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62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37398.8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热材料使用可靠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的顶部安装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提拉单元,所述提拉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所述测试箱体内的底部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内固定有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工作池,所述工作池包括加热池及冷却池;其中,所述试验台沿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时,所述加热池和冷却池交替地位于提拉单元的正下方。本发明所述的测试装置高度自动化,能够全面记录潜热材料全寿命周期的热历史行为,便于统计分析潜热材料在使用寿命内的故障率,实现对‑50℃~300℃超宽温区内潜热材料使用可靠性的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85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164290.9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合相变蓄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相变蓄能材料的组分以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六水氯化钙80‑95%,相分离抑制剂1.5‑15%,成核剂0‑5%。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相变蓄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相等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和水,搅拌至无水氯化钙完全溶解,得第一溶液;向所述的第一溶液中加入成核剂,搅拌,得第二溶液;向所述的第二溶液中加入相分离抑制剂,搅拌,即得到液体的复合相变蓄能材料。本发明所述的以六水氯化钙为相变材料的蓄能材料,过冷度小,经反复循环后依然保持相变完全,蓄能率高,更加适于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87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751705.2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IPC: C09D133/00 , C09D1/00 , C09D133/04 , C09D131/04 , C09D125/14 , C09D167/08 , C09D7/12 , C09D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气调湿内墙硅藻乳胶漆及其制备方法,每100重量份乳胶漆包括:合成乳液或树脂10-30重量份,硅藻土(600-1000目)10-35重量份,颜填料10-35重量份,其它助剂1.2-5重量份,防腐剂0.5-1.5重量份,水22-40重量份。本发明还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利用大功率高剪切分散技术,实现硅藻土的大掺量添加,本发明的乳胶漆涂料不仅具有易调色、装饰细腻的特点,还具有透气、调湿、防结露、净化空气(可吸附有害气体)的优良特性,是一种健康环保、具有优异调节室内空间湿度性能(吸湿性及放湿性良好)、高透气性的乳胶漆涂料,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70945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1067.8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IPC: C08L3/02 , C08L89/00 , C08K13/04 , C08K7/10 , C08K3/04 , C08K3/22 , C08K3/38 , C08K7/26 , C08K3/34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收建筑室内电磁波辐射功能的天花板及其制备方法。其棉板基体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制备得到:岩棉或矿棉100份,吸波剂1-25份,填料5-30份,淀粉胶5-15份。本发明的天花板包括具有电磁波吸收功能的棉板基体和表面装饰层,在起到装饰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吸收建筑室内的电磁波,减少因反射、折射造成的二次电磁辐射污染,具有吸收频带宽(100MHz~18GHz)、吸波效果好(平均反射率低于-5dB,最小反射率低于-10dB)、易于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改善室内电磁辐射污染,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85863.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8/08 , C04B28/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基相变蓄热吸波复合板材及制备方法,包括电磁波吸收水泥基体和若干相变模块,若干相变模块设在电磁波吸收水泥基体的内部;所述电磁波吸收水泥基体包括干物料和水,干物料中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水泥30%~40%,电磁波吸收功能基元10%~30%,轻骨料30%~60%;水与干物料的质量比为0.4~0.7。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热量降低物体表面温度,达到降低红外辐射的目的,通过吸收电磁波降低电磁散射,达到吸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1020.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A01N33/12 , A01P3/00 , A01P1/00 , A61L9/01 , A61L101/50 , A61L101/36 , A61L101/34 , A61L101/56 , A61L101/46
Abstract: 一种具有杀菌除臭功能的反应型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无毒环保型原料复配而成,包括表面活性剂、异味反应剂、除味助剂、保湿剂、乳化剂、杀菌剂、芳香剂及去离子水,可用于衣物、宠物、家居等除味。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遮盖双重作用将异味去除,解决了现有产品除味效果不佳、持久性短、功能性单一、易二次污染、工艺复杂等问题。本发明通过臭味捕捉、借助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亲疏水共同作用与臭味分子结合,再通过挥发性物质将臭味挥发,同时芳香剂的添加还能赋予人体一种愉悦的香味,达到彻底除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10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45603.9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电磁辐射建筑物,属于建筑领域,其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电磁波吸收层,所述的电磁波吸收层由内到外包括导电层和吸波砂浆层;所述的导电层通过金属与大地相连接。本发明防电磁辐射建筑物可以有效防止电磁波辐射到室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546515.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发泡吸波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二次铝灰、掺合料、吸波剂、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稳泡剂、速凝剂、分散剂等)、碱激发剂、改性材料、水为主要原料,利用二次铝灰在碱激发剂下的发泡作用构建水泥基多孔吸波保温结构。本发明中的水泥基发泡吸波保温混凝土吸波性能优良(500MHz~40GHz吸波性能优于‑12dB,最优吸波性能可达到‑55dB)、吸波频带宽(吸波性能优于‑20dB的频宽超20GHz)、保温性能及力学强度较优,解决了二次铝灰固废处理问题,同时满足人居环境及国防工程对电磁防护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6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93092.3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散射结构水泥基吸波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尺度散射结构水泥基吸波体以水泥、散射集料和电磁散射基元为主要原料,由纳米尺度电磁散射基元、微米和/或毫米尺度散射集料以及厘米尺度表面散射结构共同构成多尺度散射结构,其原料包括干物料和水,其中干物料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水泥15%~75%,散射集料20%~80%,电磁散射基元1%~20%,分散剂0~1%,减水剂0~1.5%,水与干物料的质量比为0.45‑0.65。本发明的水泥基吸波体具有吸波效果好、吸波频带宽(1~40GHz吸波性能优于‑15dB,最优吸波性能达‑50dB)、力学强度高(28天抗压强度78.5MPa),可满足人居环境电磁防护与国防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35875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53934.0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9D5/20 , C09D5/14 , C09D175/14 , C09D7/20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 B05D1/02 , B05D1/28 , B05D1/32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剥离型保护膜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可剥离型保护膜涂料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水性聚氨酯树脂70%‑80%;净化剂3%‑5%;抗菌剂3%‑8%;附着力调节剂0.5%‑1%;有机硅烷防水剂3%‑5%;成膜助剂3‑5%;水5%‑13%。本发明提供的可剥离型保护膜涂料可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材料表面,墙面、家具、门窗玻璃等,其除了具有更强的韧性、强度,不含VOC甲醛等污染物,还具有净化抗菌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