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座及炉盖吊挂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1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74069.6

    申请日:2024-08-26

    Inventor: 刘斌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具座以及包括该吊具座的炉盖吊挂系统,吊具座包括适于固定至电炉炉盖上的基座箱体,基座箱体上设有吊钩出入口,基座箱体内设有用于与吊钩挂载配合的吊挂点以及供吊钩穿行的挂钩导向通道和卸钩导向通道,挂钩导向通道和卸钩导向通道分别在吊钩出入口处和吊挂点处相交汇。本发明中,设计挂钩导向通道和卸钩导向通道,通过吊钩的升降可以实现自动挂钩和自动卸钩,吊装件与电炉炉盖之间不用保持连接关系,能有效地提高电炉炉盖的在线维护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吊钩出入口交汇处设有第一单向结构,吊挂点交汇处设有第二单向结构,提高挂钩导向通道与卸钩导向通道之间的防串扰性,保证挂钩和卸钩操作的可靠性,提高电炉炉盖维护的安全性。

    一种高炉炉前自动换铁钎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3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04116.1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前自动换铁钎的方法,包括:换钎小车运行到拆钎位,通过换钎小车上的换钎机器人执行拆钎操作;换钎小车运行到扔钎位进行扔钎操作;换钎小车运行到取钎位,由换钎机器人抓取新钎;抓取新钎后,换钎小车运行到装钎位,通过换钎机器人将新钎安装至开铁口机上;装钎操作完成后,换钎小车复位。本发明中,拆钎、扔钎、取钎、装钎均由换钎机器人执行,可以完全取代人工作业,实现了拆钎、扔钎、取钎、装钎的全自动作业,从而实现高炉炉前自动换钎作业,将操作人员从恶劣的环境及复杂繁琐的工序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换钎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铁钎供给单元及高炉开铁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604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3200.7

    申请日:2021-01-11

    Inventor: 张文凤 刘斌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钎供给单元,包括储钎料斗和铁钎取料机构,储钎料斗包括上宽下窄的承料槽以及连接于承料槽底端的下料段,下料段内设有下料通道并且该下料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直径的两倍,铁钎取料机构设于下料通道的出口端处。另外还涉及一种高炉开铁口装置,包括开铁口机、上述的铁钎供给单元以及用于将供给的铁钎安装至开铁口机上的换钎单元。本发明采用储钎料斗储存高炉生产所用铁钎,将储钎料斗设计为包括承料槽和下料段,承料槽采用上宽下窄的结构,能有效地增大铁钎储存量;通过设计下料通道的宽度小于铁钎直径的两倍,可保证铁钎逐根下料,便于换钎操作。

    一种适用于连续热镀锌工艺生产的轴套、轴承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7978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345304.7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热镀锌工艺生产的轴套、轴承座装置,包括轴套和轴承座,轴套包括轴套基体和轴套套环,轴套基体具有一外圆柱面,轴套套环固定在轴套基体的外圆柱面上;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和耐磨压块,轴承座本体的中部具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的正上方区域为承压区,其余区域为非承压区域,承压区上具有一轴承座开口,耐磨压块固定安装在该轴承座开口内;安装孔非承压区的内壁在该轴承座本体径向上的截面为楔形结构,该楔形结构越靠近安装孔的中心其截面的宽度越小,让进入轴承摩擦面的固体锌渣能快速排出,减少颗粒磨损,从而提高该轴承座和轴套的使用寿命。

    一种高炉炉顶的中心喉管及其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8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0463652.2

    申请日:2017-06-19

    Inventor: 张文凤 刘斌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炉顶的中心喉管及其更换方法,卡挂下压圈固定在布料器的上口上,将中心喉管喉管本体放入布料器中与布料溜槽相对,使得卡挂下压圈及卡挂上压圈能够通过凸台相互卡固。卡挂上压圈外伸凸台能够穿过卡挂下压圈相邻两个凸台间的凹槽间隙;卡挂上压圈的外伸凸台上设置吊耳,共计设置至少四个吊耳。在整个更换过程2组共4个吊耳的交接使用一次。无需提升中心喉管到下密封阀检修门处,无需切割上压圈即可直接将中心喉管下降至接近布料溜槽处。达到中心喉管更换速度更快,节约人力物力,安全系数高的目的。

