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13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1085932.X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尼龙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包括尼龙11、石墨烯和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所述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本发明提供的尼龙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和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能够提高尼龙11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时,石墨烯和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均起到的是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尼龙11的结晶速率。同时,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可大大增加与尼龙11基体材料化学键发生反应的几率。

    一种PA11/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821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085024.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A11/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PA11/RGO复合材料是将预处理的PA11和预处理的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模压机上下模及模具均升温至200~220℃,取出模具,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所述模具中,再将模具入放入模压机中进行压制成型后获得,其中:所述石墨烯的用量为PA11质量的0.05~1%。本发明在PA11中引入石墨烯(RGO)粒子,不仅使PA11的晶体结构由α晶型变成γ晶型,促进了PA11的结晶行为,还提升了PA11的冲击性能、介电常数、磁导率和回损,降低PA11的生产成本。

    利用离子交联改性再生ABS/HIP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58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691806.5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利用离子交联改性再生ABS/HIP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废旧ABS/HIPS共混改性材料由熔融共混方法制成,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物料包括所述物料包括:废弃家电用ABS 70份,废弃家电用HIPS 30份,橡胶0~10份;有机过氧化物0~0.2份,ZDMA 0~4份。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废旧ABS/HIPS共混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为28MPa左右,缺口冲击强度高于2.5kJ/m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高于10g/10min。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废旧ABS/HIPS材料由于相容性差导致机械性能差,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

    一种PA11/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2821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85024.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A11/RG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PA11/RGO复合材料是将预处理的PA11和预处理的石墨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将模压机上下模及模具均升温至200~220℃,取出模具,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所述模具中,再将模具入放入模压机中进行压制成型后获得,其中:所述石墨烯的用量为PA11质量的0.05~1%。本发明在PA11中引入石墨烯(RGO)粒子,不仅使PA11的晶体结构由α晶型变成γ晶型,促进了PA11的结晶行为,还提升了PA11的冲击性能、介电常数、磁导率和回损,降低PA11的生产成本。

    一种碳化硅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976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65322.4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石墨粉和碳化硅放入研钵中充分混匀,之后加入液体石蜡,将其充分研磨、混匀制成糊状物;将制好的糊状物填充到聚四氟乙烯管中压实,最后将电极表面打磨、抛光得到电极;(2)在BR缓冲溶液中,利用三电极体系,对步骤(1)制备的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扫描,直到得到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将电极取出,用二次去离子水洗净,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碳化硅修饰碳糊电极。与裸碳糊电极相比,用本发明制备的碳化硅修饰碳糊电极对Hg2+的测定有着明显的提高。

    一种PA11/UiO-66-NH2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4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5833.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A11/UiO‑66‑NH2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混合基质膜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法制备UiO‑66‑NH2,并使用FTIR、XRD对其进行物性表征分析微观结构,然后在合成MOF填料的基础上,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不同组分含量以及不同合成温度的PA11/UiO‑66‑NH2复合膜,使用SEM、XRD、FTIR、TG、WCA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物性表征分析,探究MOF负载含量和制备时温度对于其天然气除水性能的影响。本发明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面亲水性以及分离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保持了PA11原有的良好热稳定性,渗透性与H2O/CH4选择性分别比纯PA11膜提高了43%和34%。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既定条件下更是可以为生产商新增每年140万元的利润以及为天然气供应商每年减少成本消耗约1000万元。

    活性天然产物莪术烯和异吉马呋内酯的手性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5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82491.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天然产物莪术烯和异吉马呋内酯的手性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廉价易得、商品化的天然手性源(+)‑马鞭草烯酮为初始原料,经过乙烯基格氏试剂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酸性条件下四元环定向开环反应得到酮化合物S;该酮化合物S接着发生γ‑丁烯酸内酯化反应,分别得到天然产物异吉马呋内酯及其差向异构体(8‑epi‑异吉马呋内酯);最后异吉马呋内酯和8‑epi‑异吉马呋内酯利用“一锅合成法”,经还原反应、酸催化脱水呋喃芳香化反应生成莪术烯。这种制备方法所用原料和试剂均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步骤简短,易于工业化生产,可以快速大量的合成莪术烯和异吉马呋内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功能和药用价值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种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2693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25454.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中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PBSeT 70~80份,Tannic acid 0~10份、且不为0,钛酸酯改性过的CaCO30~20份。本发明所述的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其中钛酸酯改性过的CaCO3和Tannic acid能够提高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耐穿刺性和拉伸模量,且耐穿刺强度和拉伸模量均随着Tannic acid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较为适宜,可提高PBSeT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耐穿刺强度和拉伸模量,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利用离子交联改性再生ABS/HIP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583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691806.5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利用离子交联改性再生ABS/HIP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废旧ABS/HIPS共混改性材料由熔融共混方法制成,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物料包括所述物料包括:废弃家电用ABS 70份,废弃家电用HIPS 30份,橡胶0~10份;有机过氧化物0~0.2份,ZDMA 0~4份。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提供的废旧ABS/HIPS共混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为28MPa左右,缺口冲击强度高于2.5kJ/m2,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高于10g/10min。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废旧ABS/HIPS材料由于相容性差导致机械性能差,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