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搜索策略的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623377.2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搜索策略的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评价方法,其目的是基于地震多属性数据,分别采用相干和均方根振幅属性刻画裂缝和溶洞储集体。在属性融合基础上,建立反映缝洞型油藏地质构造的评价函数,设计改进A*算法搜索井间最优静态连通路径。根据路径途径区域获取对应储集体类型,实现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识别。传统静态连通性分析方法多采取地层剖面对比、地震属性分析等,多为人工分析,主观性强、效率低,本发明在多地震属性融合基础上提出改进A*算法评价井间连通模式,可自动获取井间缝连通、缝洞复合连通和洞连通等主要的井间连通模式,进一步刻画井间缝洞配置关系及空间展布特征。

    基于改进搜索策略的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23377.2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搜索策略的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评价方法,其目的是基于地震多属性数据,分别采用相干和均方根振幅属性刻画裂缝和溶洞储集体。在属性融合基础上,建立反映缝洞型油藏地质构造的评价函数,设计改进A*算法搜索井间最优静态连通路径。根据路径途径区域获取对应储集体类型,实现井间连通模式自动识别。传统静态连通性分析方法多采取地层剖面对比、地震属性分析等,多为人工分析,主观性强、效率低,本发明在多地震属性融合基础上提出改进A*算法评价井间连通模式,可自动获取井间缝连通、缝洞复合连通和洞连通等主要的井间连通模式,进一步刻画井间缝洞配置关系及空间展布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