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生长节律截干复幼促进水曲柳扦插生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6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6272.8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生长节律截干复幼促进水曲柳扦插生根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针对扦插繁殖中年龄效应瓶颈的难题,依据水曲柳进入封顶期会停止高生长,加速木质化这一生长节律特性,于生长期和封顶期的临界窗口处截干,平衡萌枝生长量的同时,缩短其高生长时间,提早进入封顶期,以实现萌枝既保持幼态又达到半木质化,形成适宜生根状态,提高扦插生根率。8年生水曲柳树液流动后8~9周截干,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85.6%,比其它时间点平均值高2.3倍,超出CK(0%)85.6%。该发明克服了年龄效应对扦插再生的影响,对扦插再生难树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种通过胚挽救获得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426005.X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胚挽救获得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的方法,选择赤峰地区的白蜡树作为父本,选择哈尔滨地区本土优良水曲柳作为母本,在5月初,对雌花进行套袋、人工授粉、摘袋,授粉后35d开始取样,果实表面消毒后扒掉果皮获得无菌胚珠,将胚珠接种在发育培养基中,置于25±2℃环境下,黑暗培养7‑8周,胚珠逐渐发育成熟,然后转移至弱光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1,光周期12h/d,温度25±2℃,子叶长出并转绿,对没有萌发的胚转入胚的二次萌发培养基中,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子叶长出并转绿,将长出子叶的胚转移至幼苗生长培养基中,光照培养20‑25d,获得幼苗,该方法可以解决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中胚的畸形、幼胚败育、未成熟胚无法获得杂种植株等问题,对林木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柳蝙蛾几丁质合成酶1(PeCHS1)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705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488676.9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柳蝙蛾几丁质合成酶1(PeCHS1)基因、其dsRNA及其合成方法和抗虫性应用,通过转录组分析,设计并合成PeCHS1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特异性引物对,经过基因克隆获得PeCHS1基因序列,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然后选择序列为SEQ ID NO:3的基因片段为RNAi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对SEQ ID NO.6和SEQ ID NO.7,PCR扩增,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dsRNA表达。对柳蝙蛾幼虫进行dsRNA的饲喂,干扰PeCHS1基因的表达,5d后处理组取食相较对照组逐渐减少,活动缓慢,在死亡幼虫中发现蜕皮异常及体表发育异常的表型,8d后幼虫死亡率为50%,此时GFP对照组为30%,效果显著。本发明在林业柳蝙蛾害虫的防治中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的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品种鉴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37465.2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品种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2对可以鉴定父本、母本和杂交F1子代的引物,PCR扩增后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进行检测,在凝胶成像仪中观察显色的凝胶,并拍照,统计父本、母本和F1子代之间的差异条带,即父母本的差异条带在F1子代中都存在,说明F1子代为杂交品种。目前对水曲柳与白蜡杂交子代的鉴定多采用田间生长、生理及抗逆特征等指标进行鉴定,不易判别是否为真杂种,本发明能够准确和易于鉴定水曲柳和白蜡杂交种质成分,确定杂交种纯度,为培育新品种并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水曲柳嫩绿半致密型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725313.6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诱导嫩绿半致密愈伤组织这个关键环节,从而实现下水曲柳下胚轴和茎段经愈伤组织途径的不定芽再生与繁殖的方法。从成熟胚培养至子叶展开(21d)时,切取下胚轴,接种于a20培养基中;从无菌苗切取茎段,接种于c12培养基中,经暗/光交替培养,获得嫩绿色半致密型愈伤组织,下胚轴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88.69%和99.15%,不定芽在愈伤组织块半致密缝隙处形成,诱导率分别为10.52%和33.33%。本发明解决了水曲柳经愈伤组织途径难以分化不定芽瓶颈环节,通过高效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有效的不定芽再生,为水曲柳快速繁殖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水曲柳组培苗一步法生根与移栽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10725115.X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曲柳组培苗生根与移栽一体化的技术,先将组培获得的半木质化不定枝单株在壮苗培养基(WPM+2.0mg/L 6-BA+20g/L蔗糖+7g/L琼脂)中培养30d后,直接栽植到含有生根培养基(WPM+1.4mg/L IBA+0.7mg/L NAA,不含蔗糖和琼脂)基质(草炭土:蛭石=3:1)的育苗袋中,再用塑料拉口袋封闭,在特定光照、温湿度条件下培养,7d后打开袋口,14d后撤袋,恒温恒湿培养30d后不定枝生根并长出新叶,成活率为63.33%;本发明将生根与移栽简化为一步,是水曲柳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关键技术之一,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为水曲柳快速繁殖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种快速繁殖水曲柳胚性细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6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30201.8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繁殖水曲柳胚性细胞的方法,选取水曲柳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来源可以是根、茎、叶、种子、胚等多种外植体,将愈伤组织接种在F4固体培养基中,培养1-2个继代,可得水曲柳胚性愈伤组织;将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到F4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3个继代,可以得到水曲柳单细胞和小细胞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选择了F4培养基,该培养基除了常规的WPM基本培养基之外,选择30g/L的蔗糖和BA、NAA、IBA、TDZ四种激素组合,该培养基上的细胞涨势旺盛,只要在生长周期内继代就不会出现褐化死亡的现象。该方法的建立为水曲柳细胞规模化生产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获得高产黄酮的罗布麻毛状根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7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4172.4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Ar.1193菌株获得高产黄酮的罗布麻毛状根诱导方法,它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1)Ar.1193菌株对罗布麻无菌苗茎段的遗传转化效率为69.17%;(2)在一个培养周期(23d)内,毛状根生长量增殖近9倍;(3)一个培养周期后收获毛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达63.28mg/g,是大田收获罗布麻植株根部含量的7倍。本发明提供一种遗传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和黄酮含量高的罗布麻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方法。

    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764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270442.8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以白桦悬浮细胞为材料,按50g/L接种量接种于100mL B5液体培养基中,附加0.1~0.3mg/L6‑BA和0.5~4.0mg/L TDZ,蔗糖20g/L,酸水解酪蛋白1g/L,pH5.5~6.0。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通入氢气使其终浓度为0.5‑1.5mmol/L,培养12h后收获,白桦脂醇含量最高为1.11mg/gDW,是对照组185.1%。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内总三萜含量达到24.37mg/gDW,为对照组的181.32%。氢气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方便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该发明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白桦三萜和白桦脂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