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7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03458.6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围岩变形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利用监测设备获取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围岩变形的监测数据作为算法的学习样本,建立基于萤火虫搜索算法优化的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组合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即运用萤火虫算法对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全局搜索来确定神经网络初始参数中延时阶数和隐含层单元个数的最优解;随后更新的神经网络对作为样本数据的学习样本重新展开学习训练,构建围岩变形预测模型;根据围岩变形预测模型的精度设定预测范围,自动输出围岩变形预测值。提高了网络学习效率和预测精度,同时扩大了预测外推的时间范围,使得围岩变形预测真正有效服务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87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317417.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接触式隧洞收敛监测系统收敛位移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安装;(2)数据采集;(3)初设最优平面方程;(4)建立优化目标函数;(5)求解最优平面;(6)坐标空间转换。本发明针对该新型接触式隧洞收敛监测系统实际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定位偏差,以各测点到平面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建立了求取最优监测平面的优化目标函数。并基于所得最优平面,提出将测点空间三维坐标转换算为该平面内二维坐标的计算方法,求解出现场原位监测试验各测点所对应的最优平面,并建立各点的初始二维坐标。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方法具有实用性强、误差较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92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17417.9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接触式隧洞收敛监测系统收敛位移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安装;(2)数据采集;(3)初设最优平面方程;(4)建立优化目标函数;(5)求解最优平面;(6)坐标空间转换。本发明针对该新型接触式隧洞收敛监测系统实际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定位偏差,以各测点到平面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建立了求取最优监测平面的优化目标函数。并基于所得最优平面,提出将测点空间三维坐标转换算为该平面内二维坐标的计算方法,求解出现场原位监测试验各测点所对应的最优平面,并建立各点的初始二维坐标。本发明所述的计算方法具有实用性强、误差较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052171.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大跨度洞库格栅拱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浇筑格栅拱骨架:在特大跨度洞库开挖之前,先沿着洞库外轮廓线施作纵横交叉的微型隧道,然后利用钢筋混凝土填充该纵横交叉的微型隧道,形成格栅拱骨架,此时格栅拱骨架嵌入围岩;步骤二、开挖特大跨度洞库的主洞库:采用多级分步的开挖方法来完成整个主洞库的挖掘,且在每步开挖施工完成后,均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来稳定围岩。因此,本发明能够在特大跨度洞库开挖前其轮廓线周边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刚度和稳定性的保护层,在该格栅拱架的支护下能有效预防特大跨度洞库在开挖过程中产生变形、坍塌等质量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47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7562.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混合型失效主裂缝扩展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试件表面形成散斑点;(2)将试件固定在加载系统上;(3)记录散斑点的初始位置信息;(4)启动加载系统和量测系统;(5)计算试件表面的应变场与位移场;(6)绘制水平位移参考线;(7)判别变形区域;(8)利用量测系统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调整应变场中的应变阈值,使应变场与位移场相吻合;(9)在应变场中,在失效主裂缝的扩展路径上设置多个监测点;(10)捕捉每个监测点的突变时间并计算裂缝的瞬时扩展速率、裂缝萌生位置与起裂时间。本发明提高了计算混合型失效主裂缝扩展速率的准确性,扩大了测量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34652.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硬岩的中高应变率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应用方法,包括首先在工程原位岩体中取芯制备岩石试样,并在试验前测量包括该试样纵向超声波波速在内的基本物理参量;随后对岩石试样开展单轴SHPB压动态力学试验,并再次测量试验后试样的纵波波速;根据SHPB理论计算得到岩样应力应变曲线,并基于纵波波速和峰值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岩石材料损伤起始应变阈值;最后通过适用于硬岩的中高应变率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对SHPB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准确的模型参数。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立的适用于硬岩的损伤模型脱离了材料试验的结果分析,未考虑应变率效应对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而不能实际客观地反映试验损伤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1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1052171.9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大跨度洞库格栅拱架支护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浇筑格栅拱骨架:在特大跨度洞库开挖之前,先沿着洞库外轮廓线施作纵横交叉的微型隧道,然后利用钢筋混凝土填充该纵横交叉的微型隧道,形成格栅拱骨架,此时格栅拱骨架嵌入围岩;步骤二、开挖特大跨度洞库的主洞库:采用多级分步的开挖方法来完成整个主洞库的挖掘,且在每步开挖施工完成后,均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来稳定围岩。因此,本发明能够在特大跨度洞库开挖前其轮廓线周边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刚度和稳定性的保护层,在该格栅拱架的支护下能有效预防特大跨度洞库在开挖过程中产生变形、坍塌等质量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0017.3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估岩石断裂表面各向异性粗糙度的方法。将断裂表面划分为与岩石晶粒尺度相匹配的动态微元网格,通过计算每个微元在指定分析方向上的有效投影面积,并统计投影面积总和与基准平面面积的比值,量化粗糙度的方向依赖性。本发明借助双余弦修正模型,直接建立局部形貌与力学响应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精准捕捉损伤敏感区域的陡峭面特征,还能通过极坐标各向异性玫瑰图直观展现粗糙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4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7562.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混合型失效主裂缝扩展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试件表面形成散斑点;(2)将试件固定在加载系统上;(3)记录散斑点的初始位置信息;(4)启动加载系统和量测系统;(5)计算试件表面的应变场与位移场;(6)绘制水平位移参考线;(7)判别变形区域;(8)利用量测系统中的图像采集模块调整应变场中的应变阈值,使应变场与位移场相吻合;(9)在应变场中,在失效主裂缝的扩展路径上设置多个监测点;(10)捕捉每个监测点的突变时间并计算裂缝的瞬时扩展速率、裂缝萌生位置与起裂时间。本发明提高了计算混合型失效主裂缝扩展速率的准确性,扩大了测量手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