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3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77097.4
申请日:2023-04-28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油设备内部气泡放电模拟检测装置,包括:设置有箱体、高低压电极板和气泡释放装置的油道气泡放电系统。箱体的第一侧壁用于安装气泡释放装置,箱体的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分别用于安装两侧的高低压电极板。气泡释放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侧壁至箱体内部,且气泡释放装置的输出端置于两侧高低压电极板之间。气泡释放装置与高低压电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调。可控阵列式气泡供应系统与气泡释放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向气泡释放装置供应气泡。油流循环系统连接于箱体的两端,用于实现箱体内部油液的循环流动。本申请可实现油中气泡的精准、可控释放,从而模拟探究气泡放电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37549.3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油绝缘性能失效及故障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道模拟装置及调控方法,包括:试验箱体侧壁设有观察窗,试验箱体内设有平板电极和沿试验箱体轴向方向分布的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位于试验箱体不同径向方向的加热管的热功率不同;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试验箱体的出油口和进油口连接;散热器设于输油管上,靠近出油口;循环泵设于输油管上,靠近进油口;联合控制模块分别与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散热器和循环泵连接。在试验箱体内不同径向方向设置不同热功率的加热管,通过联合控制模块控制循环泵和散热器以调控试验箱体的温度,可模拟空间温度梯度动态分布特性的变压器油道结构,为变压器油绝缘理化和电气性能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10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668647.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26 , G06Q10/087 , G06Q50/06
Abstract: 长流程钢铁企业物质流‑能流‑碳排放流联合调控方法属于钢铁行业电力系统智能调控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钢铁企业的各生产工序物质‑用能特性模型以及钢铁企业的碳排放模型耦合,构建一种长流程钢铁企业钢材物质流‑能流‑碳排放流耦合模型,以长流程钢铁企业生产1吨钢材为例构建模型,以上级电网购电成本、园区碳排放成本以及生产原料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求解钢铁企业物质流‑能流‑碳排放流联合调控的最优运行模式。进而实现以企业钢材日交付量、周交付量、月交付量、季度交付量、年交付量为任务量,进行钢铁企业物质流‑能流‑碳排放流的联合调控,提高系统的经济性与能效利用率,实现低碳运行,方便后续研究电‑碳‑绿证市场的建设与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24006.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Inventor: 王佳蕊 , 孙勇 , 李少伦 , 胡枭 , 李德鑫 , 李宝聚 , 陈厚合 , 王惠锋 , 王大亮 , 孟祥东 , 张家郡 , 冷俊 , 王尧 , 吕项羽 , 陈璟毅 , 刘畅 , 张海锋 , 庄冠群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多能耦合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最优能流优化方法,属于能流优化技术领域,以RIES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最优能流模型目标函数。接着以电力子系统、天然气子系统和热力子系统建立约束条件。针对模型非凸非线性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了转凸及近似方法,将模型由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锥规划问题,极大提高了求解速度;本发明能够支撑大规模、多节点、强耦合的RIES最优能流问题的高效求解,并具备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375073.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的受端系统稳定性能改善方法,该方法包括: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的受端系统稳定性能改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传统VSG控制方程,将频率偏差量引入转子运动方程推导出可实现无差调频的IVSG控制方程;根据贝兹理论中风能利用系数的定义式,研究转速、桨距角对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根据风电出力特性,设计变桨、变速功率减载控制方式;将IVSG控制方程应用于弱电网侧换流器,将变桨、变速功率减载控制方式应用到风电场中;综合考虑交流电网潮流约束、直流电压阈值约束,设计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接入弱电网系统备用功率支援能力的协同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39515.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H02J3/06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不变量法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计算随机变量的半不变量,求取交直流混联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模型,计算状态变量的半不变量,采用Gram‑Charlier级数展开法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出交直流混联系统节点电压、支路功率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考虑换流器控制方式多样性,建立交直流潮流统一迭代计算模型,规避了半不变量法无法计及随机变量相关性的弊端,为交直流混联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提供了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690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46296.X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耗散能量谱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包括:对发电机的电气变化量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各电气变化量的小波系数矩阵;计算各发电机在各小波系数矩阵处的小波耗散能量谱,根据小波耗散能量谱在各小波尺度系数下的变化趋势,定位于强迫振荡强相关的关键尺度小波系数;提取出各发电机在关键尺度小波系数处对应的小波耗散能量谱;将n台发电机的小波耗散能量谱按柱状排列,根据所提基于小波耗散能量谱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判据,定位振荡源;输出强迫振荡源定位结果。本发明不仅继承了传统DEF无需详细系统模型和元件参数便能定位强迫振荡源的特点,还避免了传统时域DEF需对所需电气量进行信号重构处理,提高了强迫振荡源的定位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1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169117.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和用户热舒适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综合能源系统物理模型构建;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序列运算理论,将风光出力的概率密度函数离散化,生成相应的概率性序列;通过概率性序列,获得各时段风光联合出力的期望值;将旋转备用的机会约束形式转化成确定性约束形式;根据隶属度函数,获得室内热舒适温度范围;构建建筑物热暂态平衡方程,求解出热负荷需求量;输入初始参数;对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检查解决方案是否存在。若存在,则终止流程;否则更新置信度;输出最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具有系统的发电成本低,运行灵活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658374.5
申请日:2019-07-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PDMD的电力系统振荡模式及模态辨识方法,包括:利用时间振幅系数表征各振荡模式对应的能量权重,筛选出能量权重较大的振荡模式与振荡模态;对前N‑1列量测数据序列构成的矩阵进行变换计算初始振幅系数,在Frobenius范数项上引入罚函数项并结合ADMM确定初始振幅系数内部非零元素的位置,对初始振幅系数进行矩阵编码,采用拉式乘子法调整其内部非零元素数值大小以得到最优振幅系数;通过最优振幅系数中非零元素与各振荡模式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主导振荡模式,完成主导振荡模态、主导参与因子与同调机群的协同辨识评估。本发明实现了电力系统振荡模式及模态辨识,弥补了DMD算法无法确定主导振荡模式数量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