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9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50891.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5~37.5份Fe3O4,25~37.5份CuO,25~50份BiOBr,芬顿催化剂为纳米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制备到FeCl3和FeSO4·7H2O混合溶液;制备纳米Fe3O4‑CuO颗粒;制备纳米BiOBr颗粒;将纳米BiOBr颗粒、纳米Fe3O4‑CuO颗粒与水超声混合,离心清洗烘干,得到纳米Fe3O4‑CuO‑BiOBr颗粒。本发明将具有超高氧化能力的非均相芬顿氧化法和超高升温效率的微波催化降解相结合,实现了低能耗的氧化降解协同高效去除硝化废水。

    一种pH敏感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阻锈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83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9395.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敏感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阻锈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1,3,5‑三(1h‑咪唑‑1‑基)苯和4‑(溴甲基)苯甲醛混合,注入N,N‑二甲基甲酰胺,磁力搅拌并加热;加入3,3'‑二羟基联苯胺、二氧六环、无水甲醇和水乙酸,冷冻后抽真空,洗涤;与苯骈三氮唑混合后溶解,抽真空,离心,过滤。本发明通过物理化学吸附将阻锈剂载入到二维层状pH敏感阳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微孔中,避免阻锈剂在混凝土拌合阶段与水、水泥等组分直接接触,且阳离子载体通过离子交换可以吸附混凝土中的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等侵蚀性离子,pH敏感载体外壳通过识别钢筋锈蚀时微区pH下降的信号,释放阻锈剂。

    用于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的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17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2125.0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的模型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多因素影响下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液体模拟单元、第二液体模拟单元与模型箱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在不同距离、不同饱和度、不同压实度、不同土壤组分、不同地下水组分及酸雨淋溶等一项或多项因素影响下的迁移规律研究,该发明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通过模型试验评估多因素影响下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在二次利用时的环境安全性,为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和长期安全性问题研究提供依据。本申请的方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及二次利用的长期安全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分子动力学与量子化学理论的钢筋阻锈剂表面吸附效率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3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66163.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筋阻锈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与量子化学理论的钢筋阻锈剂表面吸附效率评估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种类有机阻锈的阻锈效率量化;分子动力学模拟包括吸附过程模拟、结合能和有机阻锈剂相对于钢筋表面的径向分布计算,量子化学模拟包括量子化学中的前线轨道和表面静电势计算;通过综合评估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模拟结果可实现阻锈剂的阻锈效率的量化。本发明可以模拟不同溶液环境下各种有机阻锈剂分子在钢筋表面的吸附行为,判断阻锈剂分子的吸附位点,计算阻锈剂分子吸附能力,量化有机阻锈剂的阻锈性能,从而为腐蚀环境中钢筋耐久性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一种共聚型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1205.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型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荧光物质为稀土铕配合物,其中稀土铕配合物以引入双键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为第二配体,β‑萘甲酰三氟丙酮为第一配体。稀土铕配合物与苯乙烯在溶剂中由引发剂引发,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荧光微球,调控荧光微球中铕配合物的含量以获得最佳荧光性能。本发明公开的共聚型荧光微球具有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发光效果好、荧光强度高、荧光寿命长等优点。共聚型荧光微球稳定性好,避免了内部荧光物质的溢出,为荧光微球在免疫分析、标准物生物探针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共聚型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71205.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型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荧光物质为稀土铕配合物,其中稀土铕配合物以引入双键的邻菲罗啉衍生物为第二配体,β‑萘甲酰三氟丙酮为第一配体。稀土铕配合物与苯乙烯在溶剂中由引发剂引发,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荧光微球,调控荧光微球中铕配合物的含量以获得最佳荧光性能。本发明公开的共聚型荧光微球具有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发光效果好、荧光强度高、荧光寿命长等优点。共聚型荧光微球稳定性好,避免了内部荧光物质的溢出,为荧光微球在免疫分析、标准物生物探针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种基于视觉的智慧果园农机行间精准定位与作业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25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47759.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熙源 徐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智慧果园农机行间精准定位与作业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不同的色环缠绕于果树上,进行果树标号与长势信息标注,步骤(2)当视觉传感器识别到果树上色环时,进行信息提取,步骤(3)智慧果园通常形状规整,果树排列整齐,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行间两颗果树信息与果树编号进行一一对应,建立起果树信息数据库;步骤(5)当农机在果园行间直行时,依靠视觉传感器识别色环实时获得数据库里对应的位置信息;步骤(6)在精准作业之时,视觉传感器可根据步骤(2)识别色环,当识别到目标树时停车并按照识别出的树木长势信息按需施药。该方案引入了色环编码思想,具有识别率高、全方位识别的优点。

    一种基于官能团分类和机器学习的钢筋阻锈剂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65393.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锈剂性能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官能团分类和机器学习的钢筋阻锈剂性能预测方法,首先对阻锈剂分子结构中活性基团和官能团进行科学分类与数据采集,并采集浸泡时间、阻锈剂含量、转移电阻与阻锈效率等阻锈剂高度相关的指标数据,形成原始数据特征集;其次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重要性排序识别影响阻锈效率的关键官能团与环境条件特征;最后利用训练集对机器学习回归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测试集的误差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得到可预测不同阻锈剂分子结构下阻锈效率的预测模型。该方法具有预测准确度高、可解释性强、可拓展性好的优点,为钢筋阻锈剂的研发、筛选与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

    一种隧道洞渣母岩综合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70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09794.X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洞渣母岩综合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样,随机选取表面洁净、自然风干的隧道洞渣母岩,随机选取指定隧道开挖方向每隔5‑10米进行一次取样,每次取样2~5个,质量为10kg~30kg;步骤二:制样,将获取的隧道洞渣母岩一部分进行破碎,筛分成0mm~4.75mm的洞渣颗粒,收集粒径小于4.75mm的洞渣颗粒。本发明通过可综合反映隧道洞渣的有害物质含量及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可同时快速测试洞渣母岩抗压强度及氯离子质量分数等二项指标,可以综合反映隧道洞渣的有害物质含量及其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攻克了测试性能指标单一的难题,同时建立了隧道洞渣母岩与混凝土工作性能之间的联系。

    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及其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89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50891.5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5~37.5份Fe3O4,25~37.5份CuO,25~50份BiOBr,芬顿催化剂为纳米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微波响应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制备到FeCl3和FeSO4·7H2O混合溶液;制备纳米Fe3O4‑CuO颗粒;制备纳米BiOBr颗粒;将纳米BiOBr颗粒、纳米Fe3O4‑CuO颗粒与水超声混合,离心清洗烘干,得到纳米Fe3O4‑CuO‑BiOBr颗粒。本发明将具有超高氧化能力的非均相芬顿氧化法和超高升温效率的微波催化降解相结合,实现了低能耗的氧化降解协同高效去除硝化废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