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降碳成果评价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218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8964.5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的降碳成果评价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企业当年和往年的碳排放相关数据;S2、根据相关数据确认企业当年的评价参数,评价参数包括降碳效果、碳排放强度、产品市场反响度和碳收益;S3、将步骤S2得到的降碳效果、碳排放强度和碳收益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与产品市场反响度共同代入评价模型中,得到企业降碳成果的总得分并按照设定分段给出对应的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全面准确评价降碳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一种利用多元能源实现交通工具低碳排放的碳监测和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60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6385.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元能源实现交通工具低碳排放的碳监测和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多种供能方式的多元能源模块、储能模块、负载模块、监测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多元能源模块包括燃油/燃气动力系统与新能源发电系统,储能模块用于存储多元能源模块产生的电能,并为负载模块、监测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的运行提供所需的能量,负载模块包括驱动交通工具运行和其他用电设备,监测处理模块包括实时直接测量燃油/燃气动力系统的烟道中的CO2排放量和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参数,控制模块根据用户定义参数,对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和经济性进行调控。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运行环境条件以及实时运行需求偏向,对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经济性进行调控,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燃烧与传热耦合模拟及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780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435906.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燃烧与传热耦合模拟及预测方法,涉及锅炉燃烧过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构建炉膛模型与炉管模型,基于炉膛与炉管存在热量耦合关系,炉管外管壁温度和炉管热通量作为炉膛模型与炉管模型数值迭代,直至炉膛模型和炉管模型耦合收敛为止,并求解炉膛燃烧、传热模型,求解炉管流体的速度、温度和压力。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炉膛燃烧过程模拟计算出的受热面面积,炉膛温度、炉膛压降、烟气流速、S‑CO2热流密度分布等一系列数据,输出预测的冷壁温度分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简化耦合过程复杂庞大的工作量,准确性高,适用于各类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风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43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244252.0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风控系统,包括立管、返料器和外置换热器,返料器的底部对应于立管位置处设有内凹结构,其将返料器划分为水平延伸并与立管出料口对接的接料区、以及位在接料区两侧的出料区;一个出料区通过外置换热器进料管路与外置换热器的入料口连接,另一出料区通过返料器返料管路与炉膛连接,外置换热器的出料口也与炉膛连接;每个出料区靠近出料口一侧布置有垂直入射的播煤风管路、远离出料口一侧布置有水平入射的水平风管路;接料区内布置有垂直入射的松动风管路,外置换热器内布置有垂直入射的流化风管路连接,各管路设有调节阀并与同一风源连接。本发明实现对高温循环灰的精确控制、分配和灵活调节。

    一种尾部烟道内置的回形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驱动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574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857163.4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道内置回形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驱动的发电系统,该锅炉包括回形炉膛、置于锅炉回形内腔的尾部烟道和关于炉膛中心对称布置的分离器。回形炉膛内环和外环均布有冷壁,按照功能特性分为第一区域冷壁与第二区域冷壁。尾部烟道中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烟气混合室、低温再热器、上级空气预热器、烟气冷却器以及下级空气预热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现锅炉结构紧凑一体化,减少约1/3的锅炉岛占用空间,同时中心对称布置的分离器及烟气混合室使烟气对称汇集,有效增加分离器负荷均匀;根据炉膛内部气固流动状态和热量分布将炉膛宽、深方向的边壁区及四角区域分割为不同功能的加热区,减少能量损失,实现灵活调节。

    内置双进口旋风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2220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76916.5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置双进口旋风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装置,该装置包括炉膛本体(1),双进口旋风分离器(2),返料下降管(3),汽水分离器(10)。所述炉膛本体(1)竖直布置,其内壁布置水冷壁,炉膛本体(1)自下而上依次分为炉膛密相区(A),炉膛提升区(B),炉膛分离区(C)三个区域;所述炉膛分离区(C)内与床体同轴布置双进口旋风分离器(2),旋风分离器(2)的烟气入口上方设在炉膛分离区(C)上部。本发明提高了气固分离效率,减少热量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

    一种电厂防堵抑尘降噪煤转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864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31420.2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防堵抑尘降噪煤转运系统,包括上游输送装置、落煤管和下游输送装置,上游输送装置的出料端将物料送入落煤管的进料口,落煤管的出料口将物料送入下游输送装置的进料端;所述落煤管包括喉部漏斗和三弧段落煤管。三弧段落煤管基于离散元模拟EDEM所设计,具有良好的煤种适应性,该流道能够很好的防止煤颗粒的堵塞,同时降低煤颗粒与管道的碰撞角,具有降低噪声的好处;三段落煤管的拼接采用可曲挠方式,在弯道撞击点加装液压减震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小管道的磨损,同时限制煤颗粒的速度,实现煤颗粒与下游输送带的软性着陆,降低对输送带的冲击,减少粉尘的产生。

    一种利用声波稳燃的方法、装置及煤粉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8373.9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声波稳燃的方法、装置及煤粉燃烧器,所述的利用声波稳燃的方法,通过在炉膛内施加声场脉动,利用声波引起的流体振动和扰动来改善煤粉在炉膛内的分布,从而实现煤粉混合过程的优化和燃烧过程的控制。这种方法能够使煤粉分布更加均匀,热释放率更加平稳,从而在不增加额外燃料或成本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低负荷下的稳定燃烧。

    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连续反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01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37418.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的连续反应装置及方法,反应装置自上而下包括若干用于煤沥青球氧化不熔化反应的反应腔室,最上方反应腔室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最下方反应腔室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相邻所述反应腔室通过料封腔室连通,所述料封腔室内设有用于控制煤沥青球下落速度进而控制煤沥青球在反应腔室内停留时间的运动部件。本发明反应装置的布置方式,实现了煤沥青氧化不熔化工艺的连续操作,精准控制反应过程不同阶段物料停留时间,循环控温供气单元可实现逐级升温/恒温供气,煤沥青球和空气介质错流接触,机械效率与热效率高,氧化时间显著缩短,大大降低了煤沥青球的破损率,节能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