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9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2738.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迷向剂及应用,所述迷向剂包括(Z)‑7‑二十碳烯‑11‑酮一种单体化合物或(Z)‑7‑二十碳烯‑11‑酮、(Z)‑7‑二十三碳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在所述混合物中,(Z)‑7‑二十碳烯‑11‑酮和(Z)‑7‑二十三碳烯的用量比为2:1。所述迷向剂应用时,需制备为迷向丝,布置于田间。本发明提供的专门干扰山茱萸蛀果蛾成虫交配的高效、稳定的性信息素迷向剂,专一性强、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经济高效,持效期长,可以用于田间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并减少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山茱萸药材的用药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85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2739.9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害虫监测和诱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诱芯及诱捕装置,所述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包括(Z)‑7‑二十碳烯‑11‑酮的单一化合物,或者(Z)‑7‑二十碳烯‑11‑酮与(Z)‑7‑二十三碳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引诱山茱萸蛀果蛾雄虫的引诱剂,其专一性和引诱力强、绿色无污染且不伤害天敌、使用方便,利用其制备的诱芯以及配套诱捕装置,不仅能够达到监测和防控山茱萸蛀果蛾的目的,而且能够用于林间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减少林间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山茱萸药材的用药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979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1505427.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一株从根腐病人参中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转化天然人参皂苷Rb1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真菌分离法从根腐病人参中获得一株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 c271F,以其发酵菌,以人参皂苷Rb1为原料转化合成稀有皂苷,基于HPLC法将转化的稀有皂苷鉴定为F2、Rg3和CK。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绿色安全、得率较高、成本较低,为人参稀有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816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642155.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IPC: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山银花鉴别方法、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不同的标准山银花样品的红外光谱预处理后的数据集A及其鉴别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建立山银花的鉴别模型;所述预处理包括:从所述红外光谱的一维图谱中选择特征谱峰波段后,进行矢量归一化(SNV)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处理;将待测山银花样品的相应数据集B输入至所述鉴别模型中,得到所述待测山银花样品的鉴别信息;所述鉴别信息包括基原信息、和/或产地信息、和/或采收期信息。本发明建立的鉴别模型对山银花的上述信息鉴别的准确性好,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高了山银花鉴别和分级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对大批量的山银花样品进行鉴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9575.6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肉苁蓉寄主植物盆栽方法,寄主植物为梭梭、柽柳或者四翅滨藜,包括步骤:(1)准备培养容器和基质:培养容器采用毛毡育苗盆,培养基质采用营养土或沙土,将培养基质装入毛毡育苗盆中;按体积比计,营养土包括3‑5∶3‑5∶1‑3∶1的泥炭土、细沙、蛭石、珍珠岩,沙土包括4‑6∶1的细沙、泥炭土;(2)移栽肉苁蓉寄主植物幼苗:取7个月‑18个月生的幼苗,移栽进毛毡育苗盆中;(3)肥水管理:将盆栽肉苁蓉寄主植物置于室外管理,注意培养基质湿度,防止培养基质发生干旱或水涝,在6‑9月浇灌营养液2‑3次,营养液为改良的霍格兰氏液。采用本发明方法,肉苁蓉寄主植物生长良好,为后续成功接种肉苁蓉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898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225665.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包含该性引诱剂的诱芯,及该性引诱剂和诱芯用于防治咖啡脊虎天牛的用途。特别地,所述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包含长叶环烯和荜澄茄油萜烯以及任选的辅料,其中长叶环烯和荜澄茄油萜烯以特定的比例存在。所述咖啡脊虎天牛性引诱剂能有效诱杀大量咖啡脊虎天牛雄性成虫,可以用于咖啡脊虎天牛种群监测和防治,其对该虫的诱杀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44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64308.2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北京百禾乐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G13/00 , A01M1/14 , C09J10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微小害虫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其包含可溶性淀粉、超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和蒸发抑制剂。本申请的组合物通过超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以可溶性淀粉为粘性成分,通过渗入害虫附肢缝隙内部或者渗入害虫藏身的植物缝隙内部黏住害虫,防止其逃脱,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环保,简便杀虫的目的,且杀虫谱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30737.X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苁蓉寄主植物的鉴定方法,包括:采集连接在肉苁蓉植株上的寄生组织;将所述寄生组织的DNA与至少两种引物进行核酸扩增反应;检测扩增产物。本发明仅需以连接在肉苁蓉植株上的寄生根为鉴别材料,无需将寄主植物根系整个挖出,简单便利,易于操作,不仅保护了寄主植物本身,还有利于生态环境和植被的保护;同时本发明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准确溯源肉苁蓉的寄主植物,不仅为肉苁蓉的分类学及寄生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价值,而且为人工接种肉苁蓉提供科学指导。此外本发明首次发现盐生肉苁蓉寄生于菊科绢蒿属植物根部,并鉴定了聚头绢蒿的ITS序列,为肉苁蓉寄主植物物种鉴定提供了新的资源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0063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059313.3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枸杞瘿螨的防治方法,包括在所述枸杞瘿螨搭载携播寄主前,通过防治所述携播寄主,以阻断携播途径来防治所述枸杞瘿螨;和/或在所述枸杞瘿螨从所述携播寄主卸载前,通过防治所述携播寄主,以阻断携播途径来防治所述枸杞瘿螨。本发明提供的枸杞瘿螨的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早春枸杞瘿螨种群数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4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14805.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植物冻害和虫草害的用品、及其用途。本公开的用品是编织层和纤维层构成的双层复合编织土工布。当在植物种植地上铺设这种复合编织土工布后,可以有效延缓植物萌芽时间,使植物避开冻害期,同时使害虫为害期与植物的生育期不同步。本公开的复合编织土工布还能够有效阻止害虫的为害、预防草害以及保持土壤的墒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