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0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0585432.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总体布置和装卸工艺及其系统,集装箱码头包括海轮码头、驳船码头、海轮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驳船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集装箱堆场和陆侧交互区六部分;装卸系统由岸桥、驳船装卸船天车、海轮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驳船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立体自动化堆场装卸系统组成;其装卸工艺步骤经过卸船、驳船码头装卸船、集装箱集港疏港装卸、集装箱堆场倒箱装卸后完成。总体布置的各功能区布置紧凑,陆域利用率高,水平运距短,无干扰能耗低。整个装卸系统和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控制系统简单,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5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423750.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系统及其装卸方法,涉及集装箱码头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船舶、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和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上均设有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本发明通过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岸线布置,通过在堆场海侧端设置港外集卡调头区的方式,实现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车辆直接进堆场进行装卸功能,码头各功能区布置紧凑,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域间分界清晰,作业无干扰能耗低,堆场装卸灵活,且能很好的解决现行垂直布置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箱区长度不能过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983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274071.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江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系统包括自动化岸桥、单悬臂ARMG、无人驾驶集卡、港内外集卡交互系统等,港内外集卡交互系统布置在堆场后方,用于陆路集疏运集装箱港内外交换,包括交互箱临时堆存作业区和交互箱直装直卸作业区,两区分别采用双悬臂ARMG和固定式龙门吊作业。本发明引入无人驾驶集卡,在实现港区内装卸系统全自动化运行的基础上,大幅降低自动化水平运输作业的设备成本和配套土建设施成本,有效解决常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系统水平运输作业能耗高、设备成本高、车流周转效率低的问题;而港内外集卡交互区系统的设置有效地规避了港内无人驾驶集卡与普通集卡交叉作业存在的安全、法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830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810242839.4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砂石料堆载和倒载的移动式皮带输送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伸缩摆动式皮带输送机、伸缩式皮带输送机、普通皮带输送机、物料转载机、斗轮取料机等,伸缩摆动式皮带输送机为作业线头部堆料作业单元,伸缩式皮带输送机与堆料作业单元相接,为衔接单元和头部堆料作业的供料单元,若干普通皮带输送机为作业线中间单元,物料转载机为作业线尾部供料端中转单元,斗轮取料机用于倒载施工,为作业线尾部取供料单元。本发明利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连续性物料输送系统,实现堆载、倒载施工中物料的高效转运,可降低施工现场因人机数量多引起的作业安全风险和施工组织难度,同时减少作业设备和人力投入,节省能耗,降低施工综合单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603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289776.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层作业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方法,包括:建立码头设计方案库:其中包括基于堆场尺度,设置堆场布置形式的目标函数,并形成基于不同目标值的堆场布置形式方案库,目标函数为如下形式:其中,L1为侧边码头长度,H为堆场纵深,ε为侧边码头系数,α1为侧边码头判别系数,H1为堆场装卸设备作业距离,α2为堆场布置形式判别参数,A1=1时堆场采用平行码头布置形式,A1=2时堆场采用垂直码头布置形式;将实际项目的参数进行计算,依据码头设计方案库确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各个区域的布置方案并进行组装。本发明可形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大简化设计过程,节省人力和时间,易于在港口工程设计中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5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5504.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大水位差的全天候作业码头及其装卸作业方法,包括:浮体机构,其平行于岸线离岸设置,包括浮体和钢架棚,所述浮体具有垂直连接的浮体底座和两侧浮体坞墙,浮体底座没于水位以下,所述钢架棚具有垂直连接的棚体顶板和多个支架,两个浮体坞墙支撑设置在多个支架的底部;浮箱,其设置在所述浮体机构的近岸侧,且所述浮箱与一浮体坞墙的外侧壁固定刚性连接,所述浮箱的顶部安装有钢桥架;活动钢引桥,其近岸侧铰接陆域基础,离岸侧与钢桥架的顶部铰接,所述活动钢引桥的离岸端部穿过支架伸入至浮体机构内。本发明所述浮体的高程随水位变化而变化,提高码头可作业时间,浮体上加盖顶棚,避免运输过程受风浪和雨水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32690.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梳状结构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边装卸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船舶、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和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上设有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本发明在两堆场成组布置且配置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在轨内设置港外集卡作业区及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的方式,实现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车辆直接进堆场进行装卸功能,并有效突破外集卡在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转弯半径限制及提高港外集卡转弯通行的效率,码头各功能区布置紧凑,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域间分界清晰,作业无干扰能耗低,堆场装卸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5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040362.8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全环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装卸方法,包括码头、岸桥、岸桥装卸区、IGV装卸区和集装箱装卸堆放区,IGV车在港口地面的IGV装卸区和岸桥装卸区内运作;集装箱装卸堆放区包括外集卡停车区和堆放二层,外集卡停车区用于停放外集卡,外集卡停车区位于港口地面,架空后形成堆放二层,地面二层包括集装箱堆场、外集卡通道、横一路和横二路,为外集卡运行区域,同时堆放集装箱。单悬臂轨道吊和岸桥对集装箱吊装作业,通过IGV车和外集卡的调运,完成船舶集装箱的装船、卸船、集港和疏港作业。整个装卸系统技术成熟可靠,控制系统简单,安全无干扰装卸作业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32690.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5G6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梳状结构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边装卸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码头本体、集装箱船舶、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和集装箱堆场装卸系统,前沿自动化装卸系统包括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前沿自动化装卸区和前沿特殊集装箱装卸区上设有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本发明在两堆场成组布置且配置单悬臂自动化轨道吊,在轨内设置港外集卡作业区及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的方式,实现港内外集装箱水平运输车辆直接进堆场进行装卸功能,并有效突破外集卡在堆场海侧端部设置调头区转弯半径限制及提高港外集卡转弯通行的效率,码头各功能区布置紧凑,自动化与非自动化区域间分界清晰,作业无干扰能耗低,堆场装卸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87506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85432.1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3/004 , B65G67/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总体布置和装卸工艺及其系统,集装箱码头包括海轮码头、驳船码头、海轮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驳船码头前沿作业地带、集装箱堆场和陆侧交互区六部分;装卸系统由岸桥、驳船装卸船天车、海轮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驳船码头前沿立体轨道水平运输系统、立体自动化堆场装卸系统组成;其装卸工艺步骤经过卸船、驳船码头装卸船、集装箱集港疏港装卸、集装箱堆场倒箱装卸后完成。总体布置的各功能区布置紧凑,陆域利用率高,水平运距短,无干扰能耗低。整个装卸系统和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控制系统简单,造价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