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212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880776.2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绿地形态动态三维数据库构建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城市绿地的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建立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的平面属性表;建立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的高度属性表;建立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的结构属性表;计算出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的树冠体积指数;计算出各个绿地形态单元面要素各月对应的叶面积指数;在ArcScene平台上构建可视化的城市绿地形态动态三维数据库。该城市绿地形态动态三维数据库构建方法能够呈现城市绿地的三维形态,且三维形态能够跟随时间动态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87144.4
申请日:2021-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城市植被形态的城市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为:生成建筑、植被及地面模型;划分网格化模型;获得网格化的城市微气候数据;输出建筑微气候数据;建立植被透射率时间表;输出待模拟建筑的能耗模拟数据;对每栋建筑的能耗模拟数据进行展示。该城市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植被模型以及植被透射率带入模拟运算,从而实现城市建筑能耗模拟与城市植被形态的耦合,充分考虑了植被在改变小气候和遮挡太阳辐射两个方面对城市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将微气候模拟与建筑能耗模拟集成式模拟,实现几何模型与非几何参数在各模块间的共享和传递,大大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模拟运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41849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252707.3
申请日:2010-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Abstract: 秸秆水泥基复合多孔自保温材料是利用农田秸秆、水泥、工业废渣、发泡剂、防水剂、促凝剂、减水剂、水通过先发泡再与胶凝材料浆体混合的方法制备的一种新型轻质、高强、多孔的建筑自保温材料。秸秆-水泥基复合多孔保温隔热自保温材料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农田秸秆0.12~14.83%,水泥28.70~72.08%,工业废渣0.40~43.52%,发泡剂0.04~0.40%,防水剂0.06~0.89%,促凝剂0.11~1.45%,减水剂0.06~0.13%,水23.65~33.97%。本发明制备的秸秆水泥基复合多孔保温隔热自保温材料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农田秸秆和工业废渣等废弃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加工方面、勿需高温养护,同时保温隔热性能优良、力学强度高。具有节能、环保、利废、再生等突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912832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10181834.9
申请日:2010-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建筑用可自控风致雨载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储水箱、交流电驱动水泵及分水器,储水箱的出水口与交流电驱动水泵的进口连接,模拟实验装置还包括喷淋系统框架,在喷淋系统框架上设有按阵列分布的喷头,在每个喷头上连接有水平旋转电机且喷头与水平旋转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连接,在每行水平旋转电机上分别连接一根横梁,每根横梁与喷淋系统框架转动连接,在喷淋系统框架上设与横梁数量对应的垂直旋转电机,各垂直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各横梁连接;在交流电驱动水泵与分水器之间设电磁流量调节阀且交流电驱动水泵出水口与电磁流量调节阀入口连接,电磁流量调节阀出口与分水器入水口连接,分水器的各个出水口分别与各个喷头进水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433729.9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宏观尺度上城市形态测算城市建筑能耗的方法,属于城市建筑能耗测算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各个城市的历史城市形态数据,以获得与各个城市的城市总建筑能耗相关的各项城市形态指标;对各个城市的所属气候区域进行分类,并对各个城市的各项城市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和筛选,确定出各个气候区域的城市形态指标;以城市总建筑能耗以及各个城市形态指标构建对应气候区域的城市能耗关系方程,再利用历史城市形态数据通过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对各个气候区域的城市能耗关系方程进行拟合,获得各个城市能耗关系方程中的系数;确定待测算城市的所属气候区域,利用对应气候区域的城市能耗关系方程对待测算城市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86119.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冷岛价值评估的适建范围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研究范围内的自然生态要素相关资料,明确刚性保护范围;步骤二:汇总刚性保护范围图库,基于GIS平台叠合所有刚性保护范围图,得到基础适建范围图;步骤三:基于ENVI和AutoCAD平台获取不在刚性保护范围内的植被、水体斑块;步骤四:基于ENVI平台对不在刚性保护范围内的植被、水体斑块进行冷岛价值评估,得到冷岛价值分级图;步骤五:根据冷岛价值分级图对步骤二得到的所述基础适建范围图进一步分级,得到适建范围分级图;步骤六:在规划设计中应用适建范围分级图;从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初有效保护高级别冷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65851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811495995.8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能耗模型的简化方法,步骤包括:进行平面简化,导入城市建筑图形数据,对每栋建筑物的俯视轮廓线进行边线简化处理,消除凹凸边线;进行立面简化,在高度方向上利用等体积简化算法计算各个建筑物单体的简化后建筑层数;利用各个建筑物边线简化处理后的俯视轮廓线以及对应的简化后建筑层数建立各个建筑物单体的三维模型。该城市建筑能耗模型简化方法能够在城市中心区尺度上提出一套有效的几何简化方法,为实现城市能耗模拟提供建筑几何数据简化依据,在城市层面上对建筑群体简化并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对于研究城市能源的优化、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67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096517.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海量建筑高度智能化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和遥感影像融合;搭建U‑net架构,并使用公共及私人数据库进行识别训练,获取建筑基底;依托识别的基底,将遥感图分成若干矩形识别框,使每个识别框有且只有一幢建筑;依托自适应阈值分割,对每个识别框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边界线,并根据“斜率”与“长度”确定最终垂直边缘;获取每个建筑的质心坐标,作为“桥梁”,以方便建筑高度链接给其对应的建筑基底;选取代表建筑,计算固定比值RHS;最后,依托获取的垂直边缘长度与RHS,自动求出每幢建筑的高度,以实现城市海量建筑高度的智能化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487144.4
申请日:2021-05-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城市植被形态的城市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步骤为:生成建筑、植被及地面模型;划分网格化模型;获得网格化的城市微气候数据;输出建筑微气候数据;建立植被透射率时间表;输出待模拟建筑的能耗模拟数据;对每栋建筑的能耗模拟数据进行展示。该城市建筑能耗模拟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植被模型以及植被透射率带入模拟运算,从而实现城市建筑能耗模拟与城市植被形态的耦合,充分考虑了植被在改变小气候和遮挡太阳辐射两个方面对城市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将微气候模拟与建筑能耗模拟集成式模拟,实现几何模型与非几何参数在各模块间的共享和传递,大大减少了人力消耗,提高了模拟运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48685.9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业建筑逐时人员密度预测方法。确定3种商业建筑类型,并通过调研,分别获得实际逐时人员密度。用正态分布函数的叠加建立人员密度模型。其中,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的人员密度模型分别为2个、3个正态分布函数的叠加;专业店的模型为2个或3个正态分布函数的叠加。建立的模型包含参数a1,a2,a3,b1,b2,b3,c1,c2,c3,用城市因子交通可达性Tr和人口等级Po进行替换,以简化模型。最终发现,a1,b1,c1与Tr或Po呈强相关性,可用线性函数表示;a2,b2,c2与Tr、Po的相关性不强,用平均值表示;a3与a1,b3与b1,c3与c1分别呈二次函数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商业建筑逐时人员密度预测方法可服务于城市尺度及单体层面的能耗模拟,以及安全疏散系统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