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粗集料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9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093062.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单一粗集料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破碎试验确定单一粗集料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用分形维数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粗集料筛分、烘干、统计粒径后进行破碎试验,破碎试验后进行二次筛分和称重,然后通过绘制集料破碎后小于4.75mm颗粒累计质量与粒径的关系分布曲线,计算拟合后的直线斜率,通过斜率得出分形维数,通过得出的分形维数计算集料级配;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混合粗集料破碎试验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89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093050.1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粗集料破碎试验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测试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不同强度混合集料的破碎试验,并进一步确定各种情况混合集料分形维数的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混合集料筛分制样,烘干,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装入试筒进行破碎试验,试验后进行二次筛分和称重,绘制混合集料破碎后颗粒小于4.75mm颗粒累计质量和粒径的关系分布曲线,计算拟合直线斜率,根据斜率计算得出分形维数;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测试领域。

    一种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898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401775.8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目前基坑支护桩的问题,为了实现更好的理论分析和模拟教学,也为了完成合理支护设计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公开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成本低的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一种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套筒横向贯穿侧梁设置,套筒相对侧梁的外端连接有空心螺纹杆,套筒内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插入空心螺纹杆内,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套筒内的活塞上,传力杆贯穿限位板设置,承压板和模型桩之间设置有垫块,承压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两个传力板连接在一起,两个传力板呈“八”字排列,连接板上设置有U型槽,传力杆插入U型槽内,并通过连接销将传力杆固定在连接板上;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室内模拟领域。

    一种单支撑式结构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06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01766.9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成本低的单支撑式结构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方法;首先按设定的侧静止土压力形式施加支护桩桩侧初始土压力,然后对模拟装置中一侧的最顶层的加载装置a1的加载把手进行旋转,布置在模型桩右侧的对称加载装置的套数b1对模拟桩继续作用,根据模拟工况依次卸载至单支撑加载位置以上所有加载装置ai,使模拟桩两侧力达到平衡后,把与单支撑加载位置对应的已卸载的右侧施压组件按需加载的内支撑力大小对支护桩再次加载,实现单支撑加载模拟,最后按预定工况依次卸载单支撑下部右侧的施压组件,直至完成基坑开挖侧所有范围内土体卸载,从而实现单支撑支档结构桩侧内、外侧土压力变化的动态模拟。

    一种等效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98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401770.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效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模拟方法,实现了对水平受荷桩(可选择增加桩顶轴向力)受力过程的物理模拟和可视化教学,对水平受荷桩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压组件和传压组件对应连接在一起对设置在反力框架内的模型桩平行于桩顶水平力施加方向施加了初始土压力,侧向摩擦系统在平行于水平力加载方向模型桩两个侧面施加了桩侧摩擦力,桩身测试系统用于测试模型桩桩身各个截面压力和位移的变化,通过桩顶水平向加载系统和桩顶竖向加载系统对模型桩桩顶分级施加水平循环力或预先在桩顶施加竖向力,并测试分级施加水平循环力过程中桩顶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由此实现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的模拟。

    由破碎试验确定道路基层用混合粗集料级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6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3048.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由破碎试验确定道路基层用混合粗集料级配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测试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通过预确定级配最大粒径区间混合集料的破碎试验,确定不同强度混合集料级配的方法,针对性强,级配更合理;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混合集料筛分制样,染色,烘干,均匀混合,装入试筒进行破碎试验,试验后进行二次筛分和称重,然后确定混合最优质量比,通过最优质量比确定分形维数,通过分形维数确定混合集料级配;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测试领域。

    一种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898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1775.8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目前基坑支护桩的问题,为了实现更好的理论分析和模拟教学,也为了完成合理支护设计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公开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成本低的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一种用于基坑开挖过程的加载装置,套筒横向贯穿侧梁设置,套筒相对侧梁的外端连接有空心螺纹杆,套筒内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插入空心螺纹杆内,定位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套筒内的活塞上,传力杆的贯穿限位板设置,承压板和模型桩之间设置有垫块,承压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两个传力板连接在一起,两个传力板呈“八”字排列,连接板上设置有U型槽,传力杆插入U型槽内,并通过连接销将传力杆固定在连接板上;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室内模拟领域。

    一种等效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9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401770.5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效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模拟方法,实现了对水平受荷桩(可选择增加桩顶轴向力)受力过程的物理模拟和可视化教学,对水平受荷桩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压组件和传压组件对应连接在一起对设置在反力框架内的模型桩平行于桩顶水平力施加方向施加了初始土压力,侧向摩擦系统在平行于水平力加载方向模型桩两个侧面施加了桩侧摩擦力,桩身测试系统用于测试模型桩桩身各个截面压力和位移的变化,通过桩顶水平向加载系统和桩顶竖向加载系统对模型桩桩顶分级施加水平循环力或预先在桩顶施加竖向力,并测试分级施加水平循环力过程中桩顶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由此实现水平受荷桩受力过程的模拟。

    一种单支撑式结构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0616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401766.9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设计合理、使用灵活、成本低的单支撑式结构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方法;首先按设定的侧静止土压力形式施加支护桩桩侧初始土压力,然后对模拟装置中一侧的最顶层的加载装置a1的加载把手进行旋转,布置在模型桩右侧的对称加载装置的套数b1对模拟桩继续作用,根据模拟工况依次卸载至单支撑加载位置以上所有加载装置ai,使模拟桩两侧力达到平衡后,把与单支撑加载位置对应的已卸载的右侧施压组件按需加载的内支撑力大小对支护桩再次加载,实现单支撑加载模拟,最后按预定工况依次卸载单支撑下部右侧的施压组件,直至完成基坑开挖侧所有范围内土体卸载,从而实现单支撑支档结构桩侧内、外侧土压力变化的动态模拟。

    单一粗集料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93062.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单一粗集料确定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破碎试验确定单一粗集料分形维数的方法及用分形维数确定集料级配的方法;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粗集料筛分、烘干、统计粒径后进行破碎试验,破碎试验后进行二次筛分和称重,然后通过绘制集料破碎后小于4.75mm颗粒累计质量与粒径的关系分布曲线,计算拟合后的直线斜率,通过斜率得出分形维数,通过得出的分形维数计算集料级配;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