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9687.7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IPC: H01M4/96 , H01G11/32 , C01B32/05 , C01B32/205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碳电极材料包含碳质纤维(A)、石墨粒子(B)和将它们粘合的碳质材料(C),且满足下述要件:(1)将碳质材料(C)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C)时,Lc(C)小于10nm,(2)将碳质纤维(A)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A)时,Lc(C)/Lc(A)为1.0以上,(3)在碳质纤维(A)的结构体中,平均曲率为1R以上、平均纤维直径为5μm~15μm,(4)碳电极材料表面的键合氧原子数为碳电极材料表面的碳原子总数的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25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506632.6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IPC: D04H13/00 , D04H1/4382 , D01F6/94 , D01F1/10 , D06C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38 , D01F1/10 , D01F6/94 , D01F9/24 , D04H1/4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活性炭纤维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元件,所述活性炭纤维无纺布使用具有可减小元件的压力损失的纤维直径的纤维而构成,具有即使强力地卷绕到圆筒上也不破损的抗拉强度。本发明的活性炭纤维无纺布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在酚醛树脂中混合了选自由脂肪酰胺类、磷酸酯类、纤维素类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纺丝、固化而得到的酚醛系纤维进行无纺布加工之后进行炭化和活化而获得的,构成的活性炭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1μm~40μm,甲苯吸附率为20%~75%,无纺布的抗拉强度为4N/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57470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80019622.2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碳电极材料包含碳质纤维(A)、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和将它们粘合的碳质材料(C),满足下述要件:(1)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的粒径为1μm以下,(2)将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B)时,Lc(B)为10nm以下,(3)将碳质纤维(A)和碳质材料(C)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分别设为Lc(A)、Lc(C)时,Lc(C)/Lc(A)为1.0~5,(4)由氮气吸附法求出的介孔比表面积小于30m2/g,(5)碳电极材料表面的键合氧原子数为碳电极材料表面的碳原子总数的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80058043.1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Mn-Ti系电解液的情况下也使Mn离子稳定化而抑制初始充放电时的电池单元电阻的上升,且耐氧化性优异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碳电极材料。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包含碳质纤维(A)和粘结上述碳质纤维(A)的碳质材料(B),且满足下述要件。(1)将碳质材料(B)的利用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记作Lc(B)时,Lc(B)为10nm以上;(2)将碳质纤维(A)的利用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记作Lc(A)时,Lc(B)/Lc(A)为1.0以上;(3)碳电极材料表面的键合氧原子数为碳电极材料表面的总碳原子数的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5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024.0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1/00 , C08G2261/126 , C08J5/2256 , C08J2381/06 , C08L2205/05 , H01M8/1027 , H01M8/1032 , H01M8/1053 , H01M8/188 , Y02E60/528 , Y02P20/582 , C08G65/40 , C08G75/23 , C08G81/00 , C08L81/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学耐久性和耐热性优异、低电阻且抑制了钒离子渗透的钒系氧化还原电池用离子交换膜。一种钒系氧化还原电池用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通式(1)的成分以及含有磺酸基的成分。式中,X表示1价或2价的基团,表示腈基、酰胺基、酯基、羧基中的任意者,Z表示O原子、S原子中的任意者,Ar’表示2价的芳香族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9619.0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碳电极材料,其即使在使用了Mn‑Ti系电解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Mn离子稳定化并降低初期充放电时的电池电阻,并且抗氧化性极其优异。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包含碳质纤维(A)、石墨粒子(B)和将它们粘合的碳质材料(C),其满足下述要件:(1)将碳质材料(C)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C)时,Lc(C)为10nm以上,(2)将碳质纤维(A)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A)时,Lc(C)/Lc(A)为1.0以上,(3)碳质纤维(A)的结构体中,平均曲率为1R以上、平均纤维直径为5μm~15μm,(4)碳电极材料表面的键合氧原子数为碳电极材料表面的碳原子总数的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250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06632.6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IPC: D04H13/00 , D04H1/4382 , D01F6/94 , D01F1/10 , D06C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38 , D01F1/10 , D01F6/94 , D01F9/24 , D04H1/4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活性炭纤维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元件,所述活性炭纤维无纺布使用具有可减小元件的压力损失的纤维直径的纤维而构成,具有即使强力地卷绕到圆筒上也不破损的抗拉强度。本发明的活性炭纤维无纺布的特征在于,其是对在酚醛树脂中混合了选自由脂肪酰胺类、磷酸酯类、纤维素类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纺丝、固化而得到的酚醛系纤维进行无纺布加工之后进行炭化和活化而获得的,构成的活性炭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1μm~40μm,甲苯吸附率为20%~75%,无纺布的抗拉强度为4N/c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9773.8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锰/钛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负极中使用的碳电极材料,其能够降低初期充放电时的电池电阻,电池能量效率优异。一种锰/钛系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碳电极材料,其是在使用锰/钛系电解液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负极中使用的碳电极材料,所述碳电极材料包含碳质纤维(A)、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和将它们粘合的碳质材料(C),且满足下述条件:(1)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的粒径为1μm以下,(2)将石墨粒子以外的碳粒子(B)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设为Lc(B)时,Lc(B)为10nm以下,(3)将碳质纤维(A)和碳质材料(C)中的、通过X射线衍射求出的c轴方向的微晶尺寸分别设为Lc(A)、Lc(C)时,Lc(C)/Lc(A)为1.0~5,(4)由氮气吸附量求出的介孔比表面积为30m2/g以上,(5)碳电极材料表面的键合氧原子数为碳电极材料表面的碳原子总数的1%以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