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土体冻融循环的水热特性联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756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22932.4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体特性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土体冻融循环的水热特性联合测试方法及系统,所述水热特性联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土体装入一容器,制备成测试样品;将测试样品连接TDR、KD2和T2检测仪,并将连接好的测试样品放入密封状态的恒温箱;设置恒温箱的冷冻温度,获取测试样品从常温达到冷冻温度过程中的冷冻数据,并在冷冻温度下冻结第一预设时间;获取测试样品在自然融化过程中的融化数据;试验结束。本发明动态反映土体冻融时间、温度、含水率和热传导系数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更科学地探究土体的水热特性规律和工程性质。

    无水砂层中矩形顶管施工管土剪切特性现场试验方法、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31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6667.4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水砂层中矩形顶管施工管土剪切特性现场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包括:混凝土块制作;场地平整和预处理;制备减阻泥浆;浆土混合物制备及测试;注浆条件模拟及试块放置;剪切试验,进行界面剪切试验,分别模拟无注浆条件和不同注浆条件下的剪切特性;数据整理与分析,分析界面剪切特性随浆土比、垂直压力和静置时间的变化规律。本发明提供的无水砂层中矩形顶管施工管土剪切特性现场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进行现场大尺寸直剪试验,考虑浆土混合及施工停顿间歇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室内直剪试验,试验条件与工程实际更为接近,顶力预测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需求。操作简单,科学实用,节省成本,值得相关工程借鉴和参考。

    模拟粗糙单-交叉裂隙多相渗流的可视化试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11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690936.7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粗糙单‑交叉裂隙多相渗流的可视化试验方法及系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现场采集岩体样本,统计裂隙面粗糙度,确定分形特征参数;S20:输出三维粗糙裂隙模型网格文件;S30:制备不同粗糙度的透明或不透明三维粗糙裂隙模型试样;S40:根据单裂隙或交叉裂隙试验对象组装试验装置;S50:模拟在压力差作用下的流体驱替过程,进行粗糙裂隙介质多相驱替试验;S60:采集试验数据;S70:整理,分析粗糙裂隙介质多相渗流特征。本发明能够系统地研究不同粗糙度及开度的裂隙中,多相流体的驱替机理,对于地下水封油库粗糙裂隙岩体水封机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及布局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610015378.8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及布局优化方法。本发明评价方法包括四部分,分别为深部硬石膏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分析,深部硬石膏围岩力学参数分析,储库洞室群稳定性研究和洞室布局优化设计。本发明运用Hoek‑Brwon经验准则和地质强度指标,厘清硬石膏围岩岩石与岩体力学参数的折减规律,为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提供参数依据;提出了单元安全系数法,并结合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综合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本发明可用于储油环境下优化深部石膏洞室群的布局方案,提高硬石膏洞室的储油效率;并评价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的稳定性,为科学论证深部硬石膏采房储油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

    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用于测定油岩与水岩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变化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1930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64582.0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油岩与水岩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变化的方法分为三种尺度的试验,分别为通过岩粉、岩块和岩体三个尺度从细观到宏观的试验。还公开一种基于本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氩气瓶,一个压力表,两个高压缸筒,氩气瓶通过管道同时与两个高压缸筒接通,压力表与氩气瓶为不可拆卸连接,高压缸筒里用水、原油分别浸泡石膏岩样。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可用于揭示水、油与硬石膏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规律,用于评价硬石膏矿储油的适宜性;通过测试反应前后硬石膏的质量变化,分析其水、油溶蚀规律。

    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8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31741.8

    申请日:2015-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E02D17/18 E02D29/02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陡壁深坑型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包括地质环境勘查,清坡处理,矿坑回填,加筋土坡填筑,挡墙设置,雨水排泄,坡顶防水,植被恢复,蓄水留存,变形监测等步骤,有效地结合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对采矿形成的矿山地形进行人工整治,达到恢复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的良好效果;利用废弃矿渣及当地黄土填筑的人工土坡贴护陡壁,既消除了深坑陡壁地貌存在的崩塌、滑落等地质灾害隐患,解决了采矿废弃物占用土地的问题,又便于植被覆盖,地貌恢复,使得复绿的山体与周边自然山貌融为了一体,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长,恢复了自然山貌,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贡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