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238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17840.9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年冻土区路基块石层装配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筛选出设计粒径范围的石料,组装成多组块石单元体,测试块石单元体孔隙率,将孔隙率最大对应的粒径组配比作为最优粒径组配比;按最优粒径组配比石料进行组装成块石单元体,称重;步骤S2、在待施工场地上施工下承层,标示块石单元体的铺设位置;步骤S3、将块石单元体按序吊装,压实,得到块石层的孔隙率;步骤S4、在块石层上铺设土工布。本发明这样通过优化粒径组配比,能够实现路基块石层孔隙率的最大化,从而最大化发挥路基块石层的降温效能,此外在路基施工现场采用块石单元体装配成块石层,实现路基装配化、机械化施工,块石层整体刚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98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42895.5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片块石‑通风板复合路基的施工方法,首先进行片块石备料,底垫层检测合格后,一次性倾填片块石,填筑整型、找平填塞,静压碾压;在片块石上填筑碎石,整平静压碾压,在碎石层上铺设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上方铺筑砂砾垫层及土工格栅,完成路基施工;路基顶面铺设高强隔水薄膜,安装通风板的浇筑模板,制作钢筋网并设置横向的PVC通风管,完成浇筑,顶部拉毛处理后,养生、脱模。本发明能达到降低片块石路基顶面温度,加强其内部对流换热效果,片块石层上部增设通风板后,由于通风作用,片块石层上部温度降低,增加了片块石层顶部和底部的温差,加强其对流换热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33963.4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32 , E01C1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抗冻融储热横向扩散通风路肩结构。以传统通风管、片块石材料为主的竖向温度调控措施很难达到预期降温效果。本发明于路基的顶面自下而上依次铺筑垫层和路面结构层,于路基的顶面之上、路面结构层的两侧沿道路方向垒砌通风砌块,通风砌块与路面结构层之间添加片块石。该结构调控目标直指冻土公路路基吸热源,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当路面温度开始升高时,片块石材料开始与路面结构层对流换热,将热量横向导出,在砌块通风孔的引流下,导入大气。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廉价,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且对该地区冻融循环作用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可与传统竖向调控措施配合使用,增强多年冻土路基温度调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525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58704.5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片块石对流降温效能的大尺度冻土路基冷却结构。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后,吸热面增大,吸收了更多的热量,为了保持路基体的热稳定性,需要更多的冷量来维持平衡,冷却路基。本发明包括沿路基横断面方向设置的横向通风板,横向通风板设置有多道横向的通风孔;横向通风板下依次为砂砾上垫层、片块石层和砂砾下垫层,其上为普通填土;横向通风板内设置有横向的受力钢筋和竖向的箍筋。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可长时间降低片块石层顶部的温度,从而引起片块石的上下层面的对流换热作用,从而达到冷却路基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917840.9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年冻土区路基块石层装配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筛选出设计粒径范围的石料,组装成多组块石单元体,测试块石单元体孔隙率,将孔隙率最大对应的粒径组配比作为最优粒径组配比;按最优粒径组配比石料进行组装成块石单元体,称重;步骤S2、在待施工场地上施工下承层,标示块石单元体的铺设位置;步骤S3、将块石单元体按序吊装,压实,得到块石层的孔隙率;步骤S4、在块石层上铺设土工布。本发明这样通过优化粒径组配比,能够实现路基块石层孔隙率的最大化,从而最大化发挥路基块石层的降温效能,此外在路基施工现场采用块石单元体装配成块石层,实现路基装配化、机械化施工,块石层整体刚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737542.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多功能测试协同CT扫描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力学实验技术领域,该装置整体可放置入CT设备内进行扫描,装置内分为正压仓和夹持区,正压仓内设有传压柱,传压柱将正压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夹持区用于放置装样器,夹持区设有形变导热弹性膜,传压柱还设有上端循环冷浴通道和上端渗流通道,装样器设有上端控温渗流器、下端控温渗流器、内置渗流通道、下端补液通道、扶正器和压力盒;通过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多项测试,在装置内完成测试环境的调节和改变,能够配套适用于CT设备,解决土体CT扫描条件下的细观形态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的问题,为宏观破坏研究提供必要的机理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16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37542.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多功能测试协同CT扫描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力学实验技术领域,该装置整体可放置入CT设备内进行扫描,装置内分为正压仓和夹持区,正压仓内设有传压柱,传压柱将正压仓分隔为上腔和下腔,夹持区用于放置装样器,夹持区设有形变导热弹性膜,传压柱还设有上端循环冷浴通道和上端渗流通道,装样器设有上端控温渗流器、下端控温渗流器、内置渗流通道、下端补液通道、扶正器和压力盒;通过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同时进行多项测试,在装置内完成测试环境的调节和改变,能够配套适用于CT设备,解决土体CT扫描条件下的细观形态过程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的问题,为宏观破坏研究提供必要的机理分析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737536.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准控温的冻土CT扫描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力学实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体、扫描仓、散热片、载物台、射线源、探测器、内部测温计、热成像仪、进口管、压力阀、流量控制减压器、入口测温计、一号电子开关、二号电子开关、出口管、出口测温计、三号电子开关、四号电子开关和冷浴系统,通过进口管和出口管将冷源提供给内腔,冷量导入扫描仓的冻土样品进行预冷,再通过管道将冷源提供给扫描仓,进而对冻土样品进行冷源循环式冷冻,使冻土样品所处环境整体进行降温,提高提高制冷效率并均匀降温;该扫描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低温冻土样品的CT无损扫描,采用预冷和终冷两种协同制冷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冻土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894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737536.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准控温的冻土CT扫描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力学实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体、扫描仓、散热片、载物台、射线源、探测器、内部测温计、热成像仪、进口管、压力阀、流量控制减压器、入口测温计、一号电子开关、二号电子开关、出口管、出口测温计、三号电子开关、四号电子开关和冷浴系统,通过进口管和出口管将冷源提供给内腔,冷量导入扫描仓的冻土样品进行预冷,再通过管道将冷源提供给扫描仓,进而对冻土样品进行冷源循环式冷冻,使冻土样品所处环境整体进行降温,提高提高制冷效率并均匀降温;该扫描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低温冻土样品的CT无损扫描,采用预冷和终冷两种协同制冷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冻土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36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633963.4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年冻土区抗冻融储热横向扩散通风路肩结构。以传统通风管、片块石材料为主的竖向温度调控措施很难达到预期降温效果。本发明于路基的顶面自下而上依次铺筑垫层和路面结构层,于路基的顶面之上、路面结构层的两侧沿道路方向垒砌通风砌块,通风砌块与路面结构层之间添加片块石。该结构调控目标直指冻土公路路基吸热源,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当路面温度开始升高时,片块石材料开始与路面结构层对流换热,将热量横向导出,在砌块通风孔的引流下,导入大气。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成本廉价,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且对该地区冻融循环作用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并可与传统竖向调控措施配合使用,增强多年冻土路基温度调控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