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红瘿蚊植物源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026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461.5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红瘿蚊植物源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采自健康枸杞植株的新鲜花蕾3-5g,放入气体洗瓶中,并将所述气体洗瓶与瓶塞套合封闭;在所述气体洗瓶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洁净空气源连通,所述出气口与空气收集装置连通,用于将所述气体洗瓶中的空气替换为不含杂质的洁净空气;将所述出气口与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管连通;由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气体洗瓶内持续注入洁净空气,再由所述出气口排出至所述吸附管上,如此循环采气,连续收集数小时;采集完毕后,对采集到的气体采用极性有机溶剂淋溶洗脱,得到枸杞红瘿蚊引诱剂。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0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392075.4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檀香或假蒿等诱集植物在防治黄野螟上的用途,属于植物害虫生物物理防治方法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即在白木香林中种植诱集植物;然后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开花的诱集植物上方或旁边空旷位置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本发明对黄野螟的杀虫效果好,每盏灯每天杀虫可达上千头,为高效防治黄野螟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次,本发明是在黄野螟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尤其是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黄野螟的虫口密度和基数;此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本发明方法不用化学农药,既不存在环境污染,也避免了沉香药材的农药残留问题。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山银花鉴别方法、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164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642155.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山银花鉴别方法、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不同的标准山银花样品的红外光谱预处理后的数据集A及其鉴别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建立山银花的鉴别模型;所述预处理包括:从所述红外光谱的一维图谱中选择特征谱峰波段后,进行矢量归一化(SNV)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处理;将待测山银花样品的相应数据集B输入至所述鉴别模型中,得到所述待测山银花样品的鉴别信息;所述鉴别信息包括基原信息、和/或产地信息、和/或采收期信息。本发明建立的鉴别模型对山银花的上述信息鉴别的准确性好,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提高了山银花鉴别和分级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对大批量的山银花样品进行鉴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