    高炉炉顶煤气放散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39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94752.X

    申请日:2018-12-25

    Inventor: 刘斌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炉顶煤气放散系统,包括煤气上升管路,所述煤气上升管路连接有煤气回收管路及至少一条炉气放散管路,所述炉气放散管路终端设置有炉气放散阀。该高炉炉顶煤气放散系统还包括除尘室,所述除尘室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除尘室内设有向其室腔内喷水的内喷淋机构,各所述炉气放散阀均收容于所述除尘室内。本发明提供的高炉炉顶煤气放散系统,通过设置除尘室将各炉气放散阀包围于内,并在除尘室内设置内喷淋机构,对排入除尘室内的煤气进行洗涤除尘,提高放散煤气的洁净程度,降低煤气放散的颗粒物污染。

    一种自动存取样柜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45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55614.4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存取样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顶部设有进样口且底部设有出样口,所述柜体内划分有至少一个存样区,每一所述存样区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立有多块隔板;每相邻两所述隔板的板面相对且围设形成一存样隔间,用于自下而上逐个堆存样瓶;所述柜体内布置有投放装置和分拣装置,其中,所述投放装置布置于所述柜体顶部,所述投放装置用于在所述进样口处承接样瓶并投放至对应的所述存样隔间内,所述分拣装置用于分拣出待取样瓶。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存取样柜,可实现样瓶接触存放,可有效地提高存取样柜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布料器半闭式可逆水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06206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934050.1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器半闭式可逆水冷装置,包括布料器旋转体、壳体、水泵、齿轮和齿圈。所述齿圈为环状内齿齿轮,齿圈固定在壳体上,水泵的动力输入轴与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旋转体内部包括半封闭的冷却水路,所述旋转体旋转时,驱动水泵转动,从而驱动冷却水路中的冷却水流动;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第一出入水管、第二出入水管、第一出入水槽、第二出入水槽、泵第一出入水管、泵第二出入水管和下部冷却通道。本发明能够实现水泵在布料器内部的正常工作,经水泵加压后的冷却水能够以更高的流动速度完全充满冷却水路的各个部位,从而提高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效率,提升冷却效果。同时,可实现冷却水与布料器内部油污和粉尘的有效隔离,从而避免冷却水路的结垢、堵塞等现象。

    一种布料器水冷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6900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938569.7

    申请日:2015-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料器水冷装置,包括布料器旋转体和布料器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布料器旋转体上的冷却水循环回路,其包括入水通道、出水通道、入水槽、出水槽和下部冷却通道;入水通道穿过布料器壳体,其将低温的外部冷却水引到内部,出水通道穿过布料器壳体,其将参与循环后高温的内部冷却水引到外部;入水槽上部连接入水通道,下部连接下部冷却通道,出水槽上部连接出水通道,下部连接下部冷却通道。本发明通过液面高度差为冷却水提供循环动力,使其完全充满冷却水路的各个部位,达到冷却效果,同时,可实现冷却水与布料器内部油污和粉尘的有效隔离,从而避免冷却水路的结垢、堵塞等现象。

    稀油密封煤气柜用闭式油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785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91349.4

    申请日:2017-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B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油密封煤气柜用闭式油循环系统,包括设在通风气楼内的柜顶油箱、设在活塞板顶面的活塞油箱、活塞油沟、底部油沟以及一套油泵站、油上升管和油下降管,油上升管的进出口两端分别与油泵站和柜顶油箱连通,油下降管为金属软管且进出口两端分别与柜顶油箱和活塞油箱连通,活塞油箱上设有若干个分油管,分油管的进出口两端分别与活塞油箱和活塞油沟连通,分油管的出口端沿活塞油沟均匀分布。该系统在实现密封油的可靠供应的基础上,建设成本低、管理方便、避免了泼洒和泄漏现象、运行成本低、维护了工作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