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雪化冰的地热供热段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21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53165.X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热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雪化冰的地热供热段换热装置。供热段换热装置包括传输管路单元和换热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融冰系统中,换热机组1与传输管路单元相连,传输管路单元与换热管单元相连;传输管路单元包括可控流量的流量计Ⅰ、总出水管、增压泵、总回水管,换热管单元包括地热融冰管路,地热融冰管路由换热管组成。可控流量的流量计将传输管路中流体变为低雷诺数层流形式,再通过增压泵将换热管中的流体变为高雷诺数的湍流形式;并且,通过改变换热管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流体的雷诺数,其湍流流动更加复杂,热对流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076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256693.7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在灌注支护桩之间的能源支护桩,所述能源支护桩包括灌注支护桩段、支护桩换热井和深层换热井,所述支护桩换热井设置在所述灌注支护桩段内部,所述深层换热井设置在所述支护桩换热井的底部并相连通形成深层埋管通道,所述深层埋管通道内设有能源桩换热管,所述能源桩换热管的进水管、出水管接入室内换热机组。本发明的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对灌注支护桩进行二次开发与能源桩技术相结合开发为能源支护桩,在不影响原有功能基础上提取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为上层建筑供能,解决了灌注支护桩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废弃造成浪费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装配式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332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59901.2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装配式路面结构。该装配式路面结构包括路面组件单元和挡风结构,路面组件单元从下至上依次为混凝土板、保温板、碳纤维发热膜、混凝土板;路面组件单元的四个转角处和两条长边的中间处都为榫槽,榫槽与蝴蝶榫的一侧榫头装配形成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结构实现相邻路面组件单元之间的固接;处于上层的混凝土板的下表面內陷形成容纳保温板和碳纤维发热膜的凹槽;所述挡风结构为装配式路面结构的侧壁。本发明解决了高寒地区传统现浇路面技术的不足之处,显著提高了路面的耐久性、融冰效率和行车安全性。

    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076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256693.7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在灌注支护桩之间的能源支护桩,所述能源支护桩包括灌注支护桩段、支护桩换热井和深层换热井,所述支护桩换热井设置在所述灌注支护桩段内部,所述深层换热井设置在所述支护桩换热井的底部并相连通形成深层埋管通道,所述深层埋管通道内设有能源桩换热管,所述能源桩换热管的进水管、出水管接入室内换热机组。本发明的基于深层埋管能源支护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对灌注支护桩进行二次开发与能源桩技术相结合开发为能源支护桩,在不影响原有功能基础上提取深层地热清洁能源为上层建筑供能,解决了灌注支护桩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废弃造成浪费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