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农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改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40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247881.1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峻 张翔 张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农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改进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A*算法规划出的路径不平滑,转折点较多最终导致不适合无人机直接飞行的问题,提出扩大A*算法的搜索空间,由传统的8领域搜索转化为24领域搜索。通过扩展搜索领域,算法对于下一节点的扩展方向不再局限于π/4的整数倍,最终使得规划出来的路径适合无人机飞行。

    一种基于拓扑关系的能源站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53462.6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关系的能源站自动控制方法,涉及能源站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自控系统控制流程线性单一、没有全局意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利用能源站拓扑关系对能源站设备运行数量进行监测,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实现识别能源站运行过程中设备因故障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实际运行数量与预设数量发生偏离的状态,并且通过拓扑关系在设备数量发生偏离时,自动规划修正偏离所需操作的设备,实现对偏离进行自动修正,避免了传统PLC或DDC控制中因流程覆盖不全面或算法考虑不全所导致的当能源站设备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失去控制能力的弊端。

    一种建筑环境与壁面温湿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20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59059.7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环境与壁面温湿度控制系统,由冷热源机组、空气处理单元、室内单元及主控制器构成。其中冷热源机组由压缩机、四通阀、换热器、管路及阀门构成,空气处理单元包括过滤组件、风机组件、换热器组件、管路、阀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构成;室内单元由静压箱、预制空心板、回风箱、温湿度传感器、送风末端与回风末端构成。系统可通过风机、管道与阀门的配合运行,配合测量仪表及主控制器运作实现送风参数的有效控制,并相应节省能耗;该发明能够满足某些需全年供冷建筑冬季、夏季、过渡季等不同季节的不同温湿度调控要求,有效解决建筑冬季夏季制冷能耗高、过渡季壁面易结露等诸多问题。

    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四轮转向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11232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6588.2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新的四轮转向方式;所述向方式结合了传统的前轮转向系统和后轮的差动转向系统。后轮的差动转向方式是通过控制左右车轮的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不同,产生驱动力差,从而驱动车轮绕其主销转动产生后轮转向角,以体现四轮转向的优势。四轮转向系统可以极大提高车辆的高速转向时操纵稳定性和低速转向的机动性。采用后轮转向可以取消复杂的转向机构,结构简单,提高车辆的空间利用性。对于极限工况,由于车轮的回正力矩很小,极小的驱动力矩差就可能产生极大的转向角。在后轮的转向横拉杆处安装有离合装置,可以自动调节结合压紧度以产生摩擦力矩用于克服过多的驱动力矩差,从而得到期望的后轮转向角。

    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纵横向速度级联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6580.6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纵横向速度级联估计方法,通过利用自适应互补滤波和非线性耦合轮胎逆模型,从先估计纵向速度到后观测横向速度的级联,本发明中的自适应互补滤波器是由具有相同时变滤波参数的高低通滤波器组成,其中时变滤波参数由轮胎纵横向滑移状态决定。一方面,独立驱动的车轮电机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电机转矩信号,并通过非线性轮胎逆模型导出车辆相关状态,进行滤波。另一方面,该方法也利用运动学估计来提高车辆系统对于模型匹配误差的鲁棒性。通过实际车辆验证,采用这种估计算法,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估计速度能够准确地匹配其真实车速,同时车载控制器计算负载小,实时性高,应用成本低。

    双回风梯级除湿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066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76868.3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陈瑶 张小松

    Abstract: 一种双回风梯级除湿空调系统,包括新风道、并联连接的第一回风道和第二回风道、用于新风负荷的初级处理的第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用于新风负荷的次级处理的溶液除湿再生系统、用于向所述溶液除湿再生系统供给冷、热量的第二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该系统将房间回风分为两部分应用,一部分用于处理与溶液除湿系统相结合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冷凝热和溶液再生;另一部分用于在蒸发冷却器中制取冷却水、用于处理独立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冷凝热。优化后的系统实现了降低溶液除湿系统负荷、减少系统内与溶液直接接触换热器的数量、降低设备制造难度、控制系统成本的目的。

    送风末端与毛细管网辐射末端联合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45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094905.2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送风末端与毛细管网辐射末端联合控制系统,包括室内毛细管网辐射末端和风机盘管末端、冷水输配管网、相应的各类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各种控制阀门组成,运行模式分为风机盘管末端单独运行、风机盘管末端与毛细辐射管网末端的联合运行2种模式。该系统的特点为风机盘管末端与毛细管网末端均置于室内,并共用一套室外冷水机组提供的冷源,在降低空调系统成本的同时能满足室内温湿度的处理要求,解决了现有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在间歇运行停机时段由于空调房间内大量余热余湿聚集,系统再次启动后辐射表面极易发生结露的问题。

    洁净环境空气压力与压差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45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25172.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洁净环境空气压力与压差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洁净环境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差的精确控制。本发明的通风子系统包括新风空调箱、回风空调箱和排风空调箱;本发明的控制子系统包括监测与控制两部分。本发明可以实现不同运行模式下,回风房间和排风房间的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差的精确控制,在值班工作模式下,大幅降低风机能耗。此外,本发明可以根据工艺生产流程的变化,灵活调整房间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差的设定值。

    一种净化空调的温湿分控节能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4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11471725.9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空调的温湿分控节能改造方法及装置,保持原有空调箱和冷站系统不变,增设新风处理机组和混水系统。混水系统把原有冷冻水分为低温冷水和高温冷水两股,低温冷水进入新风处理机组表冷器用于空气除湿,高温冷水进入空调箱表冷器用于空气降温;新风首先进入新风处理机组,依次经过回热器冷却、表冷器降温除湿、回热器加热,完成深度除湿过程,随后进入空调箱与回风混合,在空调箱表冷器中冷却,达到送风状态,从而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避免了再热时的冷热抵消。

    一种单风道紧凑型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725533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5962.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伦 陈瑶 张小松

    Abstract: 一种单风道紧凑型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机组,包括溶液除湿再生系统、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新风处理系统。热泵系统的冷凝器为溶液再生提供热量,蒸发器为除湿溶液的降温提供冷量;被处理的新风即作为送风又作为再生空气使用,在单一的新风处理风道中,新风首先进入溶液再生器,带走再生溶液中的水分后温度和含湿量同时增加;流出溶液再生器后的新风继而由表冷器进行除湿降温,空气的状态变化由表冷器内使用的高温冷水的温度决定;经除湿降温后的新风最后由溶液除湿器进行除湿,达到送风状态;整个新风使用和处理过程在依次连接溶液再生器、表冷器和溶液除湿器的单一风道内进行,因此该机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