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58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60814.2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
IPC: F16H1/22 , G05D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重载偏载工况的扫描架及断层扫描系统,属于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扫描架包括支撑组件、负载输出盘和驱动组件,支撑组件的中部留有容纳腔,负载输出盘通过传动组件与支撑组件可转动连接,且X射线源和探测器与所述负载输出盘同步转动,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容纳腔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负载输出盘转动,且所述驱动组件采用双驱动消隙结构,本发明能够精准的控制负载输出盘转动角度,适应重载偏载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061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040864.0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探测器的大视场锥束CT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计算对物体进行CT成像所需虚拟探测器的大小,计算探测器应放置的位置,计算转台应平移的距离,平移转台;(2)在虚拟探测器平面上,对探测器进行暗场和增益校正;(3)在虚拟探测器平面上,按照(1)计算出的探测器位置,在不同位置放置探测器,并在每个位置采集一组图像;(4)拼接融合步骤(3)在同一角度下采集的图像,得到虚拟探测器图像;(5)处理虚拟探测器图像,解决截断问题,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转台一次偏置锥束重建方法进行重建,重建过程中采用的反投影方法利用数据冗余加快重建速度。本发明成像视场大于3倍标准扫描的视场。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06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40864.0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探测器的大视场锥束CT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计算对物体进行CT成像所需虚拟探测器的大小,计算探测器应放置的位置,计算转台应平移的距离,平移转台;(2)在虚拟探测器平面上,对探测器进行暗场和增益校正;(3)在虚拟探测器平面上,按照(1)计算出的探测器位置,在不同位置放置探测器,并在每个位置采集一组图像;(4)拼接融合步骤(3)在同一角度下采集的图像,得到虚拟探测器图像;(5)处理虚拟探测器图像,解决截断问题,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转台一次偏置锥束重建方法进行重建,重建过程中采用的反投影方法利用数据冗余加快重建速度。本发明成像视场大于3倍标准扫描的视场。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502706.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标准球进行扇束CT重建体素尺寸校正的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01、确定初始位置,在任一穿过标准球球心的直线上确定任意一点为初始位置;S02、第一次图像重建,在初始位置进行第一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1;S03、第二次图像重建,沿初始位置所处的穿过标准球球心的直线上移动h1距离后进行第二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2;S04、确定标准球球径R是否已知,若已知,则执行步骤S06,若未知,则执行步骤S05;S05、第三次图像重建,沿第二次图像重建是移动方向再次移动h2距离后进行第三次扇束扫描,得到外圆半径r3;S06、体素尺寸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体素尺寸;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准确的对体素尺寸进行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12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711071050.9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6T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偏置扫描中加权伪影的校正方法,属于CT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带有探测器偏置重建加权伪影的初始投影数据中增加虚拟探测器,将加权区域拓宽,再将虚拟探测器所缺失的投影数据补齐,最后对延拓之后的投影数据进行探测器偏置重建,获得经过校正之后的CT重建图像,从而达到校正加权伪影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对加权伪影进行有效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91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74886.1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扇束扫描的工业CT扫描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所述工业CT扫描方法为:令投影角度为β,X射线源和线阵探测器在Z=Zdown扫描并采集投影数据,X射线源和线阵探测器沿着Z轴由Z=Zdown同步平移至Z=Zup,采集投影数据,X射线源和线阵探测器同步旋转Δβ并沿着‑Z轴由Z=Zup同步平移至Z=Zdown,采集投影数据,重复,直至投影角度满足π+2γ≤β≤2π,本发明线阵探测器和X射线源组成二维扇束扫描平面,同时,线阵探测器和X射线源在固定投影角度下平移,实现了扫描视野的纵向覆盖,本发明所述扫描方法的旋转角度不超过360°即可完成对被扫描物体的整体扫描,相比于螺旋扫描和旋转‑平移扫描,降低了线阵探测器和X射线源的旋转角度范围,进而降低了系统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76334.1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6T11/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锥束C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锥束CT系统和轴对称外形样品的几何误差校正方法,包括:获取轴对称外形样品的投影图像,基于获取的投影图像构建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Radon变换,求解样品形态的旋转误差,并基于旋转误差反向旋转校正投影图像;基于反向校正后的投影图像对称性,求解样品横向偏移误差,并基于横向偏移误差反向平移校正投影图像。本方法不需要使用标定体模,扫描流程得以简化,省去了设计、加工标定体模的成本,无需反复重建图像以动态调整几何参数,计算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对样品仅有外形轴对称的要求,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092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210076334.1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6T11/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锥束C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锥束CT系统和轴对称外形样品的几何误差校正方法,包括:获取轴对称外形样品的投影图像,基于获取的投影图像构建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进行Radon变换,求解样品形态的旋转误差,并基于旋转误差反向旋转校正投影图像;基于反向校正后的投影图像对称性,求解样品横向偏移误差,并基于横向偏移误差反向平移校正投影图像。本方法不需要使用标定体模,扫描流程得以简化,省去了设计、加工标定体模的成本,无需反复重建图像以动态调整几何参数,计算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对样品仅有外形轴对称的要求,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8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771076.4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 , 吴岱 , 肖德鑫 , 李鹏 , 单李军 , 张鹏 , 王建新 , 周奎 , 周征 , 罗星 , 胡栋材 , 陈立均 , 和天慧 , 沈旭明 , 刘婕 , 邓德荣 , 邓仕钰 , 闫陇刚 , 劳成龙 , 王汉斌 , 潘清 , 王远 , 杨兴繁 , 黎明 , 金晓 , 赵剑衡 , 陈门雪 , 柏伟 , 张德敏 , 陈亚男 , 宋志大 , 白燕 , 张成鑫 , 刘清华 , 张小丽 , 程云 , 石正军 , 李敬 , 罗为 , 李雷 , 蒲晓媛 , 力涛 , 杨林德 , 崔玉柱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水冷旋转式辐射转换靶,包括沿靶面垂直方向水平移动的平移组件、设置于平移组件上的旋转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旋转驱动组件输出端的辐射转换靶以及套接于辐射转换靶外的真空腔室,所述辐射转换靶上设置有用于给辐射转换靶降温的冷却水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真空腔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冷却水路的磁流体密封组件。通过对辐射转换靶靶盘增加水冷的冷却水路,对辐射转换靶靶盘进行水冷散热,以保护辐射转换靶;通过设置能在大气与真空环境之间传递旋转运动作用的磁流体密封组件,确保增加的冷却水路在辐射转换靶靶盘旋转过程中始终维持密封状态,从而实现辐射转换靶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333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19588.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刘宇 , 王建新 , 肖德鑫 , 李鹏 , 胡栋材 , 周征 , 吴岱 , 黎明 , 杨兴繁 , 王远 , 王孝忠 , 赵剑衡 , 陈门雪 , 鲁燕华 , 王汉斌 , 单李军 , 沈旭明 , 和天慧 , 徐勇 , 周奎 , 劳成龙 , 罗星 , 白燕 , 闫陇刚 , 邓德荣 , 陈立均 , 刘婕 , 张德敏 , 潘清 , 柏伟 , 陈亚男 , 邓仕钰 , 李文君 , 宋志大 , 张成鑫 , 刘清华 , 李敬 , 李寿涛 , 李世根 , 程云 , 蒲晓媛 , 涂国锋 , 蔡哲 , 陈云斌 , 力涛 , 石正军 , 罗为 , 刘春林 , 张小丽 , 张冬 , 余虹 , 丁玉寿 , 李雷
IPC: H05G2/00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旋转靶,包括用于分散电子束打靶能量的旋转靶和用于测量电子束束斑大小的束斑测量组件,所述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均可相对移动,使电子束在旋转靶和束斑测量组件的同一位置上形成的束斑。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可旋转的靶盘,分散电子束轰击靶盘的能量,通过在打靶前设置束斑测量靶以及移动机构,确保打到旋转靶上的电子束束斑分布尺寸可精确测量与控制,从而实现产生高能微焦点X射线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