和水平检测座;底座的底部设有呈矩形分布的移动轮,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高度可调的支腿;配重组件包括同轴连接在旋转盘的顶部的配重槽和在左右方向上活动装配在配重槽内的配重块组;水平液压伸缩臂固定在顶座上且驱动端连接有安装箱;竖直调节组件包括竖直座和竖直驱动机构,水平检测座连接在竖直座的底端并与竖直座垂直,其上沿其长度方向活动装配有桥梁检测仪。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配重块组位置的调节,进而调节装置的重心,避免发生侧翻;同时避免采用人工站在吊篮上检测,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9909791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1338043.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外墙钢梁的装修结构,解决了现有钢梁的装修结构密封性差、结构复杂、施工繁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连接在楼板底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工字钢梁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楼板相连、另一端连接EPS线条,所述EPS线条的顶部所述定位件相连、中部与所述工字钢梁的腹腔卡接配合、底部包裹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即可以直接通过卡接配合连接工字钢梁和EPS线条,不仅避免了螺钉或螺栓现场打孔,也避免了现场焊接等连接方式,而且定位结构简单,既可以提前预制,又可以提前预安装在工字钢梁上,同时也可以采用连接件进一步加强结构的可靠